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萍,蘇 琦,張曉梅
(昌吉州中醫院心內科 新疆 昌吉 831100)
心血管疾病常見于中老年群體中,也被稱為循環系統疾病,主要包含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壓、心絞痛等,一旦發病將影響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全國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概為1 500 萬人,所以選擇有效的治療方式極其關鍵。在中醫學中,孟河醫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流派,在近現代中醫藥發展史上,其以名醫輩出、傳承有序、學術精深等產生極大的影響[2]。我院心內科對2020年2月—2021年2月7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療時,采用孟河醫派升清降濁法治療,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我院7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觀察組(孟河醫派升清降濁法治療方式)及對照組(常規西藥治療),各36 例。觀察組男26 例,女10 例,年齡27 ~76 歲,平均年齡(52.5±11.3)歲;對照組男28 例,女8 例,年齡28 ~75 歲,平均年齡(52.9±11.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提供詳細資料;有良好依從性;患者無試驗用藥禁忌;符合心血管疾病診斷標準;溝通能力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免疫功能嚴重低下;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疾病;生命體征不穩定;臨床資料不全者。
觀察組采用孟河醫派升清降濁法治療方式。(1)針對眩暈病患者,組方:天麻、石菖蒲、郁金、半夏、蒼術、陳皮、桃仁、川芎各10 g,茯苓、地龍、澤瀉各15 g,用水煎服,1 劑/d,分2 次服用治療,共2 付中藥。對依舊有頭暈者,加入降香、葛根各10 進行治療,水煎分2 次服,共7 劑,1 劑/d。(2)針對胸痹心痛患者,組方:土鱉蟲6 g,蒼術、葛根、陳皮、薤白、姜半夏、石菖蒲、降香各10 g,瓜蔞、川芎各15 g,丹參20 g、炙甘草3 g,1 劑/d,7 劑水煎服治療。對依舊存在便秘者,加入決明子20 g、姜竹茹10 g,原方去薤白、降香,水煎分2 次服,共7 劑,1 劑/d。(3)針對心悸病患者,組方:陳皮、半夏、川芎、當歸、元胡、甘松、茯苓、桃仁、紅花、柴胡、制香附、枸杞子、赤白勺、生地黃、菊花、苦參、瓜蔞、蒼術各10 g 進行治療,以及雞血藤30 g、炙甘草3 g,水煎服分2 次服,7 付水煎服,1 劑/d。對依舊存在雙上肢麻木、頭昏者,需加用葛根10 g 進行治療,水煎分2 次服,7 劑,1 劑/d。連續用藥4 周。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對患者進行復方丹參滴丸(生產廠家: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111)的治療,連續用藥1 個月,10 丸/次,3 次/d;同時對患者實施硝酸甘油(生產廠家: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216)舌下含服治療,連續用藥1 個月,1 片/次,3 次/d。
比較分析臨床上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生活質量等情況。(1)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心血管疾病相關癥狀并未改善;有效:患者的日常生活輕度受限,癥狀體征有所改善;顯效: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主要癥狀消失/趨于消失。(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2)不良反應發生率[4]:主要包含嘔吐、腹脹、惡心、胸悶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各項不良反應例數之和/總例數×100%。(3)生活質量[5]:選擇WHOQOLBREF 表,劃分為共5 個領域,共26 個項目,生活質量越好評分越高,包含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
通過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疾病總療效35 例(97.22%)高于對照組22 例(6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中嘔吐、腹脹、惡心和胸悶患者各發生1 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4 例(11.11%)低于對照組的11 例(30.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x- ± s,分)
近些年在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等產生嚴重危害。通過西醫的方式進行干預治療,就算能夠起到降脂降血的作用,但是無法獲得根治,僅僅能夠暫時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會出現各種副作用,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6]。基于中醫學的角度,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和脾、肝、心受累,以及氣血失調等存在關聯性,其屬于心悸、郁病、胸痹心痛等范疇,因為肝氣郁結引起血瘀、心悸、氣滯等,造成患者機體的氣血失調。在治療眩暈病時,應用升清降濁法,究其病機當責之水飲痰濁上泛、痰熱中阻,證見肢體麻木或偏癱、口淡、胸悶、嘔吐痰涎、刺痛等,通過調氣機的升降出入,發揮氣化的作用,提高治療眩暈病的療效,組方中的降香、決明子、川芎、葛根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7];在治療胸痹心痛病時,主要臨床表現為左胸部發作性憋悶、疼痛,痰濁、瘀血、氣滯等。升清降濁法中的降香、決明子降濁泄氣,葛根、川芎升發清氣,生山楂配決明子可化痰泄濁;在治療心悸病時,癥見痰多氣短,伴有倦怠乏力,心悸怔忡,胸悶痛,舌質淡紫或紫暗,苔白膩,黃連、苦參味苦,善降胃氣,蒼術、甘松善治心律失常,是運脾、醒脾之要藥。此次研究中,觀察組疾病總療效35 例(97.22%)較對照組22 例(61.11%)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嘔吐、腹脹、惡心和胸悶患者各發生1 例(2.78%),整體上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4 例(11.11%)低于對照組11 例(30.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生活質量相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通過采用孟河醫派升清降濁法治療方式,能夠降低臨床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安全性較高,取得極佳的疾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