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瑩,鄭 雄(通訊作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消化科 上海 200020)
2015 年中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1],大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5 位。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息肉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大腸腺瘤。隨著人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西方化,大腸息肉和大腸癌的發病率總體也呈上升趨勢[2]。高血糖增加癌癥風險為大家所熟知,本文應用回顧性分析對糖尿病人群分析統計大腸息肉(腺瘤)的患病率,以指導醫生的正確篩查、隨訪及干預治療,減少糖尿病人群大腸癌的發生率。
選 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 上 海 瑞 金 醫 院盧灣分院內分泌科住院期間行腸鏡檢查患者421 例,回顧性分析他們的腸鏡檢查結果,分為2 型糖尿病組(234 例)和非糖尿病組(187 例),其中男性201 例,女性220 例,年齡23 ~87 歲,平均年齡(59.7±9.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為已知的結腸腫瘤患者,結腸息肉病,炎癥性腸病等,腸道準備差者也予以剔除。
所有患者均行充分的腸道清潔準備,應用Fujinon結腸鏡(生產廠家:日本富士能公司),均由專科醫生仔細觀察,并行相應的活檢和治療。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糖尿病組中檢出有大腸息肉者134 例(57.3%),而非糖尿病組檢出大腸息肉者66 例(35.3%),糖尿病組息肉檢出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息肉檢出率比較[n(%)]
糖尿病組134 例息肉患者中共檢出息肉391 枚,人均2.92 枚,非糖尿病組66 例息肉患者中共檢出息肉119 枚,人均1.80 枚,提示糖尿病組更易患大腸息肉。糖尿病組共取得息肉病理196 枚,非糖尿病組共取得病理79 枚,糖尿病組大腸癌檢出率顯著多于非糖尿病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檢出率與非糖尿病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息肉性質比較[n(%)]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居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西方化,大腸息肉的檢出率和大腸癌發病率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大腸癌起病隱匿,早期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病情發展緩慢,出現明顯的癥狀時大多已到了中晚期。要提高大腸癌患者的生存率,大腸癌的早期預防是關鍵。大腸癌的確切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目前學者普遍認為大腸腺瘤是大腸癌的主要原因,可能通過染色體不穩定性或微衛星不穩定性導致腺瘤向癌的轉變[3]。結腸息肉的早期檢出,繼以相應的內鏡下采用黏膜切除術(EMR)和或黏膜剝離術(ESD),在癌變前即予以治愈,防患于未然,是減少大腸癌發生的有效方法,鏡下切除癌前病變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4]。大腸息肉的檢出和治療是大腸癌一級預防的關鍵。
近幾年來,多個文獻報道,糖尿病與腫瘤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2 型糖尿病可增加諸如胰腺癌、肺癌、腸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的風險[3]。有關2 型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結腸腺瘤的發生率增加有不同的意見,Milek[5]等研究發現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結腸腺瘤發生率增加,因而認為糖尿病患者是結腸癌的高風險人群;但Budzynska[6]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結腸腺瘤發生率無顯著性增加。本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大腸息肉的檢出率(57.3%)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且糖尿病患者患大腸息肉的數量也超過非糖尿病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我們的研究結果提示,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大腸息肉發生率增加。高血糖提高癌癥風險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有多種推測,有認為葡萄糖是腫瘤細胞的唯一能量來源,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可作為營養基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在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方面的效能下降,導致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癥。過量的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通過多種途徑影響腸道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最終誘發腫瘤[7-8]。劉梅[9]、張青立[10]等的研究結果更深層次的闡明高血糖與腫瘤發生的機理,揭示了由能量感受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介導的TET2 磷酸化通路在連接糖尿病與癌癥過程中的重調作用及其相關分子機制,還從表觀遺傳的角度闡述了二甲雙胍在抑制腫瘤中的作用機理,為證明高血糖與腫瘤發生的相關性提出了有力的依據。發生大腸息肉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除遺傳和炎癥因素外,生活方式不良是很重要的因素。龍思丹[11]、孫伯菊[12]等研究發現吸煙、肥胖、多食紅色肉類、低纖維素食物、低鈣、NSAIDs 類藥物的使用是發生大腸息肉獨立因子。我們的研究提示,過多含糖食物的攝入,可能也會導致結腸息肉的增加。
綜上所述,糖尿病人群較非糖尿病人群更易患大腸息肉,糖尿病患者是大腸息肉乃至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對糖尿病人群進行定期大腸癌篩查、隨訪、及全結腸鏡檢查和干預治療是非常必要的,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