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摘要:目的:分析射頻閉合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長期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45例(行傳統(tǒng)手術治療)、試驗組45例(行射頻閉合術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出院時經評估,兩組患者VCSS評分均達到基線水平,P>0.05;經過12個月隨訪,試驗組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VCSS評分更低,P<0.05。結論:射頻閉合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效果確切,可實現長期高效治療的目標。
關鍵詞:下肢靜脈曲張;射頻閉合術;傳統(tǒng)手術
下肢靜脈曲張是血管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大隱靜脈發(fā)生曲張是最常見的。臨床下肢靜脈曲張常見于中老年患者,部分見于長久站立者,早期多無特殊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出現小腿酸脹不適、踝部水腫等癥狀,病情嚴重者引起血栓性淺靜脈炎[1]。目前臨床治療采取手術治療,但手術手段多樣,哪種更有效有待考察。本研究主要分析射頻閉合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長期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45例、試驗組45例。對照組年齡45~70歲,平均(57.52±3.66)歲;男28例,女17例。試驗組年齡46~70歲,平均(58.01±3.59)歲;男27例,女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納入標準:依據超聲檢查確診;無先天性疾病;精神意識正常可溝通;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重癥器質性疾病者;排除終末期疾病者;無法獨立溝通、既往史有精神疾病者。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tǒng)手術(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試驗組行射頻閉合術。調整患者體位,取平臥位,向外旋術側肢體,消毒鋪巾。位于膝蓋內側走行較平直的大隱靜脈主干利用超聲定位,局部金馬,穿刺針選取21G,超聲引導下完成穿刺,若穿刺困難,切開游離,通過直視完成穿刺,待成功后,血管鞘導入,并在超聲引導下完成射頻導管輸送,直至距大隱靜脈2 cm的位置,另操作期間,靜脈迂曲導管送至艱難,導絲用V-18,定位病變部位,將導管送至預定部位。其尖端位置用超聲定位,將其置于隱股靜脈距交匯2 cm的位置,導管妥善固定。患者體位更改為頭低腳高位,將大隱靜脈主干血液排空,借助于超聲引導,順著大隱靜脈主干方向,腫脹麻醉液注射,復查導管與皮膚之間的全程距離,以1 cm以上為準,麻醉注射完畢,再次對射頻導管頭端利用超聲定位,待滿意,射頻治療開始,待2次匯入部射頻閉合結束,按照導管標記,將其逐步撤離同時開展節(jié)段性比和治療,指導穿刺點。導管撤離之后,加壓止血。
1.3 觀察指標
術后隨訪12個月,于出院時及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采用靜脈臨床嚴重程度評分(VCSS)評價療效,共10個項目,每項0~3分,分值越高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資料數據,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出院時經評估,兩組患者VCSS評分均達到基線水平,P>0.05;經過12個月隨訪,試驗組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VCSS評分更低,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醫(yī)療設備、技術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促使臨床整體治療水平提高,特別是下肢靜脈曲張,該課題已經得到了解決。下肢靜脈曲張患者較多,治療方法不一,而傳統(tǒng)高位結扎剝脫術成為以往治療的主要模式,但是因外科手術治療對患者軀體、心理的損傷,造成患者不愿接受治療現實的問題。但是因時代的改變,微創(chuàng)手術出現于臨床,經過微創(chuàng)手術引進,靜脈曲張治療方案也逐漸多樣化,特別是射頻治療已經得到了臨床和患者的認可。
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時經評估,兩組患者VCSS評分均達到基線水平,P>0.05;經過12個月隨訪,試驗組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VCSS評分更低,P<0.05。相比傳統(tǒng)手術治療法,微創(chuàng)射頻閉合術治療更具有優(yōu)勢,分別為:(1)無需組織切開尋找靜脈,創(chuàng)口小、美觀對患者靜脈損傷小,易被病患接受,最大限度減少了患者的痛苦;(2)射頻閉合術借助現代計算機操控,對靜脈血管內壁進行射頻,使其內膜和膠原纖維受到熱能作用產生熱凝固,進而逐漸產生質變,最終形成血管永久性的閉合;(3)射頻治療局麻下完成,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速,最大程度控制術后血栓的同時,射頻閉合術于治療期間一旦射頻溫度或者電阻出現異常現象,儀器會立即關閉程度,有效提高了手術安全性。可是再好的治療手段仍然存在弊端,如射頻閉合術治療存在限制性條件,操作時溫度達至85℃、穿透力小均為閉合術實施的前提。不過射頻閉合術治療效果擁有長久性效果,且手術處于微創(chuàng),故術后恢復快。
綜上所述,針對下肢靜脈曲張病患治療,射頻閉合術簡便、高效,且具有高安全性,有效實現長期高效治療的目標,臨床治療價值高。
參考文獻
[1]李涵泊,王彬,許永楷,等.腔內射頻閉合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臨床療效[J].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2020,6(4):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