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
摘要: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有利于縮短建筑施工的實際工期,在確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對建筑資源的浪費,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實施。可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針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分析施工管控要點,為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空間更為廣闊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
1裝配式建筑的施工特點
裝配式建筑是將工廠制作的成品進行裝配的混凝土建筑,其結構形式有鋼結構、鋼混結構、復合結構、木結構等多種形式,不同的結構形式具有各自的技術特點和優缺點。在目前的裝配式建筑項目中,預制混凝土結構占比較大,預制鋼結構占比較小,但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裝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能通過PC構件進行裝配。裝配式建筑在工藝上與傳統現澆建筑有本質區別,目前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缺乏規范的行業標準,技術工藝有待提升,工業化程度較低,工程造價普遍高于傳統現澆建筑。隨著我國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度不斷提高,預制構件生產的產能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國家相關部門對相應的政策、規范標準、示范試點等都進行了具體規劃,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未來會愈趨成熟。
2建筑工程中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缺點
2.1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點
在建筑工程中,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由于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實踐中,而它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大優勢:一是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可以節省建筑施工成本,使得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因為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運用時,其所需要的各個構件都是由工廠提前預制的,這樣一來,相關的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就可以節省相關的制造成本。而且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雖然會用到大量的構件,但是,這些構件在安裝時所需要的施工技術并不復雜,只要按照原本的施工圖紙將構件進行合理吊放,一般就可以達到施工要求,如此便能使得施工效率加快,從而節省了人力、設備等方面的成本,從而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與以往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相比較,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有效節約了現場制作各項構件的時間與物料,所需人力、物力相對較少,而這些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提高。二是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因為在運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過程中,用來施工的各個構件都是由工廠大批量生產來的,而工廠在進行這些構件的預制中,必然可以對能源消耗進行有效控制。據相關資料表明,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要比傳統施工的能源消耗量低15%,水資源的消耗甚至可以達到30%的節約量。三是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有利于環保。因為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建筑垃圾較少,同時,與傳統建筑施工相比,也不會產生嚴重的噪音污染等。
2.2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缺點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運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既有其優勢,自然也存在著些許不足,畢竟這個建筑施工技術的出現時間并不是很長,所以還有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進:一是在運用中其施工設計以及施工的先后順序會相對煩瑣一些,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對一些數量較大的構件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處理,為了能夠妥善地擺放這些構件,就會對施工現場的預留空間要求比較大。二是對吊裝設備的選擇有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構件種類較多,在施工中需要結合安裝構件的順序及需要,合理選擇吊裝設備。三是裝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合理安排,穿插進行,若施工順序不當,將可能影響施工進度。
3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
3.1預制構件的運輸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預制構件的場外運輸是首要工作。在預制構件制作完成后,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運輸車輛,以保證運輸車輛能夠滿足預制構件實際尺寸的需求。根據運輸路線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運輸路線,設置緩沖層,固定好預制構件。在預制構件裝卸過程中,要做到謹慎、小心,避免出現人為損傷。對特殊預制構件的運輸,還應該采取特殊的處理辦法,如對于較長、較細的預制構件,可以設置水平支架,以此降低運輸過程中可能因受力不均勻而造成的材料損壞問題。
3.2預制構件的堆放
為了避免預制構件在堆放過程中出現受力不均勻現象,應該確保預制構件堆放場地具備堅實、平整這兩個特點,還要設置相應的排水設施,避免出現積水造成預制構件損失。在預制構件堆放過程中,處于最下層的預制構件應給予墊實處理,并將所有的預制構件都面朝上布置,以方便后期進行起吊工作。施工企業為了避免處于最下層的預制構件受到損壞,其本身的強度以及墊塊強度要符合施工要求,必須將墊塊、構建、吊裝的位置處于同一高度。施工企業還應該根據預制構件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布置方法,如復雜墻體可采取豎向布置法,物架可采取綁扎整體堆放法。
3.3預制構件的場內運輸
在施工現場運輸預制構件時,應該確保預制構件本身的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并在運輸過程中提前規劃好場內運輸路線,運用好枕木等施工設備,避免構件受到損失。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打造出基于預制構件堆放、運輸以及吊裝工作的三位一體綜合系統平臺,推動施工現場的運輸工作向自動化、一體化作業方向發展。
3.4預制構件吊裝
在開展預制構件吊裝工作前,應選好合適的吊裝位置。通常情況下,在確定吊點時,施工人員會選擇彎矩最小的地方。如預制構件為體型較小的柱形構件,吊裝時可以直接采取單吊點的方式。還要選擇好吊裝方式,要綜合考量預制構件的實際特性、起吊機械設備的相關類型和具體的施工現場,從而選擇出最為恰當的吊裝方式。此外,在吊裝過程中,如發現不對稱構件,為了確保預制構件在吊裝過程中始終處于平衡狀態,可采取吊點方式或者輔助掉線方法,以減少正負彎矩的差值。
3.5預制構件的安裝
3.5.1預制柱的安裝
在安裝預制柱前,施工企業應事先調整好垂直角度,確保柱、承臺及梁能與其他柱順利連接,還要在端部位置設置型鋼,利用預制柱與承臺底部的螺栓完成相應的調整工作,因為剪力墻本身的抗剪性能極佳,可以通過柱底完成相應的設計工作,提升預制柱的抗剪能力,從而順利完成剪力墻的設置工作。
3.5.2做好縱筋連接
優先分析縱筋的數量與預留孔洞的位置,選擇適宜的連接方法。完成連接工作以后,嚴格檢查連接平整度,如若發現傾斜現象,必須及時予以調整。
3.5.3預制梁安裝
在安裝預制梁時,必須確保吊裝梁受力均勻,避免出現吊裝開裂情況。可以具體分析其受力情況,并在預制梁兩端設置鋼板、鋼筋,以增強預制梁本身的抗剪、抗彎能力。
3.6預制板安裝
在安裝預制板前,應該做好相應的標注與整理工作,避免因為后期組織不當而造成施工延期問題。施工人員可以根據施工圖紙的相關要求,對預制板進行編號,科學布置施工現場。為了減少預制板在吊裝過程中的拉應力,可以在吊裝過程中使用水泥漿層進行鋪設。預制板就位后,在處理接縫時,可以根據實際設計需求,安放附加鋼筋,埋設水電管線,最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水平連接中往往會出現開裂、漏水等問題,施工單位可采用鍵槽方式予以補救,并做好接縫處混凝土的日常養護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以其技術水平高、成本低、制約因素少等諸多優勢得到廣泛應用,提升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力度,對促進建筑工程項目實現現代化管理具有積極的作用。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控制構件生產質量,優化生產措施,管控施工技術,確保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質量達到設計目標。本文在工程實例的基礎上,對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要點進行總結,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從業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陳文靜.新型裝配式建筑PC構件模板施工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21(2).
[2]曹生輝,張挺飛.裝配式建筑生產施工質量問題與改進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1(4).
[3]李沐鴻.淺析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居舍,2021(4).
浙江環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 紹興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