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對于廣大的準媽媽而言,影響心理狀態的不止是肚子里的寶寶,還有繁雜的孕期檢查。確定孕期的檢查時間、檢查項目等,可以大幅降低準媽媽們的擔憂感。一般情況下,在確定已經懷孕之后,就需要盡快開展產前檢查。在建卡之后,準媽媽一般需要進行十三次左右的產檢,每一次的時間和項目,醫院大多數會提前告知。
第一次產檢時間為確定早孕后盡快開始。產檢項目是孕婦的危險因素評估。例如,孕婦的基本健康狀況、是否有慢性病、是否有遺傳疾病、家族病史、既往妊娠及分娩情況等。在第一次產檢中,醫生會為孕婦確定孕周并推算預產期。第二次產檢為懷孕第16周左右。產檢項目包括血壓、體重、尿常規、尿糖和孕中期的唐氏篩查。
第三次產檢為懷孕第20周。檢查項目包括血壓、體重、尿常規、尿糖和B超畸形篩查。
第四次產檢為懷孕第24周。除去一般項目外,還有胎心率、糖耐量檢查、尿常規檢查。
第五次產檢為懷孕第28周。如果孕婦是Rh陰性血,還應該檢查D抗體。
第六次產檢為懷孕第30周。檢查項目包括血壓、體重、宮底高度、胎心率、血尿常規。
第七次產檢為懷孕第32周。檢查項目要加上胎心率和胎位檢查。
第八次產檢為懷孕第34周。檢查項目包括產科B超檢查等。
第九次產檢為懷孕第36周。且從第36周開始,孕婦要每周進行一次產檢,直到分娩。。在孕期內,有哪些情況是孕婦要重點關注的呢?
首先,孕婦在妊娠期內體重會有大幅增加,增加的幅度與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密切相關。如果體重增加幅度過大,容易導致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反之,如果體重增長不足,則可能會導致早產或是胎兒營養缺陷。因此,合理的飲食和營養攝入可以將孕婦的體重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增長范圍,這對于胎兒的生長發育而言意義突出。
其次,胎兒在孕婦體內的活動問題。一般情況下,孕婦在懷孕16周以后就有“胎動”的感覺,而胎動本身有著非常明顯的周期變化,其與胎兒的睡眠清醒周期之間密切相關。一般而言,胎兒睡眠周期從幾分鐘至幾十分鐘不等,且上午胎動均勻,下午胎動較少,晚上胎動又會明顯增加。孕婦每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大約在3~5次,會因為個體體質差異而有不同。孕婦每日在固定時間對胎動進行計數后,如果某日數據和平日數據差異較大,則說明胎兒可能有宮內缺氧問題,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最后,孕晚期的檢查頻率問題。從第28周開始,孕婦往往會經常出現“假宮縮”的情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會讓腹部有明顯變硬、發緊的感覺,這就是假宮縮。假宮縮的發生時間難以進行判定,且持續時間較短,不會導致宮口擴張,本質上是對宮口的一次“提醒”。當然,如果假宮縮頻率較高或是具備明顯規律,甚至伴有陰道流血、腹痛問題時,則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發生意外事件。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在孕期內有一項重要的檢查——唐氏篩查。因為唐氏患兒一般具備嚴重的智力障礙和癡呆問題,很多還會伴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長期照料,唐氏兒童的出生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尤其是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孕婦,更應重視唐氏篩查:(1)高齡孕婦,一般指35歲及以上者;
(2)曾經有過異常胎兒分娩史的孕婦;
(3)不明原因導致的胚胎發育停止;
(4)產前陰道出血;
(5)妊娠早期有用藥史或有害物質接觸史;
(6)家族遺傳病史。
唐氏篩查檢查指數超出正常范圍的孕婦,需要進行羊膜穿刺檢查和絨毛檢查,如果這兩項檢查結果正常,可以排除腹中胎兒唐氏綜合征的可能性。
另外,乙肝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乙肝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排查孕婦是否攜帶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婦,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雙陽性的孕婦,在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中,可將乙肝病毒傳播給胎兒,引起新生兒乙肝病毒感染。“乙肝孕婦”應在分娩后及時采取母嬰阻斷措施,預防新生兒成為“乙肝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