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申術東 王姝妹
摘要:探究在新形勢下,氣象科技服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分析這些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措施,不斷的提升氣象科技服務的水平,為享受氣象科技服務的人員提供一個更優良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形勢;氣象科技服務;對策
0引言
氣象科技服務主要一種公共服務,我國是農業大國,氣象的變化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生產質量,好的天氣變化才能為農業帶來創收,劉霄云[1]指出,在氣象科技服務中,長期存在的一種現象就是,國家對于氣象科技的資金投入過少,導致氣象科技的發展速度被迫有一定的停滯,汪海燕[2]等指出,除了氣象科技發展中資金不足的現象之外,還存在氣象科技服務人才的缺失,缺少一定的復合型人才;都仁吉雅[3]提出,在新形勢下,應該注重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發現,解決氣象科技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氣象科技的持續進步。
1形勢下氣象科技服務存在的問題
1.1財政資金不足
在我國,氣象事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在上世紀90年代,受限于我國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發至氣象事業中的資金數量極為有限,盡管近年來,我國不但提升對氣象事業的重視程度,下發的資金數額也有所提升,但資金下發的總量仍不能滿足氣象服務行業的需求。2012-2018年,我國氣象產業規模雖然由63.50億元增加到了137.80億元,但增速卻逐漸放緩,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2012年-2013年的增速為19.4%,而2017年-2018年的增速卻下降到了10.3%。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新型的氣象科技設備層出不窮,在資金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氣象部門難以采購大量最新型的氣象科技設備,在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群眾開始重視精神文明、享受物質生活的背景下,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使得氣象部門的服務水平無法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氣象服務部門的公信力,阻礙了氣象部門的長遠發展。
1.2缺乏復合型人才
氣象科技服務作為一項能夠向群眾提供氣象信息的服務類工作,在當前科技社會發展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服務的質量,人們更注重利用各類先進的設備,獲取更為精確的氣象數據,卻忽視了若不存在復合型的氣象人才對設備加以控制和觀察,氣象數據的準確度無法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在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盡管部分氣象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以期令當地的氣象科技服務能夠朝著專業化、現代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以便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氣象服務個性化的需求,但仍存在一些氣象部門因工作人員仍沒有擺脫傳統氣象科技服務思想的限制,認為氣象科技服務僅需要向群眾提供近期的氣象信息,沒有主動了解當前市場發展變化情況以及群眾對于氣象服務的具體需求,進而嚴重降低了服務的質量與效果,給氣象部門的未來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1.3技術落后
氣象科技服務甚至是氣象類型的服務都依賴于技術,技術的落后會直接導致種種問題的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氣象服務這一領域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氣象科技服務目前來看,它衍生出來的產品制作方式落后,與現代社會的需求不符,缺少專業化、個性化和更加精確的高品質服務產品,因此無法滿足各個行業和領域的需求。氣象科技服務的技術研發不到位,沒有更深層的探索開發,甚至幾乎沒有涉及到更進一步可持續發展技術,導致氣象科技服務水平低,氣象科技服務的利益少[2]。
技術革新對氣象企業自身高端技術人才要求較高,且會耗費大量成本,中小型氣象企業難以承受。在技術革新之后,氣象企業還會通過裁員的方式降低成本,這便導致了大量基層工人被淘汰,不利于當地經濟的長遠發展,并會在當時造成一定的社會問題。因此,針對氣象服務企業的現階段改造,必須擁有長期有效的改革方式,政府需要在氣象服務企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上進行政策的完善,對其進行資金上的扶持,并對企業的轉型做出具體的指導,幫助氣象服務企業的轉型做好鋪墊和前期準備。同時氣象服務企業在進行技術革新后,之前的氣象服務設備會被淘汰,這些設備要妥善處理,而不是拋棄不用,造成資源浪費。
2形勢下氣象科技服務優化途徑
2.1轉變發展觀念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意識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背景之下,氣象部門應該重視氣象科技服務的重要性,在發展的過程中轉變觀念,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意識。可以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下發一些關于氣象科技服務收費方面的通知,同時制定氣象科技服務收費審核管理辦法[3]。讓氣象科技服務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在氣象科技服務發展的過程中堅持公開透明和規范收費的原則,明確收費的程序,不斷提高氣象科技服務的市場競爭力,為推動我國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奠定基礎。
2.2加強技術的研發,培養技術人才
為更好地發展氣象科技服務,應該重視對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建設,不斷研制出更加精細化和準確率高的氣象信息產品。此外,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的質量,重視發展專業用戶,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首先,不斷引進氣象科技服務人才,同時為這些人才提供各種保障。其次,加強對氣象服務技術人才的培養,鼓勵氣象科技服務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從而培養出懂技術和懂市場的新型技術人才,不斷提高氣象科技服務水平,促進我國氣象事業的現代化發展。
2.3加強氣象服務管理
在氣象監測管理的過程中,要不停加強對服務質量的管理,有助于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對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綜合分析確定地理位置和氣象關系,使得氣象預報服務能夠和實際需要是相互符合的。技術人員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實際操作,落實數據質量檢驗,按照嚴格的要求進行數據整合,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對氣象數據收集時進行質量控制。在進行氣象數據采集時,要依照實際的地理環境對數據采集進行科學的評估。數據采集的過程中,要檢查氣象監測設備,保證設備沒有受到破壞。如果受到了破壞,那么對于采集的數據和樣品是不準確的[4]。
2.4加強氣象數據共享
氣象數據的收集是進行氣象預報的基礎條件,數據越全面預報越準確,所以要建立起氣象數據實時共享平臺以保障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實現氣象監測的數據實時共享,氣象檢測機構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優勢,將監測到的數據進行有效整合。促進數據的公開,保障數據的真實和可靠,使氣象數據能夠更加全面、科學合理地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和利用[5]。
2.5加強雷電預警監測
進一步加強城市、鄉村、江河流域、水庫庫區等重點區域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著力提高對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的預報精度。在臺風、強降雨、暴雪、冰凍、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來臨前,要加密觀測、滾動會商和準確預報,特別要針對突發暴雨、強對流天氣等強化實況監測和實時預警,對災害發生時間、強度、變化趨勢以及影響區域等進行科學研判,提高預報精細化水平。加強農村、林區及雷電多發區域的雷電災害監測。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和手段,加強森林草原致災因子監測,及時發布高火險天氣預報。
3總結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盡管氣象服務技術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任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氣象服務技術中,缺少資金的支持,氣象人員缺乏,氣象服務技術稍顯落后,因此需要將這些問題解決,通過培養復合型的人才,加強氣象數據的實時信息共享,進一步提升提升氣象服務的管理質量,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的提升,為民眾提供一個更好的氣象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霄云.新形勢下氣象科技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06):181+184.
[2]汪海燕,徐天彪.新形勢下發展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農機化,2018(12):73.
[3]都仁吉雅.新形勢下做好包頭市決策氣象服務工作的思考[J].南方農業,2017,11(35):71+74.
[4]胡金虎.新形勢下鄂州市專業氣象服務發展探索[J].農業與技術,2017,37(15):124-126.
[5]周睿,張慧,賀志智,劉水根.新形勢下加強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的思考與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2):50+52.
伊春市自然災害監測預報中心 黑龍 江伊春 153000
黑龍江省伊春市氣象局 黑龍江 伊春 153000
黑龍江省伊春市氣象局 黑龍江 伊春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