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2021年上半年GDP數據已出爐。從同比增速和經濟總量上看,湖北和廣東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廣東、江蘇上半年GDP總量進入“5萬億大關”,26個省份實現兩位數增長,與已公布的全國上半年GDP增速12.7%相比,10個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彰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
在經濟總量方面,廣東、江蘇、山東穩居前三。上半年,廣東經濟總量達到57226.31億元,江蘇達到55199.63億元,均跨過50000億元大關。山東以38906.35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第三,與位居第四的浙江共同邁上了30000億元的臺階,河南、四川、福建、湖北等11個省份緊隨其后,經濟總量均超過20000億元。
從經濟增速看,今年上半年共有10個省份上半年同比增速超全國水平,絕大部分省份同比增速都超過了10%。其中,去年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湖北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高達28.5%;增長17.5%的海南列第二;浙江、北京以13.4%的增速并列第三。此外,四川、安徽、江西、湖南、寧夏等11個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超過了6%,經濟增長率與東部經濟大省同步。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今年上半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供需循環暢通,基本面為下半年經濟運行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從影響下半年經濟走勢的因素來看,總體上支持經濟進一步恢復、進一步向好的因素在逐漸累積、逐漸增多。
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在全國31個省份中居前兩位,分別為23467億元和21698億元。山東位列第三,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805億元。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也要求,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合理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8.6%,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下半年,財政部門將提高支出效率,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重點支持實施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重點推進風險防范化解。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增長的新引擎,數字經濟發展亮點凸顯。國家稅務總局“半年報”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2%,兩年平均增長20.8%,比一季度提高3.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總體水平5.7個百分點,反映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作用更加凸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聞網、央廣網、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