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樂寶
摘要:目的:對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的136例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手術方式不同分成參照組68例、實驗組68例,分別采取開腹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手術療效。結果:實驗組手術時間長于參照組,但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急性膽囊炎的手術治療中,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比開腹膽囊切除術的效果更優。
關鍵詞:老年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膽囊切除術
急性膽囊炎在老年群體中很常見,老年患者通常表現為不典型、非特異性癥狀,因此手術治療的需求更大。目前急性膽囊炎常用的術式有開腹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本研究對比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136例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手術方式不同分成參照組68例、實驗組68例。參照組61~87歲,平均(70.11±1.36)歲;男36例,女32例。實驗組62~88歲,平均(70.15±1.34)歲;男38例,女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曉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2 手術方法
1.2.1 參照組
行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取右肋緣下斜切口,探查腹腔,切開膽囊壁減壓,剪開膽囊三角區上腹膜,鈍性分離,切斷膽囊管摘除膽囊,術后放置引流管,并縫合切口。
1.2.2 實驗組
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1)手術位確立: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先取仰臥位,建立氣腹后,調整為頭高足低位,并向左側傾斜15°。(2)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氣管插管。(3)消毒、鋪巾:消毒鉗、消毒碗碘伏棉球消毒,依次完成鋪單。(4)腹壁戳孔位置:手術開始首先要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了解肝臟位置高低后,再于劍突下鐮狀韌帶的右側作垂直或稍低于肝臟下緣的戳孔,劍突下戳孔與右鎖骨中線戳孔相距10 cm左右,鎖骨中線和腋前線肋緣下戳孔應稍低于肝臟下緣,腹腔注入二氧化碳氣體,提供一個良好的操作空間。(5)膽囊切除:通過屏幕利用器械切除膽囊,然后從創口將膽囊從腹腔取出,排凈腹腔內二氧化碳氣體,最后縫合創口,并做無菌輔料覆蓋處理。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23.0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手術時間長于參照組,但術后排氣時間、術后排便時間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是由膽囊管阻塞或細菌侵襲引起的膽囊炎癥。急性膽囊炎的典型癥狀表現為右上腹陣發性絞痛,有明顯觸痛[1]。隨著老齡化加劇以及生活方式改變,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低下,對痛覺的反應遲鈍,及時就診率較低,急性重癥率較高,病情發展快,很容易發生膽囊穿孔,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影響。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手術治療效果更佳,須遵循簡單有效的手術原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針對性差、創傷大、傷口愈合慢、易出現并發癥,患者痛苦大、術后恢復不良。自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發展以來,迅速為外科醫師及病患所接受,成為了膽囊切除術的金標準。本研究中,實驗組手術時間長于參照組,但術后排氣時間、術后排便時間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著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無可比擬的優勢,可以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復。
參考文獻
[1]祝敬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