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娟
(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科 湖北 武漢 430200)
初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不僅與她們的身心健康有關,而且直接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發育。由于缺乏初生嬰兒的分娩經驗,初產婦產后身體康復的問題十分明顯。母乳喂養困難和子宮功能不全是產后兩個最重要的健康問題[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產婦對產后護理質量的高標準要求。康復治療儀是一種理療儀器,主要利用磁場對產婦進行更深層次的治療[2]。目前,康復治療設施已逐漸用于臨床促進分娩和子宮復舊后的泌乳中,并已取得令人非常滿意的結果。從2018 年2 月—2019 年5 月,本院使用康復治療儀結合盆底訓練對50 例初產婦進行了康復訓練,以加快初產婦泌乳時間,減輕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快初產婦產后康復并改善生活質量,為康復治療儀結合盆底訓練在臨床初產婦康復中推廣應用奠定理論基礎,結果如下所示。
選取2018 年2 月—2019 年5 月我科100 例分娩初產婦,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各50 例。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產婦平均(28.7±5.2)歲,胎齡(35+6)~(42+2)周,平均(39.1±2.5)周,體重67 ~80 kg,平均(74.9±10.5)kg,平均胎兒體重(3.10±1.65)kg。納入標準:(1)符合陰道檢查條件;(2)年齡18 ~35 歲并且愿意配合研究;(3)沒有全身性、遺傳性疾病和其他妊娠并發癥;(4)子宮頸良好、頭部對稱、骨盆正常,胎兒運動、心率正常;(5)沒有精神障礙和腦部疾病,能正確理解任務的內容;(6)新生兒參數正常,無畸形和先天性疾病;(7)無禁忌證。排除標準:(1)合并心臟、肝臟、腎臟和造血系統等嚴重的免疫系統疾病;(2)具有溝通障礙、精神疾病;(3)胎兒或新生兒具有先天性疾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初產婦產前保健的模式是一致的。分娩后,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母乳喂養、乳房清潔、會陰傷口護理、產后飲食和產后衛生。研究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應用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康復訓練,具體包括(1)康復治療儀:使用SRL800 型號康復治療儀為初產婦進行治療。在使用康復治療儀前,應向初產婦說明治療目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預防措施等,以實現與初產婦之間的配合。初產婦取背臥位,清潔局部皮膚,然后在治療前排空膀胱。在專用腔體上將特殊的黑色硅膠電極涂抹上黏合劑,以使能量在腔中均勻轉移,然后將2 片乳房修復治療片和2 種特殊的腹部片劑分別放在乳房和闌尾的兩側。對于催乳治療和子宮治療請覆蓋治療毛巾,使電極片與皮膚完全接觸并固定。按下開始按鈕以按照設置的程序工作。從低到高的刺激的強度和逐漸調整,最高為180 ~230 Hz。要注意的是增加與初產婦的溝通強度,降低孕產婦緊張和恐懼。康復治療儀使用為2 次/d,20 min/次。(2)骨盆底康復訓練:根據初產婦盆底肌訓練指南介紹盆底肌康復干預的目的、意義、基本方法和預期效果,并在培訓過程中引入預防措施[3]。骨盆底肌肉的訓練方法:初產婦保持下肢彎曲并分開的姿勢,主動收縮肛門和尿道,收縮時間約為10 s,骨盆底肌肉感覺收緊然后放松,一組30 次,每次3 s,5 次/d。
子宮收縮的產后疼痛:包括子宮收縮的程度和子宮收縮的持續時間。觀察產婦小腹和腰部的疼痛情況。(1)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進行評估,該評分為0 ~10 分,0 分為無痛,10 分為重度疼痛。(2)初始泌乳期:是指生產后乳房排出母乳后的時期。(3)子宮到骨盆的時間、惡露的數量、產后出血(胎兒出生后24 h 內的出血量超過500 mL,以體重計)。(4)生活質量:根據生活質量評估量表對兩組婦女的產后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功能進行評估。每個項目都是1 ~4 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使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分)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產后康復情況均顯著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后康復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 ± s,分)
研究組滿意度為98.0%,高于常規組的86.0%,兩組差異顯著(P<0.05)。
產科護理不同于其他專業護理,因為初產婦原則上處于健康狀態,并且其護理處于特殊的生理階段。母親在新生兒出生前后的生理和心理已有明顯變化。新生兒出生后,產婦正處于生殖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和其他器官功能恢復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也是新生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大多數初產婦極易發生產后問題,例如子宮收縮疼痛、缺乏乳汁和子宮浸潤。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則有可能導致產后并發癥,更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初產婦死亡。產后康復護理的目的是在初產婦生產后促進乳汁快速分泌,減輕疼痛,使子宮快速恢復到分娩前的大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4]。
康復治療工具是結合磁療、高溫離子和震顫按摩的現代治療工具。它通過低頻脈沖電擊刺激人體,并通過控制不斷變化的磁場將漸進輸出的電磁波傳輸到深層,以達到調節人體功能狀態的目的。楊靜[5]研究后PHENIX治療儀用于150 例孕婦的乳房康復。結果表明,有效減少了泌乳時間,增加了產奶量,提高了母乳喂養率。羅婧[6]報道,早期使用康復治療工具可促進母乳排泄和子宮復舊。骨盆底訓練也是一種產后康復方法。研究表明,骨盆底訓練可以有效地改善骨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失禁、防止尿潴留,并顯著改善初產婦的產后生活質量。這項研究使用康復治療儀結合骨盆底訓練可以加快初產婦產后康復,促進母乳喂養,縮短子宮復舊時間。結果顯示,減少產后子宮收縮和產后出血,加速子宮浸潤、改善孕產婦生活質量。康復治療儀通過乳房和腹部兩個通道的治療得到深層的刺激,可以達到按摩所不能達到的深度,一方面刺激了乳房組織中的垂體泌乳素快速分泌;另一方面,它可以支撐骨盆的肌肉和筋膜,可以產生規律的運動來驅動子宮韌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并加速惡露的流出[7]。骨盆底康復訓練可通過增加陰道、尿道和直腸周圍的肌肉強度,增加骨盆底肌肉的收縮力并延長收縮長度,支持骨盆底肌肉的再生,有效降低骨盆底肌肉的收縮強度和張力。加快底層肌肉的血流速度,促進子宮的年輕化。
綜上所述,在初產婦術后,結合骨盆底訓練的康復治療設備可以加速泌乳和子宮的康復,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并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