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麗莉

摘要:目的:探討顱腦損傷患者分別運用高壓氧聯合神經外科治療以及單純神經外科治療的效果。方法:抽選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顱腦損傷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接受單純神經外科治療;觀察組接受高壓氧聯合神經外科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治療后GCS分數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GCS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清醒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針對顱腦損傷患者實施高壓氧聯合神經外科治療效果良好,可顯著改善患者昏迷狀態。
關鍵詞:顱腦損傷;高壓氧;神經外科;格拉斯哥昏迷指數
當前臨床治療顱腦損傷,特別是重癥患者,常用方案是外科開顱手術。盡管外科手術效果良好,但是同時也存在較大風險,若手術中患者出現腦部嚴重缺氧,將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嚴重后遺癥,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死亡[1]。為改善單純神經外科治療現狀,本研究選取70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高壓氧聯合神經外科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顱腦損傷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38.71±2.63)歲。觀察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39.71±2.41)歲。組間基線資料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規治療干預,內容包括開顱手術、降低顱內壓、抗感染等。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同時加用高壓氧療法:在手術和住院1周后實施高壓氧治療,治療壓力為0.2 Mpa,采用99%純氧,連續升氧25 min,調整高壓氧艙內氧濃度80%以內,持續治40 min進行換氣,之后20 min減壓,共85 min[2]。
1.3 觀察指標
參考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價患者昏迷情況,主要涉及睜眼(1~4分)、語言(1~5分)、運動(1~6分)3個方面,總評分范圍是3~15分,評分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深。統計兩組患者的清醒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8.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用(±s)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治療后GCS分數均顯著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GCS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清醒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顱腦損傷會導致患者顱內壓升高,細胞腫脹、水腫,引發腦組織缺氧、缺血等癥狀,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單純的神經外科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在腦組織缺氧、水腫方面難以發揮有明顯療效,進而使得最終療效欠理想。高壓氧療法對于缺氧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在預防腦水腫、促進腦組織功能恢復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神經外科治療,觀察組采用高壓氧聯合神經外科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GCS分數均顯著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GCS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清醒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考慮原因在于患者接受早期治療時,選擇高壓氧與神經外科的聯合治療方案進行干預,在縮減患者清醒所需時間的同時,減少患者住院時間,降低重型顱腦損傷造成的致殘、致死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降低患者顱內壓的同時改善患者腦水腫程度。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顱腦損傷患者實施高壓氧聯合神經外科治療效果良好,患者治療后昏迷情況顯著改善,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杰,師亞玲,黃衛東,等.高壓氧治療改善大鼠顱腦損傷后神經功能障礙的效果及機制研究[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1,28(2):224-228.
[2]張曉慶.分步控制性減壓術聯合高壓氧對顱腦外傷患者神經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9):9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