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財
摘 要 為了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我國大力發展農田水利事業,不斷擴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規模。然而在農田水利施工過程中,受到人為、自然等因素的影響,水土流失現象頻繁出現,這就大大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并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施工單位需要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對多方面因素加以全面考慮提出切實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法,從而有效改良和保護水土資源。
關鍵詞 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利工程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97
當前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并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任務。農田水利工程可以更加高效地開展農田作物的灌溉工作,促進農作物更好地生長,從而促進農業的良好發展。然而在工程具體施工中,存在施工不當、管理不科學等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傷害到農田土壤。基于此,施工單位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強化農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以此減少水土流失問題,提高土地的生產能力,充分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最終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 水土流失的危害
在農田水利施工中若沒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會引發水土流失方面的問題,導致極大的危害,具體表現為:1)枯水季節時水量嚴重降低,無法為農田作物的健康生長提供足夠的水資源,特別是干旱地區一旦出現水土流失問題,勢必會對周邊各類植被產生嚴重的影響[1];2)山區和高坡等地區極易發生水土流失問題,如當遭遇強風暴雨后,這些地區的泥土表面涵水能力將極大地減弱,加上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響,將會大大減弱坡面截流能力,從而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問題;3)當出現水土流水問題時,不僅會破壞生態環境,甚至會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發生山洪和暴雨等,從而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為避免上述危害的發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關鍵,以此實現對水土流失問題的科學治理。
2 農田水利施工對水土保持的影響
2.1 破壞農田植被
在農田水利施工過程中,為了架設水利設施,往往要清理出相應的區域,再加上需要進行水渠挖掘和水流改造等,這就會用到一些土地資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農田中原有的植被。若在農田水利施工結束后,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恢復這些被破壞的植被,植被的減少將會導致水土流失問題出現,破壞農田生態[2]。
2.2 產生水利施工廢土
在農田水利施工中,會挖掘出一些無用的廢土,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隨意堆放在農田邊緣或是河道兩岸,則為水土流失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當這些土壤受到水流或是風力的侵襲后,其流失的速度將加快,從而導致空氣的污染,并不斷加重農田的水土流失問題。
2.3 降低水土保持功能
在灌排渠道基礎開挖中,會形成裸露的邊坡,對地表土壤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破壞原有土質溝渠內部與邊坡上的植被,致使田間道路占壓地表,從而大大降低地面的水土保持功能[3]。同時,農田水利施工中需要修建防滲渠道,由于其襯砌面積較大,雖能夠增加水流流速,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渠道糙率,還會降低地下水文與水源涵養功能,且渠道中會匯集地表徑流,無法實現渠道水的高效利用,導致水資源的浪費。
3 農田水土保持工作現狀
3.1 忽視水土保持工作
在農田水利建設與后期管理中,相關單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情況,再加上水土保持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故而其并不愿意投入過多的精力和時間,這就導致水土保持工作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資金等,也沒有從水土保持層面來科學設計農田水利工程,從而導致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造成當地存在很大程度的水土流失情況,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與農業生產發展。
3.2 缺乏先進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農田水利施工的水土保持工作,相關單位僅通過治坡工程(修建各類梯田、臺地及水平溝)、治溝工程(攔沙壩、淤地壩)、小型水利工程(水池、排水系統、水窖)等常規的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危害,這些工程措施雖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故而相關部門需要積極尋求更加多樣且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4 農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有效措施
4.1 完善相關制度
針對農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管理,相關單位需要組建專門的技術團隊,負責結合工程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1)根據當地生產灌溉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規章制度與要求,以此更好地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實施,并可以對當地的農業生產、水土流失治理給予合理的指導和有力的控制,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生產中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標準化[4]。2)將水土保持管理作為一項工作長期堅持,并將相關制度和規范落到實處,即需將這項工作落到相關部門、員工的日常考核中,借助明確的方法提高農田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質量。3)提高相關管理者對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在具體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貫徹落實相關任務。4)做好評優工作,將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成效較為顯著的區域評為示范點,以此帶動其他區域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4.2 完善工程規劃設計
為有效降低農田水利施工對地表的擾動和影響,盡量避免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施工單位需要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方案與流程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需充分考慮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生態要求及景觀功能等,做到因地制宜。例如,針對渠道襯砌防滲設計,可保留適量的土質溝渠,通常防滲襯砌運用于低于水位線的地區,生態護坡則運用到超過水位線的地區,從而確保襯砌防滲工程的生態功能的有效發揮,實現對地下水的有效補給。針對防滲襯砌的處理,需在排水溝中使用無砂混凝土與干砌石等,合理擴大排洪溝末端水面,以此擴展濕地范圍,有效攔截水體中存在的污染物。關于襯砌材料的運用,需合理控制混凝土、漿砌磚等材料的使用量,合理布設生態廊道、生態孔洞等,借助對斜坡與臺階的科學設計減緩水流速度,進一步優化渠岸坡動植物的生長環境,以此較好地維持區域內生物的多樣性,提升渠道的水體自凈能力。同時,需要對農田之間道路的寬度進行合理控制,盡可能選用砂石路面結構,這樣能夠更好地保持地表的持水功能。
4.3 科學運用工程與生物措施
在農田水利施工中,施工單位需要注重對工程與生物措施的科學運用,以此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具體做到以下4點:1)針對開挖面的施工,需要運用石頭網絡植草、噴播植草等方式進行防護,并輔助運用排水溝,減小坡面的沖刷作用;2)針對取土場的施工,需對坡壁進行平整處理,在合適的區域種植植被,并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設置相應的排水設設施,從而防止坡面遭受雨水的嚴重沖刷[5];3)針對棄渣場的施工,應落實坡面整治工作,在較危險的區域布設擋土墻,還需對坡面進行平整,科學設置排水溝,若坡面的裸露面積較大,應種植足夠的灌木;4)針對臨時工程的施工,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在臨時施工道路中,但結束水利工程建設以后,若這條道路需要繼續使用,則應合理完善排水系統,若施工場地不再使用,需要做好相應的綠化與排水工作。
4.4 建設水土保持監測系統
針對農田水利施工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需要注重水土保持監測系統的建設,借助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無人機技術等,對區域內的土質、植被破壞情況、水土流失情況等進行實時的監測,然后實時掌握農田水利施工引發的水土流失問題,從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水土保持工作,顯著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4.5 強化宣傳,提供相關服務
在農田水利施工中,相關部門應積極深入到農村地區,向當地群眾宣傳水土保持工作對農業生產的關鍵性,并通過發放宣傳冊等方式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相關內容和意義;還可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到工程所在地區,為農民提供必要的指導,讓其能夠在農業生產實踐中自覺參與到水土保持工作中,不隨意將垃圾、廢水等傾倒到水利工程中,從而更好地防治水土流失。同時,由于農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只有確保資金的充足,才能夠有效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加上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往往農業發展水平較低,農村收益較差,并不能提供資金支持,故而相關部門可通過政府出大頭、群眾出小頭的方式爭取足夠的資金支持,從而切實做好水利設施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問題。
5 結語
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其中存在的水土流失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水土流失問題不僅影響到農田作物的健康生長,還破壞了生態環境,從而制約著農業生產發展。基于此,在農田水利施工中,相關部門必須認識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對工程建設可能引發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參考文獻:
[1] 段文明.農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探討[J].科技資訊,2020,18(15):68.
[2] 王盼.淺談如何做好農田水利建設施工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2):41-42.
[3] 常巧紅.農田水利建設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探究[J].水電水利,2020,4(9):15-16.
[4] 張菊梅.農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5):46-47.
[5] 許明明,荊曉兵,姜燕平.做好農田水利施工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2):6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