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 江蘇 徐州 221009)
急診科的專業性比較廣泛,尤其是在臨床方面,其涵蓋多種科室如外科、內科等科室的工作,其非主要應對某一系列疾病,而是多種疾病,部分疾病可能既急且兇[1]。藥品治療錯誤一般發生在急診室接受急診處理的患者身上,且發生率較大,但對于輸液來說,其效率較高、治療速度較快,患者對其的使用較為廣泛;但在使用輸液之中還可能出現多種情況,導致出現多種危險因素及風險事件的產生,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情況及生命安全,其中包括患者在醫院內由于醫院的處理不當產生的感染、護士根據患者基本資料的了解不充分導致的錯誤用藥、或者導致針頭掉落現象的產生[2]。因此,需要根據其產生風險因素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準確有效的措施,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本文探究魚骨圖分析對急診輸液患者突發病情的影響,報道如下。
將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我院82 例急診輸液突發病情變化患者,分為觀察組(常規護理組)和對照組(常規護理聯合魚骨圖分析),各41 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例)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急診急救護理:(1)護患互動:護士在給予護理前應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史,在輸液前告知患者輸液時應注意的基本事項及流程等,并鼓勵患者在接受輸液時產生的不良感受準確表達,并疏導患者因擔心病情所產生的負面情緒。(2)急救護理:一旦出現突發病情變化之后護理人員應當立即上報主治醫師,為患者不同情況進行不同方式的處理,若患者出現高熱,則應當進行脫去外衣,清除口腔異物做好防護;低血糖患者應當選擇糖水進行補給,增加保溫效果;過敏患者應當立即停止用藥,使用腎上腺素進行治療。
觀察組在運用魚骨圖分析后進行急診急救護理對急診科突發病情的患者進行治療。首先,在運用魚骨圖分析之前,需要確定分析的不良事件,成立小組后運用魚骨圖進行分析,由全體護士參加,護士長主持,針對發生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資料。其次,通過對資料的收集找出發生問題及事件的可能原因。參與魚骨圖分析的小組成員以事實為依據,打破常規、積極思考與事件可能的原因,并充分的發表看法,逐層逐類別的盡可能的找出詳細的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常規分析的順序為人為、儀器、環境、原料、法規等方面進行思考,見主要的問題寫在魚骨的頭部,將所想到的各種原因寫在魚骨上,并將其分類,根據各個問題逐一討論,并揪其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并分析。最后,找出主要的原因,并在其中確定出根本原因,根據根本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
(1)分析急診患者的風險因素:觀察記錄并分析在急診室輸液的患者多產生的風險因素,按照責任的歸屬權將患者所遇到的風險因素分為3 種,患者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未按醫囑所說自行處理等;護士因素:主要是由于護士的失誤造成,如用錯藥物或溝通不當等;醫院因素:因醫院的環境導致,如不良的器械未維修等,并觀察比較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2)檢測兩組治療效果的滿意程度:收集兩組患者護理后病情的緩解情況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運用自擬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1 ~4 分為不滿意、5 ~7 分為滿意、8 ~10 分為非常滿意,滿分10 分。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因針頭掉落導致風險發生的有1 例、因院內感染導致風險發生的有1 例、因用藥錯誤導致風險發生的有2 例,觀察組風險事件總發生率9.76%低于對照組的26.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63,P<0.01),見表2。

表2 兩組風險發生率的比較(例)
觀察組的緩解率92.68%高于對照組的85.37%,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873,P=0.126)。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及滿意患者共39 例,對照組30 例,觀察組總體治療效果滿意程度95.12%高于對照組的73.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67,P=0.024),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突發病情后治療效果的滿意度比較[n(%)]
觀察組患者共有4 例發生風險,魚骨圖分析結果顯示,醫院因素及患者因素各1 例(2.44%)、護士因素2 例(4.88%),及時評估患者急診輸液時遇到的風險,可有效降低其發生率。
魚骨圖分析法是以結果為基礎,利用頭腦風暴法,找出其中的原因,然后按照聯系標記出關鍵的因素,使圖形的條理清晰且層次分明,簡單易懂、不易遺漏[3]。以上不良事件雖然未對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但是通過魚骨圖分析法找到了患者在急診輸液時所遇到的風險因素,同時也讓護理人員認識到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醫院的因素、醫護自身的因素及患者自身的因素產生,只要根本原因得到解決,才能避免錯誤的重復發生[4]。
魚骨圖是分析問題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一種因果圖像方法。魚骨圖最可取之處在于,其從整體看問題,進行系統化的全面分析,側重于面。運用魚骨圖進行分析,可以找出問題并根據問題展開預防措施,避免重蹈覆轍,給患者營造安全的治療環境[5]。本實驗研究經過運用魚骨圖分析法進行分析急診輸液患者突發病情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3 個因素:(1)醫院因素:醫院在人力資源方面調配不合理、在人員入職時的培訓及考核力度較小、醫院對于環境及人員的監管不力、設施陳舊、流程不完善、警示標識受損等。(2)護士因素:護士的專業技能不足、欠缺與患者的溝通、操作不當、防范意識淺薄、未嚴格按照醫囑完成、上班或交接班不認真、對于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情況了解欠缺、記憶力較差等。(3)患者因素:患者未遵囑咐或擅自處理等情況。根據張新[6]等的研究結果發現,其解決了上述風險因素的產生并加強急診科的管理,提高急診科的服務質量,通過急診急救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等,減少患者因個人原因造成不必要的突發病情。
根據研究發現在急診科中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較多的為針頭掉落、院內感染、用藥錯誤等,根據本文的研究,首先運用魚骨圖分析法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根據相應的原因給予患者急診急救護理,發現在運用魚骨圖分析后運用護理治療效果較好,且患者的緩解率及其滿意程度均較未分析原因便給予護理的效果好。周萍[7]運用魚骨圖在急診分診的護理中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魚骨圖分析可準確的將急診分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并及時的給予相應的措施,提高了護理服務的質量并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護理環境。
綜上所述,運用魚骨圖分析法可以準確的找出急診輸液患者突發病情的原因,并快速的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高護理質量及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