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細節護理的臨床價值及對降低復發率的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接受護理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抽簽法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細節護理,分析兩組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復發率以及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實驗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采取細節護理可以提高治療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和復發率,緩解患者負性心理,提高生活質量水平,安全性較高,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細節護理;臨床價值;復發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胰管以及膽管病引起的急性出血。近年該病發病率呈現增長趨勢,臨床表現為嘔血、黑便、血便等,臨床一般根據失血量的多少分為大量出血(出血量在數小時內達1000 ml并伴有急性周圍循環衰竭)、顯性出血(嘔血或解柏油樣黑便,不伴急性周圍循環衰竭)和隱性出血(大便隱血試驗陽性)三種出血類型。急性上消化道發病時間急,隨著病情發展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并對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極大影響,降低患者生活水平。對于該病需要及時治療,避免患者出現頻繁的便血和吐血現象,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1~2]。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需要加大臨床護理水平,有文獻證實細節護理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提高治療效果,有效降低二次出血、貧血等不良癥狀,還能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對降低復發率具有積極的影響[3]。為了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細節護理的臨床價值及對降低復發率的作用,選擇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比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我院消化內科進行診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抽簽法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40.26±3.46)歲;大量出血6例,顯性出血28例,隱性出血16例。實驗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40.65±3.64)歲;大量出血4例,顯性出血32例,隱性出血14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可以進行簡單書寫和流暢表達;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排除標準:在其他醫院接受過類似研究;存在精神和嚴重的心理障礙,意識不清晰,無法正常的交流;不配合研究,不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存在合并性消化疾病;沒有全程參與研究,中途退出。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的護理,內容如下:定期的進行病房巡查,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等;進行健康宣教,講解護理注意事項和疾病知識;建立靜脈通道,進行用藥指導,告知患者用藥劑量、藥物用法;進行飲食指導,多吃容易消化的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針對監測中出現休克、心律失常等異常,及時上報醫生并采取應對措施[4]。
1.2.2 實驗組
實施細節護理,內容如下:(1)成立細節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和護士長組成,護士長擔任小組長并對組內成員展開細節護理培訓,包括用藥護理、實訓護理、操作規范等,提高其護理水平[5]。(2)病情評估,對患者的病情展開細致化評估,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如血壓、心率等,結合患者的實際出血情況,判斷出血部位,并掌握出血的頻次,調整患者的體位姿勢,取臥位,可以進行高抬腿來改善血流和腦部供血系統。(3)心理護理,患者發病后心理會出現變化,護理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緒,加強溝通,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展開心理護理,安慰患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講解治愈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從而達到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的目的,提高依從性和治療效果[6]。(3)用藥指導,用藥前了解患者有無過敏史,按照醫囑合理搭配藥物,結合患者的病情及時的調整用藥方案,并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4)生活護理,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流質食物,保證充足的營養;保持干凈整潔的病房環境,讓患者從內心得到安慰。(5)行為指導,放松患者的肌肉,可以進行適量的活動,如翻身等,還可以通過播放音樂來保持患者的心態,提升身體和心理舒適度[7]。
1.3 療效判定標準
(1)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顯效:生命體征平穩,無不良反應,心理狀態良好;有效:生命體征逐漸平穩,無不良反應,心理狀態正常;無效:病情加重,出現不良反應,心理狀態不穩定。(2)分析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二次出血、貧血、休克等。(3)復發率,護理干預后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觀察復發情況,并進行記錄。(4)分析護理前后兩組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以及生活質量評估表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心理狀態評分越高說明焦慮、抑郁越嚴重,高于50分說明存在心理問題,低于50分說明沒有焦慮、抑郁問題;生活質量評分總分為100分,越高說明生活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版軟件進行統學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實驗組顯效25例,有效24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有18例,有效20例,無效12例。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8%(4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38/50)(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中二次出血1例,休克1例;對照組中二次出血6例,休克3例,貧血2例。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2/50)低于對照組的22%(11/50)(P<0.05)。
2.3 兩組復發率比較
實驗組中復發1例,未復發49例;對照組中復發10例,未復發40例。實驗組的復發率2%(1/50)低于對照組的20%(10/50)(P<0.05)。
2.4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實驗組的焦慮、抑郁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68.26±10.26)分、(71.13±9.52)分、(75.41±8.65)分,對照組分別為(68.88±10.18)分、(70.98±10.03)分、(74.25±9.14)分;干預后實驗組的焦慮、抑郁、生活質量評分為(42.58±5.26)分、(46.17±6.28)分、(94.24±8.45)分,對照組分別為(49.47±5.46)分、(52.14±7.31)分、(86.47±6.87)分。兩組干預前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由于該病發病速度快,病情很難判斷,容易對患者造成生命危險。臨床中常用藥物止血和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在治療中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因此需要進行護理干預[4]。細節護理是全面的綜合性細節干預措施,通過成立專門的細節小組,開展病情評估、用藥指導、心理護理以及生活護理等全方面的細節護理,提高了護理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在一定程度上還減少復發率,對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8~9]。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干預后實驗組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評分都優于對照組,說明細節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不良癥狀和復發率,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10]。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有效率,減少二次出血、休克等不良反應,降低復發率,并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水平,還能預防疾病的復發,應用價值較高,有利于患者的身心發展,加快康復。
參考文獻
[1]武健.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20.
[2]鐘云.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2):123-124.
[3]馬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急救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4):263-264.
[4]高曉平.臨床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21):265,267.
[5]王為霞,王曉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臨床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6):140-141.
[6]姜安琪兒.細節護理在門診急診胃鏡下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QOL評分的影響[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335-336.
[7]呂春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細節護理的臨床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6):697-699.
[8]謝海龍,霍冬艷,孫革新,等.研究綜合護理干預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及預后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228-229..
[9]喻學娜.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內鏡治療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20,33(2):178-179.
[10]張彩紅.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