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婧
摘要:環境地質調查工作對我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人類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期,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新一代”的概念開始融入生活的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也對環境地質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意義,這就需要不斷改進環境地質調查工作,進一步提高我國地質調查工作對環境質量的整體影響,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地質調查 環境保護
環境地質調查工作是我國地質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我國環境雖有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必須重視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的開展,保持警惕,采取合理有效的辦法,推動生態環境進一步發展。
一、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的內容
1.1地質調查的要求
地質調查與勘探是環境地質調查的基礎和依據,地質調查與勘探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包括巖土結構調查、景觀調查、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等。近年來,中國環境治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與環境地質調查中的“勘探工作”是分不開的,目前,相關地質工作者在地質勘探工作中需要關注這些問題:首先,必須是可預測的,也就是說,勘探工作必須與環境建設活動相結合,為環境建設活動提供良好的基礎;第二,要做到“窮盡”,對地質條件的勘探不能只針對一方面,要認真做好每一方面的工作,例如環境評價、治理設計、環境監測等,確保地質條件調查資料和結論具有說服力;第三,要做到“強監測”,在勘探地質條件時,要重視地質災害的觀測,要有足夠的觀察點,派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監測;第四,要做到“發展性”,必須使用相對精準的設備和工具來探測地質條件,這些儀器和工具要不斷進行更新和改進,推動勘探工作進一步開展。
1.2水資源問題
“水源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活,也影響著城市化進程。城市水源分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水源問題的研究是我國環境地質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地下水源的研究,需要地質工作者對水源、地質構造、水深、水質、水量等方面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究和分析。對水源問題的調查,要全面進行,做到“雙效益”,其中之一就是“有效促進城市發展”,即通過詳細的水文地質勘探,摸清水資源家底,促進城市供水系統規劃合理化,推動城市發展;二是“有效促進水資源保護”,即通過對水源的研究,對城市水資源系統進行科學規劃,追求城市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保護水資源,拒絕以犧牲水資源為代價謀求發展。
1.3地殼穩定問題
地殼不是靜止的,人在地上的一切活動都要以“地殼穩定”問題為基礎和前提。對地殼穩定性的調查在我國的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中是重要內容,人們在調查的過程中,必須對“自然”和城市的關系進行深刻的思考。一方面,地殼是由不同的板塊組成的,會發生碰撞和擠壓,這種自然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難以避免的,對這種客觀的自然狀態要加以重視,城市的科學發展要以自然條件為依據;另一方面,在城市發展的規劃過程中,對環境的地質研究不能一成不變,一些新建設的城市非常重視環境地質研究,但一旦城市建設達到一定水平,就會放松對環境地質的調查工作,并將導致頻繁的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我國許多城市都發生過地震,而其產生的原因是與地殼的穩定性有關。為了更好地預測和應對由地殼活動引起的自然災害,相關專家要注意區域地質條件,在調查地殼穩定性時要提高警惕。
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的要求
2.1完善相關政策體系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新時期的環境地質調查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首先,要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要完善地勘政策體系,必須從大局出發,把地勘政策體系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地質調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提高地質調查的質量,就要克服在實踐中存在著的諸多制約因素,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循序漸進;要明確地質環境調查的性質,每個人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要明確我國地質環境調查的“公共利益”性質,了解我國環境地質調查具有為社會發展提供有效的地質信息、為政府宏觀管理部門提供科學的地質信息等多重職責。確定我國環境地質調查的公益性,是參與環境地質調查人員的一種動力和工作方向,有利于促進地質調查的發展。
2.2加強相關制度確立
為了更好地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必須加強地質環境研究,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將“硬法”與“軟法”結合起來,提出提高環境地質研究質量的新思路。要逐步完善相應的地質勘查制度,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立法和法規。建立地勘機構,從根本上改善地勘工作的設備和條件;其次,要完善管理體制,環境地質調查工作是一項涉及多方面、多部門、多環節的工作,研究技術、人才建設、財務管理之間要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從而推動各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三,要提高行為規范,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不僅是國家形象的代表,也需要良好溝通技巧來實現部門間的有效合作,因此,調查人員的言行至關重要。
2.3有序開展,穩步推進
根據在環境地質研究方面取得的經驗,并考慮到現有的環境地質質量評價體系,在環境條件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分階段、連貫的定性調查。首先,需要相關專家應該進行環境地質案例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吸取經驗。在環境地質調查過程中,運用新的系統和措施,以評估和確定這些新系統和措施的實施和應用的可能性。其次,制定明確的計劃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階段的工作是復雜的,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耐心和毅力,尋找正確的方法完成任務。最后一旦通過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立法,就需要去執行,而不能白費力氣。在實施新政策和立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兩點:第一,提高對政策條例和細則的認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員對新政策法規的認識,加深每位工作人員對行政法治理念的理解;二是要始終如一地推進新的政法規范研究,定期監測學習效果及其執行情況,可以制定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環境保護造福于國家和人民,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每個人承擔應付的責任。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也面臨新的問題,這就需要環境地質勘查工作人員結合新的發展狀況,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建設更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飛,劉喜湘.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科技發展[J].綠色環保建材,2019(10):190+192.
[2]王婧,郭俊.生態環境地質的基本特點與技術支撐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20(21):182-183
黑龍江省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