左永群
摘 要 油茶是廣西的重要產業之一。為提高油茶造林經濟效益,分析了當前廣西蒼梧縣油茶種植與油茶造林實際情況,總結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并從采用多元化油茶造林栽培手段、油茶墾復栽培與管理、油茶良種選擇與應用、加大油茶造林宣傳力度及做好油茶造林生產與規劃5個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 油茶造林;經濟效益;廣西蒼梧縣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41
油茶屬于我國非常珍貴的油料植物,廣西蒼梧縣是十分重要的油茶種植區。油茶造林本身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當地油茶產業進一步發展?,F階段油茶造林過程中,林間管理能力顯著提升,但選種、栽培技術應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甚至對油茶造林經濟效益帶來影響。為此,要想實現蒼梧縣油茶造林經濟效益最大化,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提升對策。
1 廣西油茶產業化發展現狀
廣西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油茶種植區域,油茶產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各基地建設規模相繼擴大,苗木也實現了良種化,篩選出優良無性系種植品種,經過持續的研究在種植與油茶造林中應用,從而改進油茶產品加工方式,也可以在油茶產業中運用油脂工業精煉油技術,推動當地加快實現油茶造林產業化的目的[1]。廣西蒼梧縣有著非常悠久的油茶種植歷史,是廣西重點油茶產地之一,盡管在油茶育種、栽培、林間管理等方面已經獲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油茶造林選種、實生苗繁殖等依然面臨一些問題,所以在油茶造林產業化進程中,要繼續深入探索切實可行的發展措施。
2 影響油茶造林經濟效益的因素
2.1 引種調苗
油茶造林前期的引種調苗非常重要,如果操作不當會埋下一定風險隱患,嚴重威脅油茶造林經濟效益[2]。一般引種調苗風險與種植區氣候、土壤等有關,前期油茶造林的幼苗種植沒有科學組織試驗,便會降低幼苗種植與所在地區的適應性。另外,引種調苗風險的存在,也會降低油茶造林成活率,不利于經濟效益提升。
2.2 無性系配置
油茶屬于異花授粉,所以其成功率也會受限,該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也是油茶造林經濟效益的關鍵性影響因素。選擇不同的油茶品種,開花結果期也一定會有差別,無性系配置的實現難度較大。
2.3 整地
整地工作可以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在種植階段應營造良好的油茶生長條件,其中包括打穴、壓青、土壤處理等工作。種植戶明確油茶種植的重點,除了種植面積、產量外,還應該引進先進設備、調整產業規劃。當地部分油茶種植區便會和當地的自然條件結合,導致油茶造林規劃缺乏針對性,也會在后期造林時產生一些問題。
2.4 油茶造林技術
油茶造林經濟效益與技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其表現在油茶造林技術的掌握與應用及種植人員技術水平上。要想切實提升油茶造林經濟效益,要從專業技術著手,如可以組織培訓,或者由技術人員在種植現場進行指導,如果在油茶造林或者種植期間存在問題,可以及時從技術層面予以解決,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3 提升油茶造林經濟效益的建議
3.1 采用多元化油茶造林栽培手段
油茶經營效益的提升需要提高技術應用水平,同時加強對當前蒼梧縣現有林產量與林分改造等的重視。當地現有林為實生繁殖,科學選擇質量高且長勢好實施林分改造,以此提升當地油茶生產水平,如果林分質量欠佳,可以采用可行性高的管理方法后改接品種。蒼梧縣是廣西當地非常重要的油茶造林部種植區,示范林有關企業、示范戶等需要保證良種化與豐產優質栽培。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加強種植科學性,提前制訂適合當地條件的油茶造林方案[3]。油茶造林栽培品種的配置,要求技術人員全面了解各個地區油茶品種特征,解決油茶種植區品種單一的問題。若引進幼苗的考慮不夠全面,也會降低種植地產量。所以,栽培品種配置十分重要,配置品種要與生長環境相契合,通過品種的合理搭配提升產量。
在油茶造林工作結束后,種植人員做好后期管理與護理有利于提高整體產量。油茶在種植的初期階段長速較緩,可在樹盤位置覆蓋稻草,滿足生長所需濕潤度要求,如果發現樹盤中有雜草也需及時清理。油茶生長至一定時期及時施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保證油茶得以有效生長,促進產油量的同時也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3.2 油茶墾復栽培與管理
油茶造林期間做好全面墾復工作,而且需要建設“三保地”,在適當的時間分批墾復,此環節深挖必須超過26.6 cm,將種植地周圍雜草與灌叢全部清除,并平整做梯。對于發現的水土流失問題,要在對應的位置搭高填低、平土做埂,保證外高內低。陡坡以油茶分布地勢進行處理,油茶種植時保證植株連成片,開挖形狀為魚鱗狀,而且彼此交錯分布,滿足生長所需土壤、水源、肥力,可以同時提高油茶產量與經濟效益。
3.3 油茶良種選擇與應用
良種選擇直接作用是提升油茶造林質量。提高油茶種植單位面積產量,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尤其要科學采用良種,在廣西當地推廣優良無性系品種,而且要在蒼梧縣創建油茶種植的良種繁育、良種化示范等基地。根據當前蒼梧縣育種、基地的基礎條件,可以實現育種工作常態化[4]。
3.4 加大油茶造林宣傳力度
油茶造林經濟效益的提升,還需要當地種植戶對該項工作給予重視,結合種植技術、工藝等動態變化及時改變觀念。這就需要做好油茶造林的宣傳工作,以擴大油茶造林種植規模、提高質量為目標,種植戶、企業要與當地有關部門合作,將傳統宣傳模式與信息化宣傳渠道結合,達到油茶造林的宣傳范圍與影響力。按照蒼梧縣當地種植現狀,制訂與之相適應的宣傳方案,確保宣傳工作可以深入到所有種植戶,幫助其掌握油茶造林最新政策,確保種植能夠有序開展。針對種植戶的宣傳,除了政策以外,還應要重點進行油茶造林種植技術的講解,安排技術人員深入當地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提升種植戶種植專業性,也可以在培訓、宣傳中逐漸形成正確油茶造林理念,規范應用種植技術提升油茶造林成活率。
為了擴大宣傳范圍,建議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通過多渠道對油茶產業進行有效宣傳,幫助更多種植戶正確認知油茶造林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在油茶種植上更具參與積極性,也可以擴大蒼梧縣當地油茶造林種植規模[5]。另外,油茶造林后續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投入,所以當地有關部門應落實資金扶持政策,專門由資金監管部門負責該項工作,確保油茶造林的所有扶持資金都可以在項目中得到應用。
3.5 做好油茶造林生產與規劃
根據蒼梧縣油茶造林實際情況,應做好油茶造林統籌規劃工作,科學采用栽培技術完善生產機制。以往的分散經營模式與當前油茶造林規劃不符,為了鼓勵種植戶積極參與到集約化經營中,當地部門可以推出相應的扶持政策,結合蒼梧縣油茶造林實際情況制定激勵機制,確定油茶造林地產權歸屬,為廣大種植戶權益提供保障。例如企業與農戶合作,由企業為種植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種植戶油茶造林在企業專業指導下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有關部門再給予政策傾斜,實現油茶造林產業化與規模化,既可以保證油茶造林整體質量,又能夠在企業、種植戶與有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實現油茶造林經濟效益最大化。
4 結語
提升油茶造林經濟效益,需要立足于種植技術、規模、選種、整地等多個方面,不僅要結合蒼梧縣土壤條件與氣候條件等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還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前期加強技術指導、宣傳等。當地的種植戶能夠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油茶造林中,樹立正確種植觀念,通過優惠政策也可以保證種植戶的效益,在今后參與油茶造林這一方面積極性更高,推動蒼梧縣油茶造林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峰,陳鷗,孫曙芬,等.贛北地區油茶新造林撫育及低產林改造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1(3):144-146.
[2] 韋聯京.軟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要點[J].農技服務,2017,34(6):91.
[3] 田茂春.油茶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21,12(2):105-106.
[4] 趙小民.油茶種植推廣存在問題及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20(14):39.
[5] 王其林,丁魏發.油茶大樹移栽造林技術及管護措施[J].安徽林業科技,2020,46(6):25-2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