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瑜
【摘要】傳媒產業需要通過資本壯大自身發展,在我國并非完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唯有通過官方許可,資本與產業才有真正結合的可能。面對轉型期的機遇和挑戰,國家有發展傳媒業的迫切需要,而與其他資本形式相比,互聯網資本既可以利用又便于監管,于是相關政策發生了松動,這使得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業獲得了有限的準入資格。本文通過對轉型期互聯網資本投資傳媒產業必然性和現狀的分析,探討了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業的正面效果和存在的問題,揭示出中國互聯網資本在傳媒業中未來的發展方向,并為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業的困境提出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資本;傳媒產業;現狀政策
中圖分類號:G2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91
1. 緒論
傳媒產業是一個由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兩個產業交集而形成的產業,其主要是通過借助各類傳播工具和傳播手段來進行信息內容的傳播,在我國,傳媒產業一直受到我國政府的嚴格管控和限制。互聯網資本屬于互聯網資本的一部分,而互聯網資本是區別于公有資本的非公有資本,指的是來自民間的資本,主要以盈利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在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企業隨著自身實力的發展,已經受到社會和市場的廣泛認可,相應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也有所提升。
傳媒產業和互聯網資本兩者之間不是分開的,是充滿聯系的。因為傳媒產業的高回報性和互聯網資本的趨利性,致使傳媒產業和互聯網資本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互聯網資本開始逐漸的涌入傳媒產業,傳媒產業也開始涉入資本市場。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政策支持,兩者之間的自身優勢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和體現。
2. 互聯網資本投資傳媒業的原因剖析
國家對于互聯網資本介入傳媒業的管控由嚴格到寬松,由被動到主動,相關的國家政策為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業提供了政策保障。傳媒行業的高回報和互聯網資本的盈利性,互聯網企業介入傳媒業的政策支持、媒體行業對互聯網資本技術的需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共同構成了互聯網資本介入傳媒業的主要原因。
2.1 互聯網資本介入傳媒產業的政策許可
傳媒產業的發展和管理受到國家的嚴格管控,在以前,國家的管控之下,嚴格禁止其他資本介入傳媒行業。但是隨著傳媒產業的體制改革,以往的限制有所松動,逐漸有所突破,國家對傳媒行業的限制做了調整。文化部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拓寬社會資本進入領域,積極推廣文化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從文化及其相關產業的分類標準來看,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涵蓋傳媒的基本類型,互聯網企業具備資本進入傳媒產業的市場準入條件。
2.2 傳媒行業對互聯網企業技術的需求
在當下,新聞媒體越來越注重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是由于資本裹挾技術直接介入互聯網傳媒,從影視、廣告及娛樂等非新聞業務,而合力會間接影響國有新聞傳媒營收,吸引國有新聞傳媒的合作。例如2017年4月,阿里與新華社參股合資成立新華智聯,旨在推動媒體智能化發展,并于當年底開發出的媒體大腦(MAG-IC)就是基于阿里云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為內容生產者提供涉及內容采集、編輯、存儲、分發等全新聞鏈路的專有技術。這種技術也大大影像了媒體行業新聞生產的采集與分發,并且對提高媒體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作用。也因為傳媒產業需遵循互聯網企業制定的數據技術規則,才能獲得更多的傳媒數據資源,而互聯網企業也可以通過這種合作關系贏得利益。
2.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
中國的經濟社會的發展正在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體制的變革會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各行各業都在經歷著變革,中國的傳媒行業也不例外,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不斷的深入,目前,我國的傳媒行業雖然有著很快的發展,但是依然面臨著來自國外的媒體競爭,競爭日益激烈,如果我國的傳媒行業要取得決定性的優勢和競爭力,那么互聯網資本介入傳媒合力提升傳媒行業的傳播力是大勢所趨。例如,以2015年阿里參股并參與第一財經戰略合作為例,第一財經整體進駐支付寶,進入阿里數據資源庫,當年雙方聯合發布《中國個性化消費大數據報告》,這一行為代表著要壯大我國的傳媒行業,那么引入互聯網資本,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是一個重要的選擇。
3. 互聯網資本投資傳媒業的作用和問題分析
3.1 互聯網企業進入傳媒業作用
3.1.1 互聯網企業推動傳媒產業發展壯大
首先,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產業有利于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傳媒產業提供強大的資本與技術支持,有利于為傳媒行業在向社會進行宣傳之時提供強大的物質進程。例如,僅2017年阿里涉足的投資領域就包括:出行、企業服務、人工智能、電商、新零售等10個領域。由此可見,阿里資本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力量已成事實,進而成為政府的重要拱衛力量,這也使得傳媒行業抵抗風險的能力和行業競爭力大幅度提升。其次,互聯網資本的介入,為傳媒行業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機制和發展方案,包括企業制度、資金制度等,在管理理念上有利于傳媒行業去進行革新,使得該行業能夠更好的去適應市場的需求,往集成化和產業規?;ミM行發展。
3.1.2 拓寬傳媒產業的贏利渠道
傳統媒體的贏利模式單一,主要通過傳媒信息的發布制作及廣告來進行贏利,贏利能力低下,經營收入較少。在互聯網資本的介入下,傳統媒體將會擴寬盈利渠道,主動通過與其他品牌互動來進行增值,傳統的媒體概念將會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互聯網資本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資金和經營的優勢,通過多種創收模式來為媒體進行贏利。例如當下每一年春晚,央視都會與不同的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達到共贏。
3.1.3 進一步深化傳媒產業體制化改革
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產業,將會迫使傳媒產業深化行業的體制改革,媒體將會更加注重經濟效益。通過體制的改革,傳媒產業將會更加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使企業的發展有了強勁的動力,實行資產的最優配置。
3.2 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業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的發展來說,目前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結構還不完善,存在著許多問題,并不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行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去解決和引導。
3.2.1 存在輿論導向與媒體質量問題
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行業的主要目的就是進行盈利,但是傳媒行業的盈利本身就是就一個短且小的過程,媒體的發展和壯大不是一夕之間可以去進行發展的,而是要根據市場的摸索和需求來進行。戰略的發展和品牌的打造都需要時間。部分投資者急功近利,過于追求媒體行業的盈利效果而不管傳媒行業的媒體格調,發布不合法,粗俗的媒體內容,從而影響到輿論導向。
3.2.2 傳媒產業產權關系不明確
目前,我國對于傳媒行業的產權關系都不明確,這大大的影響了傳媒行業的發展,傳媒行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之間的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沒有很好的進行劃分,責任和權利不明確?,F行的規則和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互聯網資本介入傳媒行業風險性大,一旦出現經營問題,互聯網資本的介入方將會血本無歸。
3.2.3 用戶的數據隱私被侵犯
互聯網資本介入傳媒產業最終輸出的是新的社會結構,進而反向作用于傳媒產業和構建的媒介化社會,而互聯網企業所有的數據規制制定及數據資源獲取指向的都是用戶,用戶的數據隱私輸出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據報道,淘寶、天貓擁有超6億活躍用戶,優酷、蝦米、淘票票等阿里大文娛用戶也超5億,阿里集團通過不斷介入傳媒產業,獲得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數據隱私被侵犯,用戶往往是不自知的
4. 互聯網資本投資傳媒業的發展措施
目前,由于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國際市場的變化,國家正在逐步開發傳媒產業,進行產業化的體系改革。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傳媒行業已經成為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核心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在傳媒產業不斷開放,不斷引導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領域的同時,在意識形態領域之中,國家和相關的組織機構應實行合理的發展政策,對傳媒產業進行引導。在產業政策方面,國家應該對相關的產權進行明晰,對產權進行明晰是保證互聯網資本健康投身于傳媒產業的根本因素所在。在宏觀政策方面,國家應為互聯網資本營造一個穩定的投資和發展環境,要堅持不懈的對傳媒體制進行改革,相關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
4.1 國家政策引導互聯網資本健康介入傳媒產業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發展和完善,我國正在快速的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因此,我國傳媒產業的政策應注重于推動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國家的引導政策也應和國際規則相適應。相關的國家政策應著力于發展傳媒產業的發展能力,通過增強我國傳媒產業的國內競爭優勢和競爭力來促進我國傳媒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發展。具體來說,國家應從思想以及產業組織兩大政策領域來對互聯網資本進行適度的引導。
國家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措施來對互聯網資本進行引導,避免互聯網資本的介入使得傳媒產業在思想方面“出軌”,導致相關的話語權失控。
(1)根據市場和行業的發展階段對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行業的時間進行控制,根據傳媒行業的發展規律,在傳媒產業發展初期,國家應通過相關的政策引導避免互聯網資本進入傳媒行業,當發展到一定階段且條件運行的時候,才允許互聯網資本進入,但在規模和控制權方面應合理進行控制。
(2)對互聯網資本進入的經營領域進行劃分,在傳媒產業的宣傳和編輯部分嚴格限制互聯網資本的進入,其余的經營部分可根據發展需要,在確保國有的資本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可引導互聯網資本進入。
4.2 明晰產權,完善傳媒產業產權缺陷
從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現狀來看,中國的傳媒產權的缺陷已經越來越明顯,阻礙了中國傳媒產業的發展。在我國相關的政策規定中,我國的傳媒產權歸我國的全體人民所有,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國傳媒的創辦者卻是各地的黨政部門和群眾團體,而擁有傳媒產權的全體人民卻沒有相應的渠道和途徑去對傳媒產業進行監督和管理。
明晰傳媒產業的產權是一個法律的過程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和歷史問題的遺留,導致我國的產權明晰缺失。如果要對產權進行明晰,主要有三種途徑,但是每種途徑的實行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阻礙。
(1)對政府、企業和組織的權利進行調整,明確每個主體的角色和責任,建立起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通過所有權、經營權和管理權的分離,切斷傳媒產業和管理機構之間利益聯系。
(2)通過引導手段加強互聯網資本在傳媒產業中的擴張,通過資本的介入來使傳媒產業自信的對產權進行明晰。互聯網資本接入傳媒行業這是發展的趨勢也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舉措。互聯網資本在和傳統的傳媒企業進行交往的過程之中,必然要求傳媒產權明晰,通過產權的明晰來保證每個主體都能積極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由于傳媒產業發展對于資本的需要,資本的介入必然迫使傳統的傳媒企業根據市場規則和行業規則對產權進行明晰,開放市場,維護傳媒產業的發展利益。
4.3 深化傳媒產業體制化改革,保證政策一貫性
目前,傳媒行業正處快速發展,處在一個發展的關鍵點之中,以往的政策和理念已經不適合傳媒行業的發展。在資本市場中,誰能夠快速的進行理念和政策的轉換,則代表著誰能夠在該行業取得主動權。在這個過程之中,只有不斷的深化傳媒的體制改革,保持相政策的一貫性才能夠提高整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1)我國應根據行業的發展需求和市場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政策和發展戰略,通過樹立正確的發展目標來促進我國傳媒產業的健康發展。推進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建立統一、合理開放的文化市場體系,以政府為引導,降低資本進入傳媒行業的門檻,通過資本來推動傳媒行業的發展。
(2)深化傳媒體制改革歸根到底還是體制的問題,體制的改革充滿著阻礙和挫折,但是體制改革也具有著后發的優勢,因此,在進行傳媒體制改革的時候,應該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的政策,并一以貫之的實行下去,切不可朝令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