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維 姜金鐘 楊寶剛 馬靜 苑樹高


摘要:目的:心肺運動試驗在高血壓運動康復處方制定中的應用研究。方法:選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根據治療方案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心肺運動試驗并制定個體化運動康復處方治療。對比兩組血壓水平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實驗組SBP、DBP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86.67%,P均<0.05。結論:運用心肺運動試驗在高血壓運動康復處方制定中,能夠提升治療療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
關鍵詞:高血壓;心肺運動試驗;運動康復處方制定
高血壓并發癥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經濟造成很大負擔。高血壓的治療及預防對于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主要有運動、藥物治療?;颊咝枰K身服用藥物,但長期服用藥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運動康復對心血管功能有較好效果,還可降低藥物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因此現運動療法已經逐漸運用到高血壓的臨床治療與康復中。心肺運動試驗能夠對于患者心肺功能儲備、運動反應、功能受損程度進行全面且客觀的檢測[1~2]。本研究旨在觀察心肺運動試驗在高血壓運動康復處方制定中的應用價值?,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根據治療方案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8.04±4.22)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8±2.64)年。實驗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58.69±4.30)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2±2.71)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符合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降壓、控制飲食等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心肺運動試驗,并制定個體化的運動康復處方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運用心肺運動測試系統,應用代謝模擬器,在定標之后對患者進行監測。在檢測前需要進行多流速的氣流定標,并對二氧化碳、氧氣濃度的高低進行兩點式系統定標,輔助患者取仰臥位,然后對其進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再讓患者取坐位,靜坐20 min后量取血壓,然后對患者進行靜態肺功能檢查?;颊咴诠β首孕熊嚿线M行癥狀限制性運動,協助患者佩戴儀器,先在自行車上靜坐3 min,然后以60 r/min的速度,持續運動3 min,根據患者性別、年齡等綜合因素,對自行車功率進行設置,在運動結束后需記錄5~10 min恢復期靜坐狀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血壓變化情況,包括收縮壓、舒張壓。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分為非常有效、有效、較有效和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描述,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率描述,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SBP、DBP均較治療前降低,且實驗組SBP、DBP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的主要特征為體循環動脈升高,可致患者出現器質性損傷。高血壓在臨床屬于高發慢性疾病,能夠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與患者年齡、生活習慣、環境、遺傳、精神狀態等有一定的關系。心肺運動試驗是一項無創傷、全面性評估人體的多功能系統檢測技術,有客觀、連續、定量、重復等特點。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實驗組SBP、DBP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運用心肺運動試驗在高血壓運動康復處方制定中,能夠提升治療的療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鑫垚,張權宇,張劍,等.心肺運動試驗在不穩定性心絞痛與心肌梗死患者心臟康復中應用特點[J].臨床軍醫雜志,2020,48(11):127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