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人們對哮喘的認識不足,很多小兒在發病后,會出現控制不當、反復發作等情況,對他們的學習及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為進一步了解小兒哮喘疾病知識,本文對小兒哮喘疾病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
1何為小兒哮喘
小兒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復發作,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悶、氣促、咳嗽及喘息等。小兒哮喘發作時間一般集中在凌晨或夜間,呼吸道癥狀的嚴重程度會隨著時間及病情的嚴重程度而不斷發生變化,并且還會伴有呼吸氣流受限等情況。
2小兒哮喘發病機理
小兒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包括炎性細胞、氣道結構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可導致易感個體氣道高反應性,當接觸物理、化學、生物等刺激因素時,發生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從而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有多數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可自行緩解。
3小兒哮喘臨床表現
(1)患兒常表現為咳嗽、喘息、胸悶及氣促等非特異性呼吸道癥狀。呼吸道癥狀具有以下特征:誘因多樣性,常有變應原暴露、上呼吸道感染及劇烈運動等誘因;反復發作性,當遇到誘因時突然發作或呈發作性加重;時間節律性,常在凌晨及夜間發作;季節性,常在換季時或秋冬季節發作或加重;可逆性,平喘藥通常有助于緩解臨床癥狀,有明顯的緩解期。(2)患兒多有變應性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3)患兒哮喘發作時最常見呼氣相哮鳴音等異常體征。
4小兒哮喘發病原因
4.1 遺傳因素
2008年發表的《小兒哮喘與家族哮喘的關系》一文中提出,哮喘患者的親屬患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哮喘,其子女患有哮喘的概率高達60%~70%,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哮喘,其子女患有哮喘的概率也能達到20%~30%。
4.2 塵螨、霉菌、花粉等
超過80%的小兒哮喘屬于過敏性哮喘。塵螨是我國引起哮喘發作的主要變應原之一。另外,棉花纖維、家禽羽毛、動物皮毛、羊毛地毯及棉花纖維也容易誘發氣道過敏性炎癥,引起小兒哮喘發作。霉菌過敏以6~9月為發病高峰期,花粉過敏以春季多見,可誘發小兒過敏性鼻炎,甚至哮喘急性發作。
4.3 感染問題
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感染可誘發哮喘,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氣道過敏性炎癥而誘發哮喘發作的主要因素。病毒感染與兒童形成慢性氣道炎癥和繼發哮喘的過程中具有協同作用,嬰幼兒期病毒感染與持續性喘息和哮喘有直接關系,直接關系到呼吸道感染的嚴重程度。因此,在疾病發病的早期階段,需要控制患兒的感染癥狀,以減輕病毒感染程度,降低病毒感染次數。
4.4 氣候因素
哮喘在四季均可發病,尤以秋冬季節發病率高。另外,哮喘發作還受晝夜溫差大等因素影響。小兒體質較弱,無法快速適應天氣變化,進而誘發哮喘。
5小兒哮喘三大誤區
第一,哮喘作為兒童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病情也會隨之緩解。真相是:哮喘在任何年齡段均可能發病的可能性,包括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在3歲之前發病率高達50%,若發病后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將進展為慢阻肺疾病。第二,哮喘患兒不可參加體育活動。真相是:當哮喘得到控制后,患兒可參加體育活動。運動是引發哮喘的主要原因,在患病后應堅持規范的治療方法,并科學引導患兒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去。第三,在哮喘治療中只有使用高劑量激素才能控制。真相是:哮喘在治療期間可使用低劑量激素進行控制。之所以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高劑量激素效果更好,是因為高劑量激素可用于哮喘發作期,當哮喘發作得到控制之后,未出現急性發作時,則可更換為低劑量激素。
6哮喘能根治嗎?
哮喘作為危害小兒身體健康的一類重要疾病,其治療方法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哮喘預后與患兒的病情輕重、年齡、病程長短、治療方法是否適當、家族過敏史有直接關系。有很大一部分患兒在進入到青春期后,哮喘癥狀會明顯緩解,發病次數明顯減少或不發。通過對500名哮喘患兒進行隨訪發現,有41%的患兒無明顯臨床癥狀,有53%的患兒會偶爾發作,有5%~6%的患兒需要繼續接受治療。但是有少部分患兒在進入青春期之后仍然存在一定的發病概率,甚至遷延到成年時期。因此,在哮喘治療中,家長應找專業的醫生對患兒進行檢查和治療,以便患兒能夠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應給患兒提供較多參與保健體操及游泳鍛煉的機會,增強患兒體質;應防止接觸過敏原,以降低患兒哮喘疾病發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