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穎
(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510620)
建筑的使用源于人們對功能的需求,會展類建筑在商業上、文化上對人們有深遠的影響,在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類建筑體量巨大,內部細分功能復雜,因此和普通的公建設計有較大的不同。以下筆者結合實際項目——廣州南站酒店、商業、展覽中心工程(以下簡稱南站會展項目),闡述施工圖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對此類建筑施工圖設計進行淺析。
項目總用地面積25188.8m2,可建設用地21494.6m2,總建筑面積為171959m2,計容面積128970m2,總建筑密度為74.9%,綠地率為10.0%。該項目位于廣州南站商圈核心地帶,西側亦被規劃為商業步行街。場地由地下空間、裙樓、及南北塔樓組成。地下空間為2層停車庫,及部分地下商業;地上裙樓為會展及商業功能,3層,建筑高度36m。北側塔樓為酒店功能,共20層,建筑高度104.1m;南側塔樓為公寓式酒店功能,共31層,建筑高度99.8m。
該項目位于漢溪大道與石興大道交匯處,距離廣州火車南站僅數百米,地理位置優越。周邊地塊均處于開發階段,四周路網已投入使用,交通便利發達。
整個地塊的規劃遵循該地塊的管理控制圖則,建筑呈板式布局,以一棟五星級酒店樓與一棟酒店公寓樓;裙樓為展覽商貿中心。通過體量組合,擴大樓間間距,營造較為舒適的辦公會展空間。
本規劃設計力圖營造一個具有生機與活力、兼具開放性與獨特性商務會議與商貿展覽中心。通過首層與二層開放式的走廊平臺,通向鄰近地塊的架空連廊,形成豐富而多變的展覽空間,同時也和周邊地塊的建筑加強聯系,增加實用便利,有利于片區發展。
項目所在地塊場地較為平整,用地地勢呈北低南高的地形地貌,豎向規劃設計上須綜合考慮建筑、道路和排水的方向和坡度。
項目盡量采用人車分流式交通動線。用地東南側設置兩個機動車出入口,分別連接內部兩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地塊東北角設置五星級酒店專用車庫出入口,使各功能交通動線互不干擾。地塊西側為規劃的商業步行街,是項目的主要商業展示面,特別設置精品店鋪,為街區營造良好的商業氛圍與獨特魅力。
而園林景觀設計中,強調中心景觀的開闊性及空間變化的多樣性,將裙樓屋頂作為景觀平臺,為辦公區域打造一片城市綠洲。塔樓辦公局部架空,增加垂直綠化。讓高密度的項目地塊實現開闊舒適的綠化環境,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總平面
會展建筑為了滿足會展中不同展覽物品的需求,整個空間需要靈活龐大。項目根據業主需要,一層做兩個展廳,平面串聯。項目主體建筑總長約145m,寬約107m,建筑高度36.5m,屬于高層公共建筑。項目于2017年進行初步方案設計,當時根據廣州158號令的要求,高層建筑面寬不得大于80m。項目方案設計因根據功能的需求,突破廣州規劃要求的建筑面寬。因此,項目早期需要及早與規劃部門溝通,積極配合業主組織專家論證會議,及早獲得專家認可,取得突破規劃要求的批復。
因規劃部門程序上較慢,會展建筑需要在方案設計的前期做好與規劃相關部門的溝通工作,從而加快項目推進速度,也對后續施工圖的開展、單體報建工作有很大的好處。
會展建筑自帶的人員密度大、展品火災性復雜等特點,項目在消防設計之初,首先對超大空間進行一系列消防加強措施,旨在最大限度降低超大空間的火災荷載及風險,為解決消防設計問題提供保障。
項目在防火空間的劃分上,進行嚴格的分隔設計,確保展廳空間的相對消防獨立。而在疏散上,按規范要求0.75人/m2推算出疏散寬度。為確保疏散寬度要求,圍繞建筑南北兩側設置共20把疏散樓梯,而首層專門為疏散在會展建筑與酒店間設置疏散專用的架空通廊,來解決會展人員疏散的問題。
而建筑因做滿紅線,部分消防登高面需要借規劃道路和非紅線范圍內區域,經歷過于審圖專家十余次來回溝通,也積極咨詢消防專家,同時也與甲方積極聯系市政等相關部門,最終按要求完成設計成果。
會展建筑功能復雜、空間龐大的特點,因此機電與結構的配合是建筑施工圖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因為項目為番禺石壁村復建建筑的一部分,由開發商承建,開發商重點關注于限價設計。其中因為限價設計,項目限制了地下室的埋深,要確保基坑深度為10m,因此對地下室的設計造成巨大的限制。項目地下室需要設置裝卸貨車場,主要車場要求凈高大于等于4.2m,負一層層高只有6m。因此結構梁需要根據空調專業的風管的走勢,局部縮減梁高,加大板配筋。因此在施工圖最后配合階段,需要建筑專業認真對圖,并對梁高做出限制(項目BIM為后續建模,非施工圖單位設計)。
另外,也因為地下室的埋深確定,層高基本已限死,柱間跨度較大,因此首層會展展位所需的強電、弱點、給水的布線不像往常會展建筑設置500地面回填做管溝,如果采用回填地面走管線方案,結構荷載增大而導致地下室梁高增加,使而導致地下室裝卸貨凈高不滿足使用需求。經過與甲方多次討論后,所有的布線選擇走桁架結構,因此需要根據設備布線進行馬道的設置,用于管線的檢修與檢查。馬道的設置需要和結構配合,因為會展建筑中的展廳按使用需要一個巨大的空間,結構選型通常選擇鋼結構中的桁架結構,而桁架做馬道,需要多次和結構配合,做出一個滿足機電,同時滿足結構的方案。
項目因為還有公寓式酒店和五星級酒店兩個功能,此兩個功能為高層塔樓,核心筒剪力墻結構,與會展功能的結構分縫分開。其中兩種結構間的分縫與防水問題為項目細節設計的難點之一。每一個地方的接縫位置均需要繪制墻身大樣,并和結構配黑做好鋼筋混凝土反坎以及飄板,做到兩個結構間的一個分縫咬合,避免出現漏水黑點,圖1為其中一個防水節點土建交界處做法。

圖2 會展屋頂與酒店交集處
另外,項目還有酒店使用的泳池,泳池需要提前預留好相關的設備機房,并預留荷載,同時泳池需要考慮防水,需要采用二次結構的做法,與塔樓完全脫開做鋼筋混凝土水池,避免后續建筑使用后因為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導致的開裂與漏水。
項目因為選用空調熱交換系統,裙房屋頂有大量的冷卻塔,百葉面較大,另外會展這類大空間建筑機械排煙量也是巨大的,也需要大量取風、排風面。因此機電配合后需要及早和方案設計團隊溝通,提前設計好方案,做好第五立面的設計。與幕墻設計單位合作時,也需要注意百葉的設計。
在項目的設計工作中,筆者認為對項目施工圖設計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幾個因素,甲方業主的需求,使用功能的定位,限價設計的影響。作為設計方需要滿足各方的需求,同時需要在有限的條件內做好設計。筆者希望本文能夠對后續需要參與會展施工圖設計的讀者讀后有一定收獲,也希望能拋磚引玉,出現更多關于會展類建筑的相關論文,相互學習、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