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霞
摘要:網絡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農業信息化服務已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文章概述農業信息服務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探討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重點工作——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拓寬信息服務投資渠道;加大網絡基建投入,暢通農業信息服務渠道;構建多元服務主體,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務方式;建立人才培訓基地,提升農業信息服務人員素質;豐富農業信息服務數據庫,拓寬農業信息服務范圍等等,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服務;農村經濟;網絡建設
1? 前言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含量,連接農戶與市場最好的紐帶,更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F階段,以農業信息裝備武裝農業生產,壯大農村經濟,對推進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2? 農業信息服務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作用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融合發展,各國農業發展對信息化的依賴愈高。借助廣域的網絡信息平臺,農業科技工作者能在全網獲取最新農業科技信息,優化調整農業資源,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在國內,對農業信息化的需求呼聲更高。尤其隨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農村經濟發展尋求質的飛躍,同樣離不開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設。
農業信息服務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
2.1? 加快農業信息的傳播
以各媒介為載體的農業信息服務,大大加快農業信息的流通速度。同時,遴選信息的準確性大大提升,對今后優化配置農業資源大有裨益。
2.2? 優化農業生產環境
生態環境破壞的情況,經常會在農業生產中發生。經過農業信息化,通過網絡實施傳播優秀的生產形式,能夠使農作物產量極大的提高,使耕地的運用效率提升,然后減少以增加產量為目的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出現。
2.3? 大大提升農業生產整體素質
農業生產者因為農業信息網絡的發展能夠及時認識到部分農業信息,同時還能夠經過網絡學習部分科學技術。除了農業生產者增加科學文化素質外,農業信息化還能夠使中國農業的管理水平大大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大的進步。最后使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質量有效的提高了。
3?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重點工作
3.1? 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拓寬信息服務投資渠道
農業信息服務領域,政府應發揮好宏觀引導,以政策為導向便利管理體制。一方面,逐年增加財政在農業信息服務領域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以政策宏利吸引民間資本聚攏在農業信息服務產業。同時,注意規范農業信息服務管理,重視網絡安全管理,營造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農業信息服務平臺。
3.2? 加大網絡基建投入,暢通農業信息服務渠道
完善農村網絡基建設施,逐步加大基建投入力度,盡快建成滲透到農村的信息網絡體系。推進電腦、電話等媒體終端進家入戶,解決網絡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障礙,切實擴大網絡信息服務的全面覆蓋。著力于融傳媒構建信息網絡服務,以全新載體擴大新技術、名優產品、政策法規、市場行情等影響面。
3.3? 構建多元服務主體,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務方式
農業信息的需求面廣,不是一家就能做大,包攬所有的服務信息。由此,應著力于多元信息服務主體的培養,以服務與多樣化網絡信息的需求。
(1)農業部門,負責政策法規、行業信息、統計數據等的匯總頒布。
(2)科研部門,專注實用技術、名優產品、專業人才培養等的服務。
(3)民間媒體,以網站、報刊等形式,提供各種市場信息、經營管理信息。
(4)技術協會,收集技術、市場、法規、政策信息,為組織及成員使用。
(5)多樣化的服務主體,在服務對象上各有側重,融合多媒體形式,豐富傳媒信息,優勢互補,提升信息服務的質量,滿足市場多樣化信息服務的需求。
3.4? 建立人才培訓基地,提升農業信息服務人員素質
農業信息服務,人為主導因素,人才培訓是質量提升關鍵。由此,發揮好農林院校的科研優勢,著力于農業信息服務培訓基地的建設,切實提升農業信息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1)基礎教育是根基。搞好傳統教育,提高民眾認知力。抓好典型示范,更新老百姓觀念,擴大新信息的普惠力度,提高農業信息服務利用率。
(2)高等教育是把手。依托高等農林院校,成立農林技術培訓基地,提升農業信息服務人員在經濟管理、技術掌控、表達能力等攝取量,提高其開展信息服務的能力。鼓勵專家下基層,將良種、優苗、先進技術送到老百姓手中。
3.5? ?豐富農業信息服務數據庫,拓寬農業信息服務范圍
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收集農業信息源,做好收集信息的比較、篩選,做到信息定位準確、方向正確,推廣高效、實效、實用的農業信息。寬口徑農業服務信息,組建多門類農業服務信息數據庫,實現多資源的共享,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多元信息服務。針對農民這一特殊群體,開發低廉、實用的信息產品,力求信息載體與老百姓消費需求吻合,以拓寬農業信息服務的范圍。
4? 結語
農業信息化服務是國內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農業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同時,還應注意不斷完善自身,追求發展創新,以為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韓松林.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200.
[2] 陳莉鳳.分析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