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璐
水是生命之源。但對于腎功能衰竭患者來說,喝水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在透析期間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水的攝入量,避免造成體重的過快增長。外周水腫常伴隨內臟水腫,肝臟和腸道水腫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進而造成患者營養不良。腸道水腫還會導致腸壁通透性增加,從而腸道菌群會釋放進入血液,造成炎癥感染狀態。不僅如此,血管反復擴張收縮會加速血管硬化速度,大大增加心腦血管并發癥風險,縮短透析患者的預期生存時間。因此,透析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飲水量,否則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和腎功能損傷,嚴重時會導致心腦血管并發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如何控制飲水量。
1血液透析患者如何控制飲水量
日常進食的幾乎所有食物都是含水的,很多患者不知不覺就攝入了大量水分。65歲以下患者,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要超過干體重的3%~5%,65歲以上老年患者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能超過干體重的3%。我們每天從外界攝入人體的水分和代謝產生及排出的水分,是控制水分的關鍵。水的出量包括:呼吸、體溫散熱等無感蒸發及出汗排出的水分,加上由糞便排出的水分與尿液排出的水分合計1500 ml~3000 ml;水的攝入量包括從食物中攝入的水分、身體內細胞代謝產生的水合計1000 ml~1300 ml加上飲水量。每日出入水量是大致平衡的,不同的是每個人的尿量與飲水量。正常人飲用過多的水分可以被腎臟排出來,但腎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無尿或少尿就會在體內蓄積。因此,透析患者飲水量應與排尿量大致平衡,無尿患者每天攝入水分不應該超過1000 ml,其中包括從食物中攝取的水,例如:水果、湯、粥、牛奶、各種飲品、服藥用水、中藥湯劑等。嚴格控制水的攝入量,無尿患者的攝取量為15 ml/(kg.d)。按15 ml/(kg.d)的標準計算飲水量,在一天當中如何分配呢?以體重為60 kg的患者計算,每日飲水量為15 ml*60=900 ml,將這900 ml的飲水量進行分配,則早中晚各攝入150 ml的水即可,不能超出這個范圍。如果患者因某種原因出汗過多,則可適當增加飲水量100 ml~200 ml。
限制鈉的攝入,這點是容量控制的重中之重。高鈉飲食會引起血液鈉濃度偏高,刺激大腦讓人感覺口渴想喝水,我們日常吃的大部分食物中都是含鈉的,味精、醬油、咸菜、燒鵝、叉燒、臘肉等鈉含量豐富,盡量不要食用。另外,還需控制血糖,高血糖也會引起口渴,糖尿病患者日常應積極接受治療,將血糖控制在適當范圍。口渴的時候,可以用涼水漱口,含化冰塊,咀嚼口香糖,含塊檸檬,吃一顆酸梅子。如果天氣寒冷,可以飲用偏熱的水,這些都會刺激口腔,減少飲水量。要養成每日稱重的習慣,隨時調整飲水量。將家中的杯子換成較小容量并且帶有刻度的,最好用吸管飲水。平常不要飲用茶、咖啡、碳酸飲料、高糖飲料,盡量不要喝粥和湯。轉移注意力,繁忙的生活會分散患者對水及食物的注意力。要養成規律健身的習慣,健身能增加呼吸道及皮膚水分的蒸發量及汗液的排出量,減少體內的水量。
2血液透析患者飲食護理
2.1 血液透析者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血液透析可丟失一定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同時有促進蛋白異化作用,造成負氮平衡。因此,血液透析患者應比保守療法患者攝取更多的蛋白質。蛋白攝入量以1.2 g/(kg·d)較合適。如果患者蛋白質攝入量只有1.0 g/(kg·d),營養不良將持續存在。在質的方面,必須注意蛋白質的優質化,80%應給予優質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魚等動物蛋白,這樣的優質蛋白比植物蛋白中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合成人體蛋白質的利用率高,產生代謝廢物(如尿素)少。
2.2 血液透析者應控制含鉀食物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特別注意食物中的鉀。1.避免高鉀食物,蔬菜、水果、堅果、薯類、蘑菇、可可、巧克力、速溶咖啡等含鉀高,需特別注意。2.降低食物中的鉀含量,可通過浸泡、煮沸、超低溫冷藏等方法除去食物中的鉀。3.及時監測血鉀濃度,并根據尿量隨時調整鉀的攝入量,以避免血鉀過高或過低。
3總結
血液透析者還應該盡可能每個月請醫生評估干體重是否合宜。倘若透析完的體重低于干體重,即脫水太多,會有頭暈、無力、聲音嘶啞、耳鳴等癥狀。若有脫水不足時,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一段時間后,而導致心臟肥大等癥狀。總之,患者體液平衡的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應當掌握好相關知識,醫生不僅僅要告知患者飲水過多的危害,還要讓透析患者清楚自己攝水量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