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要: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有著重要的影響地位,其本身是一項兼具復雜性和技術性的工程,要求施工人員運用專業的技術,這也是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內容。本工程案例涉及的施工環節較多,前期的準備工作到后期的施工工作,還要將其與質量控制相關聯。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控制生產成本,優化混凝土材料的結構、能夠通過合理的混凝土強度,制定合理的控溫措施、分析溫度建模。
關鍵詞: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鋼筋混凝土結構概述
第一,復雜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復雜性較高,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要嚴格控制每個施工環節和步驟,提升施工質量。
第二,脆弱性。在實際施工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會降低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其中施工原材料和環境溫度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所以應加強原材料和環境溫度的控制,降低鋼筋混凝土的脆弱性。
第三,可變性。可變性指的是在建設建筑工程項目過程中結構受到過大荷載影響,導致整體結構發生變形、彎曲等不良情況。由于施工中工作面較多,在不同施工階段會發生材料、工藝等方面的變化和調整,同時施工過程變化也會導致混凝土結構體系承載力發生變化,從而出現鋼筋混凝土結構變異的情況。
2 建筑施工中應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措施
2.1 模板施工技術
作業人員在開展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搭建模板,用多層模板支架系統承載混凝土帶來的壓力。工作人員在具體使用模板施工技術時要重點注意兩個方面:
第一,準確定位標高,詳細記錄放線測量中各項數據信息。為了提高標高數據的準確性,則要進行復測審核。比如在某住宅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員將標高測量定位好后做好基礎模板垂直度控制,監理人員進行復測,可以有效減少作業偏差。施工中要用細膩的水泥、砂漿填補好模板和墊層結合部位,避免在澆筑混凝土階段發生漏漿問題而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第二,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要用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其重量和側壓力。而在這個階段有著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所以要保證模板支撐能力,同時還要明確模板易拆卸的特點。主柱是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中的主要承力部件,通常采用較多的立柱材料為鋼管。在安裝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對模板垂直度進行合理控制,通常用支架連接好立柱,這種連接方式可以充分發揮支架分散重力的作用。
2.2 鋼筋施工技術
在鋼筋施工中,要重點做好鋼筋材料的質量控制,從正規廠家購買鋼筋材料,并且由檢測人員檢查鋼筋材料的各項性能,確保性能參數達到規范要求。同時在施工前還要檢查鋼筋材料是否存在銹蝕等不良情況,要注意做好防腐措施,避免影響施工階段鋼筋性能。此外,在鋼筋施工中要重點加強鋼筋綁扎和焊接技術的控制,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合理選用鋼筋綁扎形式。工作人員在綁扎鋼筋前要明確計算鋼筋規格、數量、類型等,確保滿足建筑工程要求。通常用鐵絲連接固定鋼筋交叉點。當前常見的幾種鋼筋綁扎形式如圖1所示。在綁扎鋼筋過程中要預留一定距離,彎曲處理接頭位置,以提高鋼筋綁扎的牢固性,避免在后期使用中發生位移甚至脫落等現象。綁扎人員要注意在盡量遠離最大彎矩處設置鋼筋綁扎接頭。
第二,鋼筋焊接。要避免在主筋位置焊接鋼筋,保證焊接工作在電板、幫條或焊縫等區域內完成,實現鋼筋連接穩固性的優化。工作人員在選擇鋼筋焊接方式前要明確了解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焊接方式,做好焊接重點控制。比如使用搭接焊或者幫條焊時為了穩定鋼筋材料,避免損傷鋼筋,則可以選用單面或者雙面焊接。當前建筑工程鋼筋焊接使用頻率較高的焊接方法為雙面焊,但是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使用單面焊,且要注意控制好焊接質量。
在使用幫條焊方法時重點做好以下關鍵點的控制:(1)幫條直徑、牌號要隨著主筋直徑增加而適當增加,兩者呈現正相關系,且幫條直徑不能超過主筋直徑。如果幫條和主筋直徑相同,那么就要將牌號降低一檔。(2)按照2 mm~5 mm標準控制幫條焊和主筋間距。(3)開始焊接前先預彎主筋以保證主筋軸線平直。(4)焊接人員在焊接過程中可以用引弧處理焊縫,在端頭收弧之前填滿弧坑,以保證緊密連接主焊縫和定位焊縫。
第三,防腐處理。銹蝕是鋼筋材料的常見問題,外界天氣和環境的變換很容易導致鋼筋材料出現銹蝕,如果沒有及時采取除銹和防腐處理措施,就會導致鋼筋材料性能降低,進而降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強度。所以,在鋼筋施工時要注意保護好鋼筋材料,避免其受到腐蝕。一方面,工作人員可以用環氧涂料涂刷鋼筋外層以達到對其保護的作用,減少鋼筋和外界空氣的接觸,規避化學反應,避免破壞鋼筋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混凝土保護層阻隔水分和鋼筋材料,增強鋼筋保護效果,提升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穩定性。
2.3 混凝土施工
第一,混凝土澆筑技術。當前常采用泵送方式澆筑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首先要科學配置混凝土材料,通過試驗確定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澆筑過程要盡量避免間歇,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必須暫停,那么要保護好上一層的混凝土,在初凝前繼續澆筑并且充分做好振搗,避免發生斷層、裂縫等問題。分層澆筑、分段澆筑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中常用的方法,如果采用分層、分段澆筑方法,則要注意控制好每層澆筑厚度,按照2 m左右的標準控制澆筑傾落高度,按照≤3 m標準控制豎向傾落高度。
第二,振搗施工技術。在澆筑完混凝土后立刻開展振搗處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勻性。由于混凝土密實度直接受振搗質量的影響,因此要嚴格控制振搗作用。根據澆筑面積確定振搗設備,通常用3~4個振搗棒振搗混凝土結構,按照1.5 mm~2 mm的標準控制振搗棒間距。振搗人員在施工中注意觀察振搗位置是否出現氣泡、泛漿等問題,連續振搗每個振搗點避免漏振和過振。振搗器要快插慢拔避免碰撞到鋼筋結構。同時,還要保證均勻振搗,按照設計標準對振搗速度、時間、位置、順序進行控制。
3 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
3.1 優化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強各個環節的管控。首先,重點管理好鋼筋結構制作環節,嚴格控制施工環境,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全面檢測電氣裝置的應用和操作機構內容。技術人員要重點關注混凝土攪拌作業,嚴格控制好原材料配比,同時加強現場作業控制,嚴格按照施工流程完成各項操作。其次,在安裝模板時要注意避免在料斗下方作業,以確保施工安全。在澆筑深基坑時要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及時發現、解決實際問題。在完成所有環節的施工后,應全面檢查整個施工階段,尤其是重點區域,并加強質量問題的整改。
3.2 風險防范體系
首先,在施工中,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就要做好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嚴格把控安全風險影響因素,以保證順利完成工程建設。其次,在合同簽訂前要仔細研究合同內容,確定工程結款方式,如果發生拖欠工程款問題要及時解決,有效支持項目建設。最后,施工企業要注意提高自身風險處理能力,提前制定風險預案,并且加強組織應急演練,保證在發生安全風險時能夠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辦法,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建設,避免阻礙工程的正常施工。
4 結語
鋼筋混凝土結構有著較高的強度和完整性,在建筑行業已經普遍應用。但是在實際施工中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施工技術的應用和管控,提升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能,優化建筑項目的安全性、耐久性,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孫錫強.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20(8).
[2]袁方.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大眾標準化,2020(12).
[3]龔繼平.關于建筑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點的若干思考[J].磚瓦,2020(6).
山東德州百貨大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