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娟 常耀軍 徐宇 路智淵

摘 要 根據寧夏固原市基本氣候情況,對其氣象災害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得出當地枸杞時常會受到連續干旱、連續陰雨、風災和異常氣溫條件等極端氣象災害的影響。因此,從以上4個不同類型極端氣象災害,對固原枸杞生長發育的整個生產過程所造成的不同程度影響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御措施,以期提高固原枸杞產量和品質。
關鍵詞 氣象災害;枸杞;影響;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中圖分類號:S567.1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89
受亞歐大陸氣團和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環境的影響,寧夏固原市的氣候具有災害性天氣多、區域降水差異大的特征[1]。枸杞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固原乃至整個寧夏地區的特色名片,已成為助推鄉村振興持續發展的“金字招牌”。在災害性天氣頻發的背景下,固原氣象災害對枸杞的生產影響極大。因此,結合枸杞的生長發育特征和管理特點,對固原氣象災害對枸杞生產影響作進一步分析研究,提出相對應的防災措施,提高枸杞生產的抵御災害能力,為枸杞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固原市氣候概述
固原市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屬高原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春季升溫較快,秋季降雨集中,溫差較大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6 ℃左右,年降雨量300~500 mm,年日照時數為2 200~2 700 h,年平均氣溫6.1 ℃,年平均降水量492.2 mm,年蒸發量1 753.2 mm,大于10 ℃的活動積溫2 000~2 700 ℃,無霜期152 d,絕對無霜期83 d,具體氣候情況見表1。當地枸杞時常會受到連續干旱、連續陰雨及暴雨洪澇災害、風災和異常氣溫條件等極端氣象災害的影響。
2 極端氣象災害對固原市枸杞生產的影響
2.1 持續干旱對枸杞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2.1.1 影響
受亞歐大陸氣團控制,固原市降水量不但少而且變化大,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頻繁出現,甚至出現過秋冬春三季連旱的情況。據有關氣象資料統計,2000—2017年17年間固原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12次,其中,2008—2017年還出現了嚴重干旱,對固原市的枸杞生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受不同程度持續干旱的影響,枸杞生長受阻,生長緩慢,甚至枯死。同時,葉綠素含量降低,甚至出現黃化病,枸杞的光合作用也因持續干旱而降低,從而影響枸杞產量及果實品質。
2.1.2 防御措施
1)及時根據氣象資料預測,做好抗旱準備;2)選擇抗旱品種,整地時,采用節水畦和節水槽2種方式進行[2];3)充分利用滴灌、覆膜保墑等先進抗旱保濕技術,提高水分利用率。
2.2 水災害對枸杞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2.2.1 影響
連續陰雨一般主要集中出現在6—9月,正是枸杞果實成熟及采收制干期,連續陰雨日照天數少極易導致枸杞枝條生長弱,果枝短,授粉率低,從而造成單株座果率降低,進而影響枸杞產量。在此期間,持續降雨極易造成已成熟的果實出現裂果、爛果和未成熟的果實出現黑果,從而影響枸杞的果實品質。連續陰雨極不利于枸杞采收制干,且極易造成已采收的枸杞大面積腐爛,進而影響枸杞產量。連續陰雨不利于枸杞秋季枝條的萌發、開花、結果[3]。
2.2.2 防御措施
1)清溝排水。陰雨連綿導致積水,枸杞樹根系易受害,特別是地勢低的不耐澇的地方,更要抓緊做好清溝排水工作,確保枸杞樹不受澇害。2)搶晴清園。要充分利用短暫的放睛天氣對枸杞植株進行松土施肥,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并及時噴撒農藥防治病蟲害的發生。3)保花保果。對于已開花的枸杞,連綿陰雨對其坐果及其不利,應搶晴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具體為:果園放蜂、掛授粉花枝、噴0.3%~0.5%硼砂。
2.2.3 暴雨洪澇災害對枸杞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暴雨伴隨冰雹,不僅會擊落花朵及果實,甚至會損傷樹枝,同時引發的洪澇災害會淹沒和沖毀枸杞樹,如遇暴雨洪澇過后立即放晴,溫度迅速升高,則會誘發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從而給枸杞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4]。因此,枸杞種植園選址是要選擇地勢相對高的地方,同時修建必要的水利設施,疏通河道,便于排水。暴雨洪澇過后立即清理淤、損壞的植樹等殘渣,同時及時中耕施肥,改善土壤通氣性,避免植株根系腐爛[5]。
2.3 風災對枸杞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2.3.1 影響
大風及沙塵暴天氣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在固原市極易發生,且危害極大,春季的旱風,風速超過10 m·s-1的大風,常將新梢嫩葉吹焦撕破,使花期縮短,不利授粉受精,降低座果率。果實生長期的大風對枸杞的危害不僅表現在樹冠的偏斜上,而且會吹落果實,葉片破損,枝條抽干等,甚至折毀樹干,影響樹體的正常發育,降低產量和質量。果實成熟制干期,大風及沙塵暴對枸杞的晾曬會造成很大影響,大風及沙塵暴發生時如不能及時收藏好露天晾曬的枸杞果,沙土會摻雜到果實中來,極大地影響果實品質。同時,由于枸杞果小,重量較輕,極易被大風卷走,造成損失,從而降低產量。
2.3.2 防御措施
1)幼果期的保護措施。主要依靠疏花疏果,疏花疏果時就要考慮到風害的影響,在同樣的條件下,疏除易受風害的果實,及時清理果園中被風吹落的果實和吹斷的枝條。
2)果實成熟期的防御措施。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在出現大風天氣之前,根據果園的實際情況,盡量把樹梢等易脫落的果實采摘,但要確保著色滿足要求,日常管理注意排除可能因刮風造成果實機械傷的因素。
3)加強管理。改變傳統管理辦法,加強綜合管理,培肥地力,增強樹勢,提高果樹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把防風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
4)果園選地。新建果園要重視立地條件選擇,盡量不要選在迎風面口建果園,已建幼園盡快建立防風林帶,無條件的可采用筑圍墻、設立風障等措施防止大風。
5)果實晾曬制干期的保護措施。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大風及沙塵暴來臨前,及時儲藏好晾曬的果實[6]。
2.4 異常氣溫天氣對枸杞生產的影響
2.4.1 影響
研究表明,平均氣溫在12 ℃以上有利于枸杞春梢萌發抽條,但當日平均氣溫連續低于12 ℃以下,則枸杞春梢萌發受阻,具體表現為枝條生長細弱、生長緩慢、節間長等特點。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6 ℃以上時適宜枸杞開始開花、結果并適宜果實正常發育。但當日平均氣溫持續低于17 ℃時極易造成枸杞開花時間延期,座果率低。當日均氣溫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時,將不利于枸杞開花授粉,易導致落花率高;最高氣溫超過33 ℃時開花授粉將受到不利影響,落花率高,同時導致枝條生長發育不良[7]。如果實掛果期遇氣溫較高,將導致枸杞被迫催熟,成熟時間提前,從而影響枸杞的產量和品質。
2.4.2 防御措施
1)隨時關注天氣變化和天氣預報,異常天氣變化來臨前,提前做好防護準備。
2)采用樹干涂白、灌水法、噴藥法和熏煙法等物理措施抵御冷空氣入侵,提高枸杞園內的溫度,推遲果樹萌芽和開花的作用,從而降低低溫天氣造成的損害。
3)秋冬季時重施有機肥,供給枸杞全面營養元素,提高樹勢。施基肥時,開溝深施,斷掉細根促生新根,增加吸收能力,以便貯存更多的營養,為抵御霜凍打好基礎。
3 結語
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干旱、暴雨洪澇等極端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正在增加,農業生產的抵御能力急需提升[8]。持續干旱、連續陰雨、暴雨洪澇災害、大風及沙塵暴天氣和異常氣溫天氣等災害性氣象條件,對枸杞整個生長發育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進而影響枸杞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固原市的枸杞產業要做大做強,使其真正成為老百姓的致富產業,氣象部門要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便于老百姓根據天氣預報合理安排生產生活、加強防災救災工作開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災害損失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枸杞種植戶也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來種植枸杞,使枸杞生產產業走上一條專業化的生產道路,從而進一步增強抵御災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白肇燁,徐國昌.中國西北天氣[M].北京:氣象出版社,1988.
[2] 王仁.固原市原州區枸杞生產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8):83-85.
[3] 王靜梅,徐蕊,陳星宜,等.2019年氣象條件對中寧枸杞生長的影響分析[J].農業科學研究,2020(4):22-25.
[4] 張煥平,張占峰,金惠瑛,等.柴達木盆地沙塵天氣的氣候特征及與氣象要素的關系[J].安徽農業科學,2014(5):1382-1384.
[5] 陳清平,祁慧東,邱瑾,田學霞,謝施祎.中寧縣枸杞園中常見災害性天氣及對策[J].農業科學研究,2012(4):66-69.
[6] 雷玉紅,梁志勇,王發科,等.柴達木黑枸杞生長發育的氣象適宜性及災害影響分析[J].試驗研究,2018(2):21-25.
[7] 張磊,段曉鳳,李紅英,等.寧夏枸杞生長的氣象條件分析及管理措施[J].北方果樹,2014(4):16-19.
[8] 盧麗萍,程叢蘭,劉偉東,等.30年來我國農業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其空間分布特征[J].生態環境學報,2009(4):58-5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