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諾
摘要:家庭農場是政府突出抓好和重點培育的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學術界也從理論層面論證了家庭農場的重要性。如,家庭農場在整個中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中,是農戶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是最適合農業生產的實踐者和組織形式,且在農業生產中具有穩定的主導地位。鑒于此,文章對我國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庭農場;特點分析;經營模式
1? 家庭農場概述
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重申“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并特別提出“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9年2月印發的《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提出,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采取優先承租流轉土地、提供貼息貸款、加強技術服務等方式,鼓勵有長期穩定務農意愿的小農戶穩步擴大規模,培育一批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農戶家庭農場。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提出具體的目標和舉措,這也標志著家庭農場發展正式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我國家庭農場發展前景廣闊、勢頭較好,但也面臨層次較低、基礎薄弱等突出問題,亟待對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家庭農場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做好政策儲備,激發內需潛力,為“十四五”時期家庭農場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支撐。
2? 我國家庭農場主要經營模式以及特點分析
2.1? “家庭農場+合作社”經營模式
“家庭農場+合作社”的經營模式是指將農業合作組織與家庭農場通過利益聯合起來,從而達到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共同的經濟效益目標,實現農民聯合共贏。原來的“農戶+合作社”的模式雖然實現了農戶原來的外部交易內部化,極大地減少了農戶的交易成本和風險,但是由于原來的農戶大多為小規模生產經營者,致使“農戶+合作社”的模式生產效率較低,而家庭農場的發展恰好克服了這一弱點。“家庭農場+合作社”這種模式以合作社作為依托,將規模化經營的家庭農場聯合起來,并且以農民自愿聯合為前提,最大程度上實現農民的利益,故被國外一些國家廣泛采用,并且成為我國許多地區家庭農場所采用的經營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農業合作社為依托,集中生產規模、生產品種比較相近和相似的家庭農場,從而形成一個聯合體,合作社為家庭農場提供市場信息、資金和技術等服務,這樣既可以減少單個家庭農場所承擔的風險,并且能解決由于單個家庭農場實力較弱,無法進行技術創新的難題,還可以促進家庭農場的規模化發展。
2.2? “家庭農場+公司”經營模式
“家庭農場+公司”是在“農戶+公司”模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農戶+公司”模式中的農戶是一家一戶的小農,不僅經營規模小,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的現代化進程,而且農戶和公司之間雖然看似是一個聯合體。但是由于農戶自身能力較弱,故企業處在絕對優勢的地位,公司會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壓縮農戶的收益空間,致使農民利益受損。而家庭農場和農戶不同,它擺脫了原有農戶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缺陷,形成適度規模化的經營,采取先進的管理手段,具有較強的抵抗風險能力,與公司在市場上的地位幾乎是對等的,這有利于家庭農場與公司之間形成較為緊密牢固的利益聯結機制,從而實現家庭農場與公司雙贏的效果。該模式的特點是:“家庭農場+公司”是以公司為核心,以訂單的形式進行合作。公司的加入為家庭農場提供了更廣闊銷售渠道,從而保證了家庭農場農產品的銷售和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此外,家庭農場所聯合的公司大多都較有實力,具備開發現代農業技術的能力,家庭農場為企業提供優質產品,企業又能為家庭農場提供先進技術和管理,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3? 生態多元化家庭農場經營模式
生態多元化家庭農場模式是指通過生態學原理和循環經濟理論,采用生態工程學方法,結合可持續發展思想并且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種植業、養殖業和沼氣池之間進行物質能量循環轉換,將種植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稻稈、草莓枝葉和玉米秸稈等初級廢棄物進行處理,直接作為家庭農場養殖業(家禽、水產)所需的食料和養料,也可以經過沼氣池的處理,將它們發酵之后用于養殖業。與此同時,養殖業中動物產生的糞便通過沼氣池進行發酵,作為種植業所需的肥料,最終形成飼料、肥料能源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從而發展現代化高效農業,提高經濟、社會和生態整個體系的綜合效益。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和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從“溫飽型”轉變為“健康型”,追求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所以,這種生態多元化家庭農場的發展模式成為家庭農場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該模式的特點是:生態多元化家庭農場經營的前提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本區域的資源優勢,改變原來傳統的、單一的生產結構,根據農業市場所反饋的信息充實和豐富經營內容,實現家庭農場內部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協調統一發展,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從而生產出更多優質的農產品。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家庭農場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實現資源環境效益和農場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3? 結語
目前,我國家庭農場的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各地區、各部門應積極交流經驗,實事求是地進行改革和轉型,只有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提高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質量和水平,打造中國特色的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1] 孫桂蘭.論發展家庭農場的意義[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0):33-34.
[2] 陳娜.家庭農場扶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J].農村財務會計,2019(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