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要]? 當今時代背景之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各行各業都在進行信息化改革。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中,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育也身處其中,既面臨機遇又面臨許多已知和未知的挑戰。與信息化時代相契合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能夠更加貼合時代背景,把握時代發展脈絡,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以分析信息化對于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優勢意義為出發點,結合目前實踐教學中的現狀及問題,探討利用信息化技術破解這些教學問題的相關可行性策略,以期為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創新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 信息化視域;高職院校思政課;思政課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0-0226-02
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廣泛應用,使我們不得不注意到它的重要意義,并思考將其應用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和有可能帶來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不僅為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硬件設施,還為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思路的優化和教學方式的創新開辟了更新、更廣的道路。如何合理利用和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給我們提供的教學條件,抓住機會,迎接挑戰,積極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與改革,爭取取得更佳的教學成績,是值得我們探討的重要話題。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現狀
(一)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形式大過實質
邁入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在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學中充分吸收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很多高職院校早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學網站,有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各種各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也做出了許多優秀的教學成果。
然而,放眼全國,新媒體平臺中思政實踐教育形式大于實質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微信群不少,新聞報道不少,活動照片、視頻樣樣不少,但是學生和教職員工真正的關注和熱心參與度其實并不占太高比例。歸根結底,這也是高職院校思政實踐教育在與互聯網新媒體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中,受新媒體自身弊端影響所造成的一種不良結果。對于信息傳播范圍和速度、視覺沖擊性和時事熱度的過度關注,使這些信息資源容易產生質量不足、數量過多的尷尬問題。另一個極端是,許多比較“老派”的思政實踐教育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興趣性較差、可行性不高,難以被當代年輕學生所接受,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體系不夠規范
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納為學校思政實踐教育規劃不完善、教學工作者信息素養不高、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先進性不強等方面。
(1)從學校思政實踐教育規劃來看,一些學校簡單地將教材作為思政教育的唯一藍本,局限于對課本內容的枯燥講解,或多或少地脫離了社會生活實際;同時,缺乏系統性、統一性的課堂教學規劃,缺少科學的教學目標指導,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安排。(2)就思政教育工作者本身而言,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更新缺乏足夠的敏感度,對于當今社會中的時事新聞、熱點資訊、新型知識技能等缺乏足夠的關注度和接受度,對于新興媒體平臺、信息技術設備的了解和使用技能也比較有限,難以在實踐教學中把握當代學生的興趣,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落后。(3)由于缺少對于先進信息技術設備和新媒體平臺資訊的掌握和充分利用,高職院校中的實踐教學內容目前仍然普遍存在先進性不足、枯燥古板的問題。因此,如何將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的內容與新興技術設備和當下時代新聞緊密結合,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施,就成了我們應當探討的話題。
(三)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學交互性較低
受到上文中提及的實踐教學內容吸引力不夠、實踐教學方法方式較為傳統死板、實踐課程設置思路與現實生活距離較大等各種原因的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實踐課程存在明顯的交互性低的問題。許多思政課的課堂模式仍然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座位上各忙各的,課后實踐作業敷衍完成,期末成績草率發布,這一門理論“高大上”的課程,由于各種“不接地氣”的原因,難以取得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和實實在在的實踐教學質量。
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爆炸化、碎片化沖擊著人們的認知范圍,學生也漸漸養成了喜歡閱讀內容簡單、沒有深度的文章的不良習慣,缺乏創新授課思路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嚴重脫節等,這些都給實踐課程交互性的提高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帶來了不少挑戰。
二、信息化對于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為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提供了充足的資源
與以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維有所不同,當今社會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為人們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已經不是夢想。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為思政課教學內容體系的不斷豐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獲取即時性、全球性、準確性強的教學資源已經不是難題。各種新興的網絡新聞媒體平臺、公眾號、自媒體等,為人們收集實踐教學的素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網站、微博、視頻號等各種各樣操作簡單的平臺,也足夠支撐人們完成線上實踐教學和課后實踐反饋的需求,使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實時性、互動性、針對性都大大增強。
(二)現今的信息技術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