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汀

2021年8月2日—3日,首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舉辦,大會以“創新引領數據驅動——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主論壇、數字經濟體驗周、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大賽、“數字首邑之夜”企業家座談會以及20余場平行論壇和成果發布會。開幕式上,AI合成主播“雅妮”亮相并主持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時空進行時”環節,連線嘉賓共話數字經濟。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發布了《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疫情沖擊下的復蘇新曙光》(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占GDP比重為43.7%。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長9.6%,增速位居全球第一位。
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明確通過5年至10年的接續努力,北京將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在為期兩天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全球頂尖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在北京朝陽區、海淀區、大興區以及西藏拉薩市四個平行論壇,圍繞數字金融、數字農業、數字貿易等多個話題深入探討數字經濟發展新道路、數字技術發展新理論、數字治理新規則,旨在打造數字經濟發展國際合作交流新平臺,為世界數字經濟發展轉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朝陽區作為主會場,以“數字經濟國際國內治理和數據價值化”為主題,舉辦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論壇、數據價值與服務論壇、數字金融應用論壇、信息消費與數字生活論壇、綠色數字化轉型論壇、數字農業農村論壇、數字新基建與生態發展論壇和大會成果發布會。
在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作了題為《智慧工業互聯網》的演講,提出一種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征程的新型工業互聯網系統——“智慧工業互聯網”,給出其新內涵、系統體系架構、使能技術體系框架及其中國特色。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發表了題為《5G技術使能數字化轉型》的演講,指出5G新基建將全面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構造智慧生活、智慧生產新圖景,賦能工業互聯網發展。360集團、中國電信集團、思謀科技、華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等相關負責人也分別從工業互聯網安全、數字化轉型、雙碳、超級計算等多個維度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數據價值與服務論壇上,各位專家和業界人士探討了數據價值與服務發展新道路、新理論、新規則,為北京“兩區”建設、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貢獻智慧。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表示,要立足數字時代探討新問題,通過理性思考數字時代數據的基礎性作用,判斷數據確權交易和使用的社會價值,促進技術發展成為造福人類的積極力量。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說,數據資源是個人的財富,更是國家的財富,要高效配置數據要素資源,通過數據資源集合累積數據價值,通過數據挖掘釋放數據價值,通過數字資產交易實現數據價值,通過分布式商業提升數據價值。
海淀區分會場以“數字創新核心引擎”為主題,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辦數字仿真技術論壇、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智慧核芯發展論壇、“5G+”創新發展論壇、人工智能產業治理論壇和航天衛星與空間大數據論壇6場平行論壇。
在“5G+”創新發展論壇上,來自政、產、學、研的行業專家深度探討5G創新、6G布局,為建設數字新基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出謀劃策。中關村創新院院長張平院士在《5G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引領新時代》的演講中指出,5G在數字經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關村創新院將從5G應用產業化出發,發力新基建,通過5G移動通信技術和行業的深度融合,加速行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在《6G啟航》演講中指出,“5G+”不但能很好地實現和行業的結合,同時在未來的移動通信技術演進中創新,在全球加快6G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國移動持續加大6G應用基礎研究投入,構建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平臺,在6G愿景需求和潛在關鍵技術上積極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謀劃,統籌協調各方,突破核心瓶頸;加強跨領域協同和范式創新,打通從基礎理論、核心技術到標準、產品和應用的全產業鏈創新環節;堅持國際化路線,推動全球統一的標準和產業生態,為未來6G的技術研究和未來的場景研究進行探索和思考。
在人工智能產業治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張鈸表示,對人工智能的治理一方面要從法律法規、倫理規范、行業共識等層面上治標,另一方面要在技術創新上治本。要發展第三代人工智能技術,即融合了第一代知識驅動和第二代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利用知識、數據、算法和算力4個要素,發展安全、可信、可靠和可擴展的AI技術。中國社科院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段偉文認為,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倫理風險帶來了諸多社會信任問題,人工智能企業不應回避社會監督,而是不斷思考、重塑科技的社會印象,技術改進和倫理設計要齊頭并進,攜手走向共建性的人工智能倫理治理。論壇還發布了首個《人工智能產業擔當宣言》,旨在形成更完備規范的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
大興區作為首都南部發展新的增長極,正處于加快建設“新國門·新大興”,加速形成開放創新新格局的關鍵時期,數字經濟企業的加入,必將在資源集聚、創新引領、科技支撐等方面助力區域經濟提速發展。大興區數字新國門分會場以“數字貿易、產業數字化”為主題,圍繞數字貿易、數字生命健康、數字文創、先進智造等主題舉行多場論壇,并舉辦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大賽,10家數字經濟代表企業與北京市大興區政府簽約,落戶大興發展。
在數字新國門·數字貿易發展論壇上,大興區副區長楊蓓蓓解讀《大興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基于特色產業,大興區以“數字貿易”為創新和突破,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核心和引擎,充分發揮數據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價值,全面推動數字技術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以數字經濟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進行主題分享,描繪了數字經濟發展未來;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蔣艷對2021年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數據進行詳細解讀;來自建設銀行的代表分享了數字時代下的數字人民幣;來自工商銀行的代表發布了科創金融產品和場景。

在數字生命健康論壇上,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田德祥就“推動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千億級產業園區建設”主題發表致辭。他表示,生物醫藥基地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生物醫藥產業專屬發展空間,近幾年,基地不斷加快“高精尖”項目引進,承接“三城一區”項目成果轉化,已入駐企業5000余家,高新企業167家、上市企業18家、規上工業企業66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圍繞“智慧健聯體創新應用”主題發表線上演講。他首先介紹了健康醫療聯合體(健聯體)的概念即以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以區域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提供全人群、全生涯、全維度健康醫療服務一體化健康管理與照護聯合體。健聯體是破解超大型社區健康治理難題的關鍵途徑,智慧科技是破解健聯體難題的關鍵路徑。清華智慧健康醫療體系THIS是以技術攻關破解健聯體發展難題的優秀成果,構建智慧健聯體將為全民健康插上智慧的翅膀。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數字生命健康重點項目簽約儀式,20個重點項目簽約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此外,拉薩作為西藏自治區首府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城市、面向南亞開放的中心城市,目前正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努力打造具備區域帶動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數字經濟高地。西藏拉薩市分會場以“數字橋梁跨越喜馬拉雅”為主題,來自政、學、研、企等方面的專業人士為拉薩“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優”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高層次決策咨詢,通過數字經濟產業、特色消費品產業投資推介,發揮數字經濟帶動生產、消費提質升級的強大動能。
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央廣網、中國新聞網、
經濟日報、中國日報、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