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輝,曾思婷,周少云(通訊作者)
(1 廣州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廣東 廣州 518100)
(2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 廣東 廣州 510260)
隨著當前臨床口腔醫學發展水平逐漸提高,針對口腔修復治療技術應用的研究要求越來越高[1]。通過口腔修復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口腔問題,對其口腔疾病治療有一定幫助,而在口腔修復治療過程中,由于人們對修復治療的要求不同,所以在修復治療技術的選擇上就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因而這種情況下,需要以臨床研究為基礎,將口腔修復治療的各項方案完善,從而更為有效的為修復治療質量控制奠定基礎[2]。不同樁系統修復治療作為臨床修復治療中形成的一種新型修復治療方式,在該治療方式處置過程中,能夠改善患者口腔修復治療形式,對提高患者口腔修復質量有一定幫助,且口腔修復治療的癥狀改善比較顯著,所以能夠得到患者認可[3]。本研究以深圳龍崗區耳鼻咽喉醫院口腔科收集完全拔除的100 顆人上頜中切牙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樁系統修復對根管治療牙強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深圳龍崗區耳鼻咽喉醫院口腔科完全拔除的100 顆人上頜中切牙為研究對象。選擇標準:牙體完整,無明顯裂紋,無既往根管治療史、填充物。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 顆。兩組牙齒在牙齦長度、厚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獲得的牙齒都需要在10%的甲醛溶液中浸泡,并且要保留1.5 mm 牙本質肩領。對照組進行鑄造鎳鉻樁修復治療法治療,在牙體上進行試戴,確認無誤后以玻璃離子黏結,并且做好牙體制備的烤瓷處理。實驗組采用不同樁系統修復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通過玻璃纖維樁、復合樹脂核聯合鑄造金屬全冠修復,在修復過程中選擇大小合適的玻璃纖維樁進行調整,隨后按照說明書試戴,確定大小合適無誤后進行黏接劑處理,做好黏接劑的使用劑量,完全對接后,清除多余黏接劑。一直到牙體凝固后進行光照固化處理,并且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全冠修復。
通過均勻涂抹聚醚印膜材0.1 ~0.3 mm 標記全部牙體唇面釉牙骨質界下2 mm。將牙體置于自凝丙烯酸樹脂塊中。然后在DCS5000 材料力學測試機下固定牙體舌面切緣下2 mm 為加載點,方向與牙軸呈130°,記錄牙體斷裂時的壓強數值,并且做好牙體可修復性及不可修復性評價。
選擇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牙體斷裂強度比較實驗組整體情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牙體斷裂強度比較
兩組斷裂方式對比實驗組整體情況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根管治療作為當前臨床口腔修復治療中比較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是針對口腔問題修復處置中一直在應用的一項治療技術[4]。在現階臨床研究中發現,口腔修復治療技術應用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該項技術治療的處置策略實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口腔修復治療中幫助患者做好牙體修復,是臨床口腔醫學發展中一直進行重點研究的一項工作。通過相關研究[5]分析發現,以不同樁系統修復作為根管治療技術可滿足患者自身治療需求,對改善患者治療策略有一定幫助,所以在給予患者治療指導中,應該完善患者治療策略,從而保障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能夠改善其臨床癥狀。
對于現階段社會發展而言,人們對于自身的口腔問題越來越重視,如果不能做好口腔問題的控制,將會影響到患者自身健康,對其生活質量及口腔美觀性都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所以需要在口腔修復處置過程中,以患者臨床治療為基礎,幫助患者做好口腔修復治療指導策略。而這種情況下,需要在口腔修復技術處置上作出科學的改進,經相關研究后得出,以不同樁系統修復為患者進行口腔修復矯正,能夠改善患者自身修復需求,對患者治療質量控制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所以在臨床口腔修復指導過程中,應該注重相關修復技術的應用和評估,這樣才能保障在口腔修復技術處置中更為有效的為患者治療提供指導。
在為牙體修復患者評價指導中,應該以患者臨床修復治療為基礎,做好患者口腔修復中牙體斷裂強度以及斷裂方式的比較和評價[6]。結合臨床口腔醫學發展需求,在相關技術的應用和處置上,需要作出嚴格的改進,從而保障在牙體修復過程中,能夠更為有效的為患者口腔修復提供幫助。總體來看,在當前臨床口腔醫學發展中,人們對于牙體修復患者治療處置已經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相關修復技術的處置上也有了新的改變,因而這種情況下,需要以臨床口腔修復治療為基礎,科學的運用不同樁修復治療方案,從而提高牙體修復治療效果,為患者口腔修復治療的質量控制奠定基礎。尤其是在患者牙體斷裂強度和斷裂方式評估上,更是需要作出嚴格的指導,這樣才能確保在口腔修復評價管理過程中,能夠更為有效的展示出患者口腔修復治療特色,提高患者口腔修復治療指導能力[7]。總體來看,當前臨床醫學發展中已經具備了口腔牙體修復治療技術應用水平,在不同樁修復治療處置技術應用上,也已經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能夠在臨床口腔修復治療中,完善相關修復技術,從而為患者口腔修復治療的質量控制奠定基礎。降低患者口腔修復中的差錯,提高患者口腔修復治療質量,從而促進患者牙體修復技術改進,提高口腔修復治療能力。
本文通過相關分析后得出,在給予兩組口腔修復治療處置中,經由不同治療方案后,兩組治療效果有了一定差異。兩組牙體斷裂強度和斷裂方式比較中得出,實驗組牙體斷裂強度為(55.36±3.36)kg,對照組為(34.25±4.25)kg,實驗組整體情況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斷裂方式為可修復性的人數為41 人,占比82.00%,對照組可修復人數為29 人,占比為58.00%,實驗組整體情況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兩組治療過程中,以不同樁系統修復作為兩組治療方式可提高兩組治療水平,對改善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有一定幫助,所以能夠滿足兩組治療需求,對改善兩組臨床治療指標有一定幫助,且在兩組治療過程中,實施該治療方式的優勢是比較顯著的,能夠提高兩組口腔修復治療指導能力,對兩組自身治療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所以可在兩組治療中推廣該治療技術。
綜上所述,當前患有口腔問題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口腔問題發生后會選擇口腔修復治療。這種情況下,借助根管治療已經成為患者治療中必須要應用到的一種治療方式。而在根管治療過程中,需要給予患者不同樁系統修復治療,從而保障在患者治療中,能夠改善其臨床癥狀,幫助患者緩解臨床癥狀。經實踐研究分析后得出,該治療方式應用的價值較高,能夠滿足患者自身治療需求,對提升患者治療指導能力有一定幫助,所以可在患者治療過程中,結合其臨床治療要求,做好治療過程中的技術處置,完善不同樁系統修復治療方案及策略,以此為患者治療質量控制奠定基礎,提升患者整體治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