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緩解城市土地資源緊缺問題,越來越多的多層建筑項目相繼啟動。為滿足建筑防火防災需求,必須對疏散樓梯進行合理設置,以便在災情來臨時,能夠緊急疏散樓內居民,保障其人身安全。本文筆者首先對建筑樓梯的幾種設置形式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工程項目建設實際,對多層民用建筑疏散樓梯設置形式展開深入探究,希望能為多層民用建筑疏散樓梯的合理設置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民用建筑;疏散樓梯;設置形式
0引言
作為民用應急疏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疏散樓梯是否設置合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物內居民在突發危險事件來臨時為引導人員安全、快速、有序的撤離,保證其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建筑疏散樓梯的防災設計,可提升其防災能力、增強其實用性、提高使用效率。下文筆者就結合多層建筑項目實際,探討了建筑疏散樓梯的設置形式,希望通過本研究能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民用建筑使用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1建筑物中樓梯的不同設置形式
根據消防疏散要求,疏散樓梯通常分為四類:開放式樓梯、封閉樓梯、防煙樓梯和室外疏散樓梯。
1.1開放式樓梯
開放式樓梯間是指由具有指定防火極限的墻壁隔開的未封閉空間,可與其他空間結合使用,空間是連通的,沒有防煙樓梯設置,即三面圍合,一面無墻、門。
1.2封閉樓梯
封閉樓梯間是指由建筑構件隔開的樓梯間,以防止煙霧和熱量進入(即被三面包圍,并在一側設可自動開關的門)。
1.3防煙樓梯
防煙樓梯是指在樓梯間的入口處安裝防煙前部空間,或在陽臺或凹廊上安裝排煙裝置。通向前部空間的門均為B級防火門的樓梯間,即三面圍合,一側有防火門,并帶有前室)。
1.4室外疏散樓梯
如果室外樓梯符合消防規定時,則可以用作疏散樓梯,即室外疏散樓梯。可以看出,開放式樓梯間、封閉式樓梯間和防煙樓梯是建筑物疏散樓梯的主要形式,開放式樓梯間和室外樓梯僅在特定條件下可用作疏散樓梯。
2敞開樓梯能否作為疏散樓梯
對于室外樓梯能否用作疏散樓梯,建筑行業內部有著明確的對頂,對于允許不設封閉樓梯間的建筑來說,敞開樓梯在何種情況下能夠作為疏散樓梯,但在具體設置形式上,卻沒有提出明確規定,導致在具體實踐當中,有些設計人員因沒有準確計算疏散寬度,導致疏散效率不佳。敞開樓梯與敞開樓梯間,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運用規范時的區別卻很大。敞開樓梯等上下層相連通的開口時,其防火分區面積應按上下層相連通的面積疊加計算,這種開口是不包括敞開樓梯間。因此,筆者認為可為以下兩種情況。
如每層面積1000m2或600m24層作為辦公樓使用建筑,建筑內設置敞開樓梯時,防火分區面積按該敞開樓梯貫通的各樓層面積疊加計算,即4000m2和2400m2,前者超出了《建規》允許的2500m2范圍,后者則未超過。前者應該對該樓梯貫通部位進行防火分隔處理(如在第二或第三層連通部位采取類似中庭的處理辦法,增設防火卷簾),使之形成有效防火分區,將樓層分隔成上下兩個區域,每個分區2000m2。此時,這個敞開樓梯不應計人疏散寬度,即不作為疏散樓梯使用;后者可以直接計入疏散寬度,作為疏散樓梯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在允許不設封閉樓梯問的建筑中,當敞開樓梯所貫通的各樓層總面積未超出該建筑防火分區最大允許面積時,敞開樓梯可以用作疏散樓梯,否則,疏散樓梯應采用敞開樓梯問的形式。
3開放式外廊建筑的疏散樓梯形式
在特殊建筑形式下,筆者認為,雖然該建筑的樓梯形式屬于室內樓梯,從具體參數上又達到了設置封閉樓梯間的規定,但是從防火實際出發,筆者認為不應對規范生搬硬套,理由如下。
(1)設置封閉樓梯間的用意就在于阻擋煙和熱氣,保證人員的疏散安全,但是對于
外走廊式的建筑而言,走廊為敞開形式,煙氣容易排放到室外,不易在室內聚集,而且此類建筑的外走廊多均以挑梁形式構建,挑梁的高度一般會達到40~50cm,能夠起到“擋煙垂壁”的作用,煙氣不容易向起火房間的兩側擴散,也不容易進入樓梯間;
(2)在完全敞開的外走廊與樓梯間之間硬生生設置一道門,既影響美觀又不方便
使用,教學樓、學生宿舍等建筑往往通行人數多且頻繁,容易損壞。當然,對此類外走廊式建筑不采用封閉樓梯間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外走廊上不應附設其他影響煙氣排放的構配件(如玻璃幕墻、鋁合金窗等),而應為完全開放式。
4多層民用建筑疏散樓梯設置形式
“高規”規定,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可不設封閉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門為乙級防火門,且樓梯間應靠外墻,并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十二層至十八層的單元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所以,很多高層建筑第十一層至十八層的住宅樓樓梯間設計成圖1、圖2形式。
就其樓梯間及戶門的設計而言是滿足規范要求的,但往往忽略了“高規”6.1.1.2條關于單元式住宅只設一個安全出口必須具備的條件:每個單元設一座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且從第十層起每層相鄰單元設有連通陽臺或凹廊。而在我國南方,相鄰單元設連通陽臺或凹廊是很不現實的,不符合人們的傳統觀念,絕大部分建設單位沒有或不愿意設置連通陽臺或凹廊,不符合只設一座疏散樓梯的要求,這個問題在建筑工程審核過程中經常碰到。為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同行及設計人員把建筑按塔式住宅來考慮,即將疏散樓梯設計為防煙樓梯間,見圖3。
我們認為這種建筑設置防煙樓梯間要求過高,下面提出一種設計,與大家共同探討其可行性。其室內疏散樓梯仍按“高規”第6.2.3條執行,即10、11層的單元式住宅,當其開向樓梯間的戶門為防火門時,其疏散樓梯為敞開樓梯間,12~18層的單元式住宅樓梯仍設為封閉樓梯間。用其它措施來彌補其不足:(1)在樓梯出入口處設置擋煙垂壁(10、11層)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2)將樓梯間靠外墻一側設置通花欄桿,盡量擴大排煙的有效面積,如圖4、圖5。
提出上述措施是基于以下原因:在樓梯出入口處設置擋煙垂壁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是為了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早報警。火災的初期,當煙氣蔓延到住戶門口時,擋煙垂壁能阻止煙氣擴散,使感煙火災探測器更易探測到煙氣,從而達到早期報警的目的。另外,我們從工作得出經驗,室外樓梯與防煙樓梯有同等效果的防煙功能,因為室外樓梯直接與室外空間接觸,煙氣流出到樓梯間很快就擴散到室外去,有良好的排煙效果。將樓梯間靠外墻一側設置為通花欄桿,盡量擴大排煙的有效面積,目的是使其樓梯盡量向室外樓梯的形式靠近,達到較好的排煙效果。以上談到兩個問題,乃是規范不夠明確之處,由于規范用詞的不同,使設計單位和建審部門對規范的理解不一致,導致產生諸多分歧意見,以致影響工程的設計和審批,希望在規范修訂時能夠完善。
結束語
作為建筑安全設計中最主要環節,疏散樓梯是否設置合理,在保障災情時段居民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儼然已成為建筑物整體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于疏散樓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空間狹小且、疏散路線長等,一旦出現突發狀況,極易造成人群混亂,導致人員傷亡事件。本研究所講述的多層民用建筑疏散樓梯科學設置形式,可很好地解決突發情況發生時人員疏散困難、疏散方向不明確等問題,相信通過本研究的提出,可進一步促進建筑安全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以隨時為疏散人員提供最優的疏散路徑、提高疏散效率、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李小鷺.對多層民用建筑疏散樓梯設置形式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2-(10)-23.
[2]潘健傳、韓麗萍.淺談建筑物中疏散樓梯設置形式的兩點意見[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2-(12)-25.
王玲? 新疆現代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市 830000
新疆現代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