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正飛
摘要:脊髓損傷是由于受到外力導致脊柱發生變形或者斷裂。脊髓受大腦神經支配,也是運動神經傳導通路,脊髓損傷會造成患者不同程度截癱,對患者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由于脊髓損傷后神經功能恢復時間較長,所以患者對脊髓損傷恢復持有消極態度。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近年來脊髓損傷康復護理取得了較大進展,可以促進患者康復效果。本研究主要對脊髓損傷的康復護理開展探討。
關鍵詞:脊髓損傷;康復護理;功能鍛煉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是效率較快的方法之一[1],SCI主要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康復效果。近年來脊髓損傷的康復護理在臨床上發展較快,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康復方法,且取得了較好的實際效果。
1初期鍛煉
脊髓損傷患者心理康復指導十分重要,調整好患者心態,可以提升康復效率,克服心理焦慮才能更積極配合治療。對截癱患者而言,易出現焦躁和恐懼等不良情緒,應該根據患者性格特點,選擇不同康復方式,積極幫助患者進行康復,對患者多進行鼓勵,增加治療信心。
一般初期鍛煉適用于臥床期患者,在康復訓練開始之前需要檢查患者的肌力,在SCI早期,癱瘓肢體軟弱無力,可以通過外力刺激改善肌肉萎縮狀態,通過按摩四肢防止肌肉萎縮,增強肌力鍛煉?;颊呖稍诖采线M行鍛煉,通過翻身訓練能讓患者更快適應身體狀態,上肢訓練和床上體操等都有助于患者恢復[2]。
2恢復期康復護理
2.1 循環系統康復護理
應定期測量大小腿的直徑,在恢復期最好每周測量一次,若患者單側肢體腫脹出現血栓時,需要防止栓子脫落。下肢水腫時應該盡量減少活動,康復訓練計劃應做出調整,劇烈運動可能會導致靜脈栓子脫落,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困難,伴有粉紅色痰,有可能是肺栓塞,應該加強觀察,并及時處理。
2.2 呼吸系統的康復護理
脊髓損傷后呼吸中樞會受到一定影響,容易出現呼吸不暢,尤其是一些截癱患者在康復后,會出現呼吸急促等癥狀。且由于截癱患者長期臥床,咳嗽反射減輕,呼吸道分泌物無法完全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2.2 幫助患者呼吸功能訓練
鍛煉患者呼吸功能方法較多,可使用吹氣球法或者深呼吸法,患者在進行吸氣訓練時,能幫助患者調整呼吸節奏,鍛煉膈肌功能。康復人員可以在患者呼氣時對腹部施壓,幫助患者完成深呼吸??忍禃r可以將雙手放在肋下部,在咳嗽時雙手施壓幫助患者排出痰液,在這一過程中不可用力過大,以免加重脊柱骨折[2]。
3泌尿系統的康復訓練
SCI發生后括約肌收縮受到影響,容易引發尿路感染[3]。進行泌尿系統康復訓練目的是建立自主性排尿節律,若可自行排尿,能極大程度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一般可使用手法幫助患者進行排尿,康復者用單手從上腹部向下腹部用力均勻進行按摩排尿。在排尿后康復者可使用雙手進行加壓排尿,若尿液排出后可再次進行按壓,將尿液徹底排空。部分尿失禁患者應該稍加用力,臨床上可以用骶神經前根電刺激法幫助患者導尿,患者在電極控制下進行排尿,殘留尿明顯減少[4]。
4胃腸功能的康復護理
若因外傷因素造成脊髓損傷,患者消化道功能將會受到影響,胃腸動力不足,腸胃蠕動減慢,患者食欲會受到一定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便秘。因此,應該保證患者飲水充足,每天飲入1000 ml以上的水,并且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平時可以搭配一些助消化的食物促進排便,例如水果或者稀飯等,對部分便秘嚴重的患者,可囑咐其每天自己進行腹部按摩,加速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嚴重者可使用開塞露或者抗便秘藥物等等。
5結語
脊髓損傷康復護理進行越早越有助于患者康復,通過系統鍛煉,為疾病好轉奠定了基礎。康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且需要患者和醫生共同配合,因此,患者要做好思想工作,在康復的同時家屬也需要不斷鼓勵患者,為患者增添信心,才能提高康復效率,幫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復精神狀態和個體活動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讓患者健康回歸社會才是康復護理工作的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鑫鈺,陶蕾,崔鎮海,等.骨科康復護理在脊柱脊髓損傷術后的應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1):130-132.
[2]陳玉虹.脊髓損傷早期治療與早期康復護理進展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7):204,207.
[3]楊麗.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康復護理新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3):26.
[4]蔣群花,沈麗,程惠仙.外傷性脊髓損傷早期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C]//2019楚天骨科高峰論壇暨第二十六屆中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