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小笛姐姐,這個世界會好嗎?科比走了,傅聰走了,我愛的這些人都走了。我覺得我看不到一點希望。
(無 望)
A
據說,1918年,梁漱溟的父親在去世之前就問了這個問題。跨越了一個世紀,我想我們可以堅定地回答:“這個世界越來越好了!”雖然,總有悲劇發生,總有人離我們而去,但你還要看到,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嫦娥五號從月球取土回來了,新冠疫苗全員免費……所以,這個世界會好的。堅定地相信這一點,并努力地投身于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行動中吧,因為這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世界。
Q
我會做四菜一湯,還會做各種美味的西點。可是,我不會考試,不會做題,就是“學渣”一枚,永遠得不到老師的夸獎。這樣的我,還有未來嗎?
(大 廚)
A
我相信你一定得到了除老師之外的很多人的夸獎,才會在廚藝方面積累了這么多的自信。好好發展自己的特長,將來無論是成為一名大廚,還是燒菜給家人吃,你都可能比只會做題的同學擁有更好的人生。當然,如果你能不給自己貼個“學渣”的標簽,努力去學習,你的未來會更豐富多彩的。
Q
這日子沒法過了!我們的作業多到令人發指!哪里還有時間學習和思考啊,我都快沒時間睡覺了。我就是做題的機器。
(機器貓)
A
機器貓,快點兒從你的肚子里拿個神奇的機器出來,這樣就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了。開玩笑啦,因為你提的問題太難回答了,這里涉及教育制度、學校管理、老師個性等問題。你能想到因為作業過多而沒有時間思考,也意識到做作業不能等同于學習,這很好。既然如此,你在做作業時可以格外注意思考與選擇,不要追求完美,而是從自我提高的角度去選擇一部分作業認真完成,其余一些重復性質的作業就看情況完成吧。如果你的老師夠民主,也可以和老師探討一下分層作業的問題。
Q
聽說老師有懲戒權了,還立法了?我的天哪,難道我們學生還不夠可憐嗎?這是讓老師們的暴力行為得到法律保護的意思嗎?
(無力反抗的受氣包包)
可憐的孩子,你到底經歷了什么,讓你對老師的看法如此消極。我想,這更多的是為了讓老師在行使權利時多一份法律依據,是對老師行使懲戒權有了更明確的要求,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如果老師確實讓你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不要僅僅把自己當作無助的受害者,而是要勇敢地依法維權,去捍衛自己的權利。
Q
這個冬天格外冷。前些日子寒潮來了,陽臺上的正開著花的月季,被速凍成一朵名副其實的冰花。我欣賞著這朵冰花,覺得很愉快。結果,我就因為發呆的時間長了點兒,被我老媽一頓臭罵,真是太傷心了。那個瞬間,我覺得我被我媽撲面而來的戾氣凍住了。
(魯冰花)
A
真希望你媽媽能看到這段話,讓她知道,她的過度焦慮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當然,很多媽媽還是會說:“我也沒有辦法啊。孩子還有那么多作業沒有做,還要不要睡覺了。”中年老媽的世界里,很少有心情去欣賞一朵花。那盆月季是媽媽種的嗎?如果是,在媽媽責怪你時,你就笑瞇瞇地說:“我馬上去寫作業,只怪你種的花實在太美麗了。”放松一些,學著一笑而過,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武 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