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顯地
摘要:目的:探究實施醫院評審對病案管理和醫務工作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案科病案資料160份,隨機分為觀察組和觀察組各80例。觀察組由臨床醫師按照嚴格的病案評審標準建立電子檔案實施醫院評審,對照組病案資料通過科室內病案自評方式管理,對比兩組病案資料的管理不良情況及醫務工作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在病案錯誤、病案丟失、內容缺失等病案資料管理不良事件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醫務工作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院評審工作的開展不但能夠提高病案的管理質量,同時也能夠使醫務工作者的滿意度提高,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醫院評審;病案管理;醫務工作者滿意度
醫院評審主要是針對醫院的管理、服務質量和其他方面綜合醫療體系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的一種工作,從而促進醫院的發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水平,使醫院的建設效果更加明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穩步發展,醫院評審體系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升級,使其更加符合市場的變化特點,幫助提高醫院的自我認知[1]。在醫院的科室中,病案科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病案管理是醫院評審環節需重點關注的內容。醫務工作者是實現醫院運行以及發展的主體部分,需要了解其對醫院評審工作的滿意度。本研究分析了實施醫院評審對病案管理和醫務工作者滿意度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案科病案資料160份,隨機分為觀察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病案整理人員9名,男6例,女3例,年齡27~40歲,平均(33.47±2.05)歲;醫務工作者100名,男38例,女62例,年齡28~50歲,平均年齡(38.49±4.78)歲。觀察組病案整理人員7名,男5例,女2例;年齡26~42歲,平均(33.55±2.12)歲;醫務工作者100名,男34例,女66例;年齡28~51歲,平均年齡(38.67±4.35)歲。兩組病案整理人員、醫務工作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病案資料由臨床醫師按照嚴格的病案評審標準建立電子檔案,對照組病案資料通過科室內病案自評。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病案資料管理不良情況,主要包括病案錯誤、病案丟失和內容缺失。對比兩組醫務工作者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使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病案資料管理不良情況比較
觀察組病案資料管理不良事件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醫院評審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還能夠更好地保障醫院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病案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水平和技術水平。傳統病案管理工作中普遍采取的是科室自評的方式,容易產生漏洞,包括管理內容缺失或管理內容錯誤等。且整個管理模式比較復雜,管理流程極其繁瑣,醫院的醫務管理人員本身缺乏工作積極性,導致對病案管理的滿意度也較低。在醫院評審基礎下,病案管理模式得到了進一步升級,優化了工作體系和流程,能夠使醫務人員滿意,具有明顯的效果。
本研究中,實驗組的病案資料管理效果存在的不良狀況要比對照組的更低,同時實驗組的醫務人員滿意度要比對照組的更高,可見醫院評審下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能夠提高病案資料管理的效率,減輕病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使醫護人員節省在病案書寫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投身到其他工作中,促進醫護人員滿意度的提高。在張俊全等的研究中,回顧性分析不同時間段病案資料4 720份作為對照組,4 055份作為觀察組。結果發現觀察組病案管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0.67%,遠低于對照組的1.40%(P<0.05);觀察組醫務人員對病案管理滿意度高達96.88%,而對照組滿意度僅為87.5%(P<0.05)。這與本次研究結論相近,也就是說,醫院評審工作的開展不但能夠促進病案管理工作的持續穩定進行,也能夠提高臨床醫療技術的綜合水平。
總而言之,醫院評審工作的開展不但能夠提高病案的管理質量,同時也能夠使醫務工作者的滿意度提高,促進醫院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春苗.精細化質量控制模式在醫院病案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