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高
膝關節骨關節炎(KOA)是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與繼發性骨質增生為主的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群。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高,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大,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因此,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早期診治至關重要。
1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常見病因
引起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一)肌肉無力。最新研究證實,股四頭肌虛弱可能引起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二)解剖結構異常。例如膝內翻或者膝外翻導致關節負重面不均衡,一側軟骨破壞,一側軟骨完好;(三)創傷。關節或者關節附近的創傷可能引起膝關節骨關節炎;(四)遺傳因素。一項研究指出,65%膝關節骨關節炎與遺傳有關;(五)肥胖。體重超重特別是超重婦女,患上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
2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何癥狀?
膝關節骨關節炎具有起病緩慢的特點,好發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肥胖女性,通常有勞累史。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初期疼痛表現為陣發性,后期表現為持續性,勞累、夜間尤其嚴重,上下樓梯時疼痛明顯。膝關節活動受限甚至跛行,少數患者可出現交鎖現象或者膝關節積液。關節活動時可出現彈響、摩擦音,部分患者伴有關節腫脹,時間久了可能引起關節畸形。
3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康復訓練及治療
3.1 減重
對于體重過重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減重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減重降低膝關節的負重,減輕關節面的磨損摩擦,緩解關節軟骨退化,達到減輕炎癥水腫的目的。
3.2 康復鍛煉
康復訓練可提高膝關節的功能,促進組織再生,強健骨骼,對緩解膝關節骨關節炎臨床癥狀有幫助。康復訓練時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合理有度,不可超量運動,以免加重炎癥,導致關節退化。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主要目的在于增強股四頭肌肌力。(1)直腿抬高法,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膝關節伸直,踝關節施加負荷,如米袋、沙袋等,叮囑患者直腿抬高患肢,與床面保持15厘米,要求保持5秒鐘,感覺肌肉酸脹后再將腿放下,促進股四頭肌充分休息,然后按照上述要求直接抬高,反復練習,抬高、放下表示1次,1組10次,每天3組。(2)崩腿練習,膝關節盡可能伸直,用力將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繃緊,踝關節盡可能背伸,持續5秒鐘,感覺肌肉酸脹后再放松,繃緊、放松表示1次,1組15次,每天練習3組。2.股四頭肌等張收縮訓練,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膝關節活動范圍,指導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患肢膝關節快速伸直,踝關節背屈5秒鐘,放松膝關節慢慢收回,膝關節充分休息,隨后再按照上述方法反復練習,伸直、回收表示1次,1組15次,每天3組。3.膝關節等速訓練方法,主要包括被動運動與肌力訓練。被動運動利用等速肌力訓練系統對膝關節進行速度60度/秒屈伸極限范圍的等速被動訓練,持續10分鐘。肌力訓練借助多關節等速訓練系統,按照60度/秒標準,對膝關節可動范圍進行等速肌力訓練,10個循環表示1組,每天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分鐘。
3.3 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是膝關節骨關節炎康復治療的常用方法,可采取熱敷、光療、烤電等方式治療,緩解臨床癥狀,達到鎮痛、消炎的目的,可緩解痙攣,延緩疾病進展。
3.4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屬于膝關節骨關節炎的保守療法,常用藥物有抗生素、軟骨保護劑以及非甾體抗炎藥等,患者癥狀不同,選擇的藥物不同。非甾體抗炎藥主要作用在于鎮痛消炎,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但存在一定副作用,需慎重選用。軟骨保護劑作為基礎用藥,可長期服用。抗生素適用于伴有感染癥狀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
3.5 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膝關節骨關節炎選擇保守療法,但如果膝關節功能受損嚴重,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此時需考慮手術療法。目前,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手術方法較多,常用的有截骨畸形矯正術、微創關節鏡清理術、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單髁表面置換術等,具體方案需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