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歲艷 張小轉 李燕
陽光玫瑰又名夏音馬斯卡特、耀眼玫瑰,屬于歐美雜交種,由安蕓津21號和白南雜交而成,來源于日本。該品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集大粒、綠色、豐產、優質、抗病、耐貯等優點于一體的優良品種。近幾年陸續引入我國許多地區栽植推廣,深受廣大種植戶歡迎。
生產中我們發現,因茶黃螨危害造成的陽光玫瑰葡萄果銹病大量發生,嚴重影響其產量與品質,給果農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應引起高度重視。
1? ?危害癥狀
由茶黃螨造成陽光玫瑰葡萄果銹病主要發生在幼果上,表現為條狀或不規則狀銹斑,且銹斑上帶有淡白色條紋,病果表皮形成木栓化組織,后期嚴重時果粒開裂,種子外露,呈開花饅頭狀,食之味苦而澀,失去食用價值。
2? ?發生規律
茶黃螨,又名側多食跗線螨,俗稱白蜘蛛,雜食性,可危害多種蔬菜、果樹、花卉,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近年來,陽光玫瑰葡萄幼果受害日益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茶黃螨典型的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
茶黃螨食性很雜,其寄主植物有30多科110多種。北方地區1年發生多代,繁殖非常快,氣溫適宜時,最快4~5天就能繁殖1代,尤其在溫室生產中幾乎全年都可以繁殖為害。在各地發生代數不一,山東地區1年發生20多代,南方熱帶及北方溫室條件下全年均可發生,世代重疊現象較嚴重。
茶黃螨一般于4月中下旬氣溫適宜時開始擴散危害葡萄,5月中下旬出現癥狀,6月至7月上旬蟲口數量急劇增加,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盛發期,7—8月為發生高峰期,9月中下旬后蟲口數量隨氣溫下降而減少,12月上旬進入越冬狀態。
春、夏季溫暖多雨環境下茶黃螨發生嚴重,且其有明顯的趨嫩性。茶黃螨雄成螨具有攜帶雌若螨向植株上部幼嫩處遷移的習性,能始終隨著植株的生長而轉移為害。其若螨、成螨主要危害陽光玫瑰葡萄的幼嫩葉片、枝條和幼果,至幼果膨大后受害癥狀凸顯,果粒表面呈黃褐色斑點,成熟時受害癥狀更加明顯,嚴重時造成果皮龜裂,味澀,不能食用。
3? ?防控措施
1)加強管理,徹底清園。陽光玫瑰葡萄果實采收后,應及早徹底清除園內的落果、落葉、殘枝和雜草等,并對成齡葡萄樹剝除老皮,集中帶出園外徹底焚燒,壓低越冬螨蟲基數。清園后,全園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萌芽前噴布5波美度石硫合劑,徹底清除螨卵、螨,兼除樹體上越冬的蚜蟲、介殼蟲等。
2)利用天敵,生態防治。茶黃螨的主要天敵是捕食性的植綏螨、長須螨等。生產中應避免使用劇毒藥劑,做好天敵保護,維護果園內的生態平衡。可利用捕食螨進行防控,釋放巴氏新小綏螨或胡瓜新小綏螨于田間,可有效控制茶黃螨的危害。釋放捕食螨要注意前次噴藥的安全間隔期,過了間隔期再釋放才好。
3)及早防治,重點噴布。茶黃螨蟲體小,生活周期較短,繁殖能力極強,世代多且重疊嚴重,所以防治上要突出一個“早”字,早預防,早發現,早用藥。可抓住葡萄花前花后這個關鍵期,及時噴布化學藥劑,防止幼螨危害幼果,常用藥劑有螺螨酯、吡蟲啉、苦參堿、克螨特、阿維菌素、阿維·噠螨靈等,或者可以幾種復配,適當添加一些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主要噴布嫩莖、嫩葉、花和幼果,尤其葉背著藥是關鍵,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建議交替輪換用藥。
在茶黃螨為害盛期或容易發生的時期,可選用 2.5%天王星乳油、1.8%阿維菌素乳油、35%賽丹乳油、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混用防治,混用時濃度比單獨使用的濃度要酌減。另外有人研究提出,苦楝素對茶黃螨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是今后生產無公害陽光玫瑰葡萄較為理想的殺蟲劑,可取代一部分劇毒、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果農可選擇試用。
4? ?小結
防控由茶黃螨危害造成的陽光玫瑰葡萄果銹病,要堅持生物、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盡可能做到早防、早治。而在陽光玫瑰葡萄生產中,由于茶黃螨蟲體小, 肉眼看不見,果銹病發生后,常被果農誤認為是刮風造成的創傷或病毒病,從而貽誤了最佳防治期,導致商品性狀下降,影響生產效益。在今后的生產中,要注意辨別,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