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無情人有情,危難關頭顯擔當。7月下旬,一場特大暴雨突襲新鄉,多項降雨指標突破歷史極值。當地持續性強降水讓新鄉成為一片澤國,鳳泉區成為重災區。雨情急,汛情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巨大威脅,防汛抗洪救災任務十分艱巨。鳳泉區審計局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迅速響應,發揮審計人敢干、肯干、會干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防汛抗洪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未雨綢繆 防患于未然
高度重視,扛穩政治責任。面對持續性強降雨,鳳泉區審計局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實時關注降雨情況。局長林琳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立由局長帶隊的應急隊伍。提前采購雨衣、皮靴、手電筒等防汛物資,要求應急人員在單位隨時待命,在單位統一食宿,保證可以“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切實壓緊壓實防汛抗洪工作責任。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普及防汛知識,向干部職工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提高干部職工防范意識。及時排除辦公區各類安全隱患,確保干部職工人身安全不受威脅。
暴雨無情 人間有愛
7月22日,鳳泉區發布了“沖鋒在前、迅速行動、全力打贏防汛救災保衛戰”的倡議書,號召全體干部職工聞“汛”而動,向險而行。由于城區內澇嚴重,多個小區被洪水圍困。這次洪災雖然比想象中來得還要兇猛,但好在還有許多挺身而出的英雄,其中就有審計局工作人員童珂。化纖廠生活區是這次洪災的重災區,由于地勢低洼,水位迅速上漲,面對洶涌的洪水,童珂知難而上,逆水而行,他等不及組織的征召,便奮不顧身地跳進齊腰深的洪水中,在湍急的水流中拖著皮劃艇來來回回數次,將數名被困群眾從危險中解救出來,直到耗盡最后一點力氣,他顧不上吃飯就返回單位繼續堅守崗位了。
舍小家為大家 堅守初心與使命
大災大難見初心,風雨來時顯擔當。7月22日,洪水倒灌入鳳泉區城區,劉新靈與高軼家住尚介和楊九屯,由于地勢低洼,洪水短時間內快速上漲,很快將一樓的家具家電淹沒,她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被洪水沖得七零八落,一樓全部被毀。此時,家門口的水深已有一人多高,形勢非常危急。在停水停電、食物短缺的情況下她們在家堅持了一天,7月23日通過自救安全轉移。她們上午剛剛脫離危險,下午還沒來得及從驚魂未定中平復情緒,匆忙安置好老人孩子,不等組織的號召,就自覺加入救災隊伍,幫忙搬運物資、溝通協調、現場指導。尤其是高軼,一直在救災一線忙到凌晨4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臨時住所。
7月23日,家在輝縣的高雪梅,在得知鳳泉區的災情后,拋下兩個年幼的孩子,義無反顧地驅車來到鳳泉區做起了志愿者。受暴雨影響,路面的積水已經淹沒膝蓋,平時半個小時的車程,這次兜兜轉轉硬是走了一個多小時,事后她回想那段涉水路面還是心有余悸。在物資搬運點,這位平時擰瓶蓋都費勁的女同志,搬起成箱的礦泉水卻毫不含糊。從7月底到8月初,這位瘦弱的女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一連做了十余天志愿者,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覺悟與擔當。
審計局干部職工舍小家為大家,即使他們損失慘重、流離失所、生命財產安全受到重大威脅,他們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自發成立志愿小組,轉身投入到全區救災隊伍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審計干部的初心與使命。
統籌協調 籌集物資
一呼百應,召集募捐。自洪災暴發以來,張桂香和白玲燕就始終心系受災群眾,與受災群眾同命運、共呼吸,她們借助小區業主群,召集大家為安置點群眾募捐被子、食物等,為救援隊收集短袖T恤、鞋子等急需的物資。從7月23日起,張桂香和白玲燕就自覺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搬運物資、裝沙袋、提供安置信息、建立災民救助群,等等。白玲燕顧不上家里兩個年幼的孩子,也沒來得及去受災嚴重的輝縣老家看一眼。她還積極對接捐贈人,親自跟車送到物資捐贈點,確保捐贈物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給外地救援隊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張桂香和白玲燕用實際行動樹立了新鄉人的良好形象。
巾幗本色 抗洪擔當
暴雨肆虐新鄉,河水決堤,整個城市面臨著生死考驗。張桂香和張素娟顧不上自己家里灌滿水的地下室,投入到抗洪隊伍中,迅速奔赴牧野湖、彩虹橋等抗洪一線,幫助裝沙袋、裝卸抗洪物資。在市區居住的暢新莉時刻關注著鳳泉區的災情,由于降雨導致交通中斷,一時間心急如焚,在得知繞道可以到達鳳泉時,她拖著生病的身體,主動承擔值班任務,迅速到達鳳泉區開展志愿服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搬運物資、溝通協調等。她們不怕辛苦、不怕犧牲,始終堅守在抗洪救災一線,凸顯了鳳泉審計的巾幗本色。
關鍵時刻凸顯青年擔當
為確保通信暢通,對突發情況及時做出反應,鳳泉區審計局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面對任務多、人員少的情況,童珂和尚恒彪作為單位僅有的兩名男性,他們克服自身困難,自覺承擔起了夜晚值班任務。7月21日夜晚,強降雨指標突破歷史極值,單位大院的水位逐漸漫過第三級臺階,水位究竟能升到什么位置,誰的心里都沒底。即使辦公樓屬于危房,他們也沒有臨陣脫逃,而是仔細檢查線路,排查安全隱患。那天夜晚,兩個小伙子僅靠兩個面包熬過了一個夜晚,作為應急隊伍成員,在單位時刻等待著組織的召喚。
志愿服務 接續奮戰
自洪災暴發以來,鳳泉區審計局局長林琳始終牽掛著鳳泉的災情,連日來,她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奮戰在志愿服務一線,發揚吃苦耐勞和連續作戰的精神,日夜堅守,沖鋒在前。為了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災工作,林琳帶隊在單位統一食宿,女同志舍小家為大家,放下家里年幼的孩子,也不顧被洪水浸泡的家園,毅然投入救災工作,危難時刻,盡顯審計人的責任與擔當。
天災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一車接著一車運到了各個物資接收點。7月23日,鳳泉區審計局的干部職工知道當前急需大量志愿者幫助裝卸救災物資后,微信群里一聲倡議,自覺放棄休息時間,半個小時大家便集中在了一起,到各個需要幫助的接收點提供志愿服務。
7月26日,全體干部職工接受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到指定的物資接收點開展志愿服務。降水雖然停止,但是救災工作尚未結束,為了最大程度地幫助受災群眾,全體干部職工實行8小時輪班制,除了在單位正常開展工作外,還要在物資捐贈點全力以赴、夜以繼日地轉運物資。
不管是在月黑風高的夜晚,還是酷熱難耐的白天,志愿服務現場都少不了審計人員的身影,裝卸物資、做記錄,他們一天不間斷工作8個小時、12個小時,甚至更久。多名干部職工一星期都沒見到家人,充分踐行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守望相助 攜手共渡難關
災后重建,刻不容緩。7月27日,城區洪水逐漸退去,但災后重建任務依然艱巨。為了避免大災之后有大疫,鳳泉區審計局迅速調整工作重點,安排人員對辦公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并及時與分包社區和庭院進行對接,協助社區人員清理垃圾、消殺路面。認真詢問社區受災情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用實際行動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積極發揮審計監督職能 為抗洪救災工作保駕護航
為確保救災資金和捐贈款物能夠發揮最大效益,同時為開展防汛資金和捐贈款物跟蹤審計奠定基礎,鳳泉區審計局立足審計職能,抽派人員進駐物資捐贈點,既負責搬運物資,又負責監督捐贈物資的收發管理情況。由于任務艱巨,一天之內要接收百余輛車的捐贈物資,審計人員甚至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有的同志一連數天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
審計人員及時指出物資接收、分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改,對有關部門在接受捐贈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同時協助現場工作人員認真核實接收物資的數量、種類,并做好現場記錄,杜絕侵占挪用現象。審計人員不分晝夜的堅守,為抗洪救災工作貢獻了審計力量,確保了防汛救災物資收發規范有序,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在這場防汛抗洪保衛戰中,鳳泉審計人發揚志愿精神,眾志成城,舍小家為大家,上下齊心、守望相助,用自己的愛心、真情和擔當共同譜寫了一曲嘹亮的抗洪救災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