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志軍

“雙融入雙服務”(即融入企業融入職工、服務企業服務職工)是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點。近年來,為探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徑,推動融入服務成果轉換,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寶峰公司九龍礦啟動了“雙融入雙服務”項目化管理運行機制,形成了“在時間上更加快速、在空間上更加密切、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在過程上更加全面、在架構上更加多元、在參與上更加全員、在方式上更加多樣、在效果上更加滿意”的“雙融入雙服務”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活力,扎實了創先爭優基礎工程,為推進企業高質高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凝聚正能量。九龍礦黨委以“雙融入雙服務”的開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境界,煥發黨群工作激情,推進中心工作的健康、持續、高效開展。
一是提升認識。“雙融入雙服務”是落實新時代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定位,是對企業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提煉和升華,是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各級黨組織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將“雙融入雙服務”作為一項基礎工作,科學謀劃,創新舉措,分層推進,夯實基礎工程,形成閉合循環,提供融入能力,增強服務本領,切實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
二是明確內涵。提高“雙融入雙服務”的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是推動礦井安全、快速、全面發展的現實要求。扎實開展好“雙融入雙服務”,旨在以新時代思想總攬工作全局,探索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方法、特點,豐富內涵、創新路徑、完善機制,以企業戰略凝心聚力,以國企使命激發活力,構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新特色,更好地發揮其效能和作用。
三是創新機制。九龍礦建立了“十個機制”,即上報月表機制、課題調研機制、教育培訓機制、項目申報機制、工作講評機制、考核督導機制、季度交流機制、典型樣板機制、成果發布機制、定期評價機制,為推動“雙融入雙服務”工作深層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雙融入雙服務”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品質的有效舉措,是推動企業工作創新的“助推器”。九龍礦黨委重點抓好四項工作,暢通“雙融入雙服務”渠道。
一是掌握職工思想。健全體系,廣開渠道,全面掌握職工思想動態,發揮“礦長聯絡員”“政工小政委”、網絡、熱線電話等的作用,及時反饋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給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架起“溝通之橋”,維護發展大局。各級黨組織深入基層調研,及時了解職工所思所需所盼,掌握職工群眾的思想情緒和精神狀態,使思想政治工作切中脈搏,擲地有聲,有力有效。
二是強化理論學習。科學理論是破解發展難題,推進和諧發展的強大動力。九龍礦以兩級中心組學習為平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兩級中心組下發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新時代 面對面》等一批理論學習教材,組織黨員干部觀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等盛況,堅持“學習強國”平臺督導,強化宗旨意識教育,引導和推動黨員干部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
三是堅持文化引領。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年初制定下發了《九龍礦企業文化建設要點和考評意見》,強力宣貫企業文化理念系統,引導干部職工堅定“建設安全高效文明煤礦,享受和諧美好幸福生活”共同愿景,推進以人為本理念、五精管理要素在現場落地。《九龍礦以“三力”推進企業五精管理水平》《熔鑄“祥龍文化”品牌,提升“五精”管理水平》等文章在主流媒體刊發,展示了企業好形象。
四是壯大傳播力量。充分發揮板報、標語、櫥窗、圖書室等傳統陣地作用,大力宣貫“身邊的正能量”。嚴抓通訊員培訓,每年在集團內部報刊刊發一大批反映企業發展的新聞稿件,部分稿件刊發在《河北經濟日報》等主流媒體,講述了好故事,傳遞了好聲音。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傳播手段,架起展示企業安全高效發展、職工激情創造的“直通車”。根據機電區牛國強、一掘進區楊保利、一采區王海民等先進個人事跡,分別制作了集文字和視頻于一體的一分鐘影像資料,弘揚了“大礦工匠”精神,彰顯了“藍領精英”風采。制作《“祥龍”催開幸福花》《綠之韻》《晢明》等多部企業專題片,多次獲得河北電視專題片展播獎。
九龍礦黨委結合企業實際,強化宣傳教育,實現凝心聚力,推動企業中心工作。
一是抓好精神凝聚。扎實開展“弘揚優良傳統,建功百年強企”“我和我的祖國”等主題教育活動,以專題宣傳月、集中宣傳周、活動高潮日、職工大討論等形式,針對職工需求和反饋,不斷完善方法手段,增強了形勢任務教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為確保干部職工思想穩定夯實了基礎。強化形勢任務教育,黨群部室結合實際編寫宣傳材料,組建宣講團,深入一線,直面職工,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分專題、多角度、全方位開展形勢任務宣講24場,每月利用職工“集體生日”開展宣教,拓展了主題教育新路徑。
二是抓好宣傳造勢。充分發揮廣播、電視、板報、牌板、簡報、報紙、網絡等媒體優勢,將企業的發展規劃、形勢任務、中心工作傳遞到每位職工,以強勢輿論宣傳統一職工思想,凝聚職工意志,鼓舞職工干勁。各單位每周開展1次區科長講壇,掀起了學習安全生產新標準、形勢任務教育新高潮。各單位“小政委”組織開展微課堂等活動,增強了宣傳教育的覆蓋面。
三是抓好安全教育。安全重于泰山。九龍礦黨委堅持“職工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圍繞企業安全奮斗目標,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創新安全宣教形式,積極探索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有效載體,形成安全教育管控網絡。同時,著眼于建立治理“三違”現象長效機制,對各種不安全思想和行為早分析、早發現、早處理,把安全隱患處理于萌芽之中。
暢通思想政治工作“綠色通道”,才能匯聚發展合力。九龍礦黨委重點抓好“五個作用”發揮,引導職工與企業同頻共振,鼓舞士氣,凝聚共識。
一是發揮表率引領作用。深化“四好”領導班子建設,在兩級班子中開展“做‘四同’好搭檔、當‘四有’好助手、建‘四型’好堡壘”活動。針對熱點難點問題,開展黨員攻關創效課題,教育引導黨員立足崗位,廣泛開展“對標、奪旗、爭星”活動,廣泛開展“我有一個新思路、實踐一種新方法、完善一項新舉措、取得一項新成績”的“四新”活動,發揮黨員示范崗作用,引領職工崗位勇于奉獻。
二是發揮幫扶濟困作用。完善一崗雙責責任制,實施思想政治工作首問負責制、黨群部門人員包保單位定期上站服務制等,讓思想政治工作貼近生產、貼近職工、貼近生活。積極為困難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發揮困難救助“十大機制”作用,及時為貧困職工發放救濟款,精準幫扶特困職工,使職工家屬感受到企業的關懷與溫暖。
三是發揮典型引領作用。開展最美人物、時代楷模、凡人善舉等學習宣傳活動,大力開展“身邊的感動”“峰煤好人”先進典型征集活動,征集好人好事100余人次。對“職工發明家”“職工技能大師”“能工巧匠”命名表彰,弘揚礦山最美人物奉獻擔當精神。九龍礦三采區采煤三班班長李廣兵榮獲第三屆感動中國的“十大杰出礦工”,牛國強、孫從生獲得河北省勞動模范,張光明獲得河北省國資委第二屆道德模范稱號。
四是發揮創先爭優作用。以“四比四爭”活動為抓手,開展“比境界、爭排頭,帶一流隊伍;比技術,爭作為,建一流崗位;比創新、爭亮點,樹一流形象;比奉獻、爭先進,創一流隊伍”活動,以此進一步加強企業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廣大黨員能夠始終保持先進性、發揮創造性、體現示范性。
五是發揮融入服務作用。以規范運行融入服務機制為抓手,以開展“小陣地、小講臺、小政委”和“好伙伴、好師徒、好工友”活動為載體,使思想政治工作進班組、入宿舍、到崗位,使融入服務無處不在,實現“潤物細無聲”的功效,從而開辟企業班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為推進和諧企業建設,提升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井下高產高效采煤隊
九龍礦在細微處打通職工“心脈”,推進“雙融入雙服務”思想政治法落地生根,匯聚了企業發展的正能量。
一是管控安全思想。積極踐行“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賦予“小政委”安全宣教新職責。如,二采區副區長索蘭彬給職工算好經濟賬、政治賬、家庭賬、社會賬,在班前會上聯通“安全重點人”親屬的電話,有效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意識。
二是強化心理疏導。實施心理疏導運行機制,建立“心靈驛站”。在車間開辟“心理咨詢室”,給職工們解疑釋惑,疏解疙瘩,營養心理,在室內配備了拔罐、按摩、推拿、拳擊沙袋等,讓職工們帶著癥結進去,滿臉舒意出來。開拓區的“心理咨詢室”被職工們稱為思想工作的“時刻便利店”。
三是匯聚高產動能。推行管技人員與職工“1+N”結對制度,開展宣講教育進車間、進班組、進工段、進宿舍、進崗位、進陣地、進家庭、進思想、進理念、進行動“十進”活動,多層次、分眾式、多角度地開展形勢任務宣講,把職工思想和行動凝聚到黨政各項決策部署上來。
四是激發創新活力。完善職工技術創新管理機制,發揮黨員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用,職工技術創新蔚然成風。制修科“劉會君黨員創新工作室”相繼完成了“對輪液壓拆卸機”“葫蘆卡子研制及應用”等7個創新項目,累計創效約100余萬元。
五是推進和諧穩定。聚焦精準幫扶,加大職工救助力度,扎實“暖心”工程基礎;強化源頭治理意識,各單位依托“四聯五訪”工作機制,創新實施“三控一抓”工作法(即盯控重點人員、密控關鍵環節、穩控突發事件;抓實各級信訪穩定職責),及時化解信訪矛盾,維護了企業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