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激
田園詩詞,一定要寫得有味道。何謂“味”?味屬于生活中嗅覺與味覺范疇。如酸甜苦辣,咸淡香臭。引申到詩中,則指的是詩的意味、象味、情味、韻味。我們寫詩,首先要講究味道,詩味是詩之精華。唐代司空圖在《與李先生論詩書》中說:“文之難,而詩之難尤難。古今之喻多矣,愚以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詩也。”這就是說,評判一首詩首先要辨味。南朝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也在《詩品》中要求詩應(yīng)“詞采蔥茜,音韻鏗鏘,使人味之,娓娓不倦。”也將詩味作為評判詩的標(biāo)準(zhǔn)。讀劉漢斌的《田園詩詞選》,雖然還談不上每一首詩詞俱為精品,但有不少的詩詞,讀起來很有味道。
一是有意味。這里說的意味,指的是詩的主旨。企圖反映什么?突出什么?而不是言不由衷。如他的《題杜皮鄉(xiāng)汪家畈村》:“煙雨蒙蒙上小岡,香樟洗翠接長廊。大棚連片翻銀浪,菌棒成排著玉裳。戶內(nèi)冬藏姑嫂語,村旁留守叟童忙。汪家畈上豐收樂,屋換新容人換裝。”這首詩從“煙雨蒙蒙”“香樟洗翠”的自然景色著筆,選取了“大棚連片”“菌棒成排”兩組作物為代表,旋即用了“冬藏”二字作詩眼,暗示這些作物已經(jīng)大豐收了。因而姑嫂喜語,叟童歡忙,屋換新容,人換新裝。反映了農(nóng)民收獲的喜悅心情和農(nóng)業(yè)豐收的歡樂主題,意味甚濃。
二是有象味。這里說的象,是指詩的意象。就是說要以形寫神,以意造象,虛實(shí)相生,以異見奇。如他的《農(nóng)莊晨曲》:“曉起立農(nóng)莊,殘星落野塘。寒砧敲碎月,朝露帶微香。人話黃桃熟,溪潺碧葉凉。家禽林外散,瓜果沐曦陽”。“寒砧敲碎月”“朝露帶微香”,這是兩組一”敲”一“帶”,一實(shí)一虛的意象,有聲有色地寫出了婦女們頂著晨露一邊浣衣,一邊喜談黃桃熟了的歡樂景象。結(jié)句奇峰突起,落在“家禽林外散,瓜果沐曦陽”上。如此以形傳神,以意生象的奇正變異,較有特色。
三是有情味。也就是說有一定的審美情趣。如他的《臨江仙》詞:過鐵冶劉家灣感懷:“新綠初勻催花雨,清明探訪劉塆。陽崗下聽山泉。嶺生千重浪,霧起幾重?zé)煛? 莫問紅塵多少路,心潮環(huán)伏翩躚。幾重古屋若情牽。來時如夢令,別后小重山。”詞的上片“新綠初勻”“崗下聽泉”和“嶺生千重浪”“霧起幾重?zé)煛倍际菍懢啊O缕澳獑柤t塵”“心潮環(huán)伏”是抒情。詩還巧妙地運(yùn)用了一個“如夢令”和一個“小重山”的詞牌典故,恰到好處地表達(dá)了自己的感懷心情。“如夢令”,相傳為后唐莊宗所制。因修皇宮內(nèi)苑,掘得一塊刻有三十二字的斷碑,遂作此自度曲,令樂工歌之。樂工取其詞內(nèi)“如夢”二字名曲,是一種歡快的小曲。作者用以表達(dá)來時的愉悅心情。“小重山”,則出自唐代詩人莊韋之手。莊韋任五代蜀相時,其一愛妾被蜀主王建所奪,憂憤中作了一闋《小重山》,十分凄婉。因此成了凄苦思念的代名詞。作者用來表達(dá)離去的久久思念。用一種含蓄蘊(yùn)藉的手法表達(dá)不盡的思緒,正是這闋詞的特色之處,也是充滿情趣的地方。詩作充溢著情愫,也充溢著審美意識。
四是有韻味。所謂韻味,就是用文字和修辭形成律韻,具有躍動性和音樂性。也就是詩人心靈體驗(yàn)的有節(jié)奏、有旋律的隱隱語言。這是一首詩的凝合劑。如他的《訪友》:“狹路通幽徑,悠然出洞天。灣塘嘻浣女,村樹亂炊煙。場圃楊梅熟,家醅老鴨鮮。冬晴鴉噪醒,小隱有詩田。”詩的前兩聯(lián)寫作者從通幽的小徑走來,眼前突現(xiàn)別有洞天的村莊,聽到浣女的嬉笑,看到炊煙飄浮,好一幅動人圖畫。后兩聯(lián)寫在“場圃楊梅熟”的友人家里,享受著“家醅老鴨鮮”的款待,聽著冬晴的鴉噪,不禁引發(fā)起詩興來,以突出主旨。詩作律正腔圓,甚有韻味。作者如不身臨其境,觸動情愫,應(yīng)是寫不出這樣帶韻味的詩來。可見,韻味的生發(fā),與作者敏銳的感觸密切相關(guān),呈現(xiàn)出的是平中見奇、樸中見色的獨(dú)創(chuàng)。詩人的本領(lǐng)就在于常人之不能見。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黃岡市東坡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東坡赤壁詩社副社長、本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