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外國語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全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勇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和韌勁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為高等教育事業內涵發展和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聚焦政治建設和理論武裝精準發力。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出臺實施學校《貫徹落實〈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責任分工方案》,把黨的政治建設要求貫徹到學校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舉辦黨史學習教育集中培訓班、基層黨務工作者理論培訓班、校院兩級讀書班等。學校各級黨組織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抓實抓好集體學習,建立并充分發揮學校紅色教育基地的作用。
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和意識形態主體責任精準發力。出臺《中共大連外國語大學委員會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施方案》,構建責任落實與考核監督機制。出臺《大連外國語大學報告會、論壇和講座管理辦法》等制度,強化陣地管理。將思政課教師、學工系統教師等納入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論好、綜合素質高、具有豐富意識形態工作經驗的隊伍。
聚焦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精準發力。針對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查找出的問題和巡視反饋的內容,出臺規范性文件30 余份,建立各項工作的長效機制。推進學校績效改革、職稱評聘制度改革,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完成學生宿舍“暖房子工程”、圖書館交互式空間建設、民族餐廳升級等多項民生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全校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精準發力。組織全校師生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直播并開展研討,舉辦“兩優一先”表彰會、“致敬百年、薪火相傳”示范黨課、慶祝建黨百年青年教師示范課觀摩暨教學發展座談會、“獻禮建黨百年——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光榮在黨50 年”紀念章頒發儀式等系列活動,把慶祝活動與激發廣大師生的愛黨愛國熱情、敬業奉獻精神相結合,推動師生奮發有為,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
發揮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優勢。建立黨政一把手“日常事勤溝通,重大事先溝通,全局事深溝通”的機制,構建班子成員間協調配合格局,嚴格班子建設管理,黨委常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頻次大幅增加,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提高班子整體素質和紀律規矩意識。
確保決策權力運行規范。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和“三重一大”決策實施辦法。出臺《院(系)黨組織會議議事規則》《院(系)黨政聯席會議事規則》,推進基層依法依規實施管理和決策。確立“大學章程—規章制度—部門規范性文件和內部工作制度”三級管理制度框架,認真開展“基層黨建制度落實年”活動,梳理規范性文件370余份,開展宣講16 場,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
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出臺《基層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實現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全覆蓋,完善黨建責任體系。連續7 年開展“基層黨建活動創新立項”活動,培育近120 個各具特色的項目,形成“一院一品”的黨建工作特色。出臺《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實施方案》,實現“雙帶頭人”書記全覆蓋,培育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探索將黨支部建在高水平項目團隊上,不斷提高黨支部在育人和攻堅克難中的作用。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 個、“樣板支部”1 個,獲批全國統戰工作實踐創新成果獎1 項,“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團日作為“團中央示范團日”廣泛推介。

大連外國語大學師生黨員代表集體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實況

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院研究生黨支部錄制“回望長征路、點亮青春夢”主題黨課
抓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思政課教師素質培養工程,通過開展業務培訓,赴延安、井岡山等革命圣地進行實地教學等多種形式,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履職擔當能力。實施人才引進“一事一議”工作制、多部門聯動工作制和“三個清單”工作制,加大招聘力度,激勵校內人員轉任,專職組織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全部按要求配齊并落實了職稱評審“三個單獨”要求。
抓實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將思政工作納入學校“綜合改革方案”。召開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題研討交流會,上好“返校復學第一課”和“思政大課”,連續多年選樹校級“課程思政”特色示范課程近百門,“軟萌君”學生工作室入選遼寧省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培育名單。堅持文化育人、文化鑄魂理念,打造“啟航講壇”“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大賽”“國際教育交流周”等一批高質量校園文化活動。提升基層校園文化建設水平,院系樓宇文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學校入選遼寧省首屆“最美校園”。
圍繞學校事業發展抓落實。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促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2020 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學,嚴格貫徹落實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復學、返鄉等相關要求,在保證師生生命安全、思想穩定基礎上推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招生就業、校區建設等重點工作取得優異成績。
把學校工作放到全省大局中去定位、開展。疫情期間,組建多語種翻譯團隊開展7 個語種的抗疫翻譯服務,獲得省市外事部門好評。組建“大外青年”“戰疫到底·疫路同行”兩支突擊隊,在抗疫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中積極發揮作用。牽頭成立遼寧省“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語言產業校企聯盟,為在遼企業“走出去”儲備人才、提供語言產業服務。全力助推脫貧攻堅,選派25 名干部駐鄉村扶貧。通過優先晉升職務、職稱等方式激勵干部在鄉村工作中擔當作為,3 年來共有26 人次獲得年度考核“優秀”。依托學校優勢,開展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消費扶貧、二級黨組織結對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農產品電商平臺等活動,多措并舉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扎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