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佩鑫

黑牛莊村郡牛農業園里的大櫻桃吸引了周邊群眾前來體驗采摘的樂趣
聯通寬帶入戶,村務信息化管理,村里每家每戶信息全部錄入系統;便民服務大廳里,智能顯示屏取代了以前村里的“公示欄”,大到惠農資金使用,小到一張票據,明細一目了然……如今,遼陽縣首山鎮黑牛莊村以“智慧黨建”平臺為依托,將“互聯網+”充分運用到黨建工作各方面,初步構建起“黨務管理智能化、黨員教育個性化、服務群眾便捷化、經濟發展信息化”的黨建工作新模式,使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互聯網+ 管理”,網格管理智能化。2016 年,黑牛莊村建起了村辦黨校,充分發揮智慧黨建平臺的作用,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村里實行IPTV 引網入戶,鼓勵黨員坐在家里學習,建立黨員管理微信群,實現了黨員學習教育與交流智能化。
黨員“線下”活動,黨支部“線上”管理。黑牛莊村黨員實行IC 卡管理,涉及黨員組織生活、黨內監督、組織關系轉接等方面,全村86名黨員通過刷卡參與各項組織生活。
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黑牛莊村將全村黨員干部按照地域進行了劃分,實行“十戶聯保”網格化分級管理模式,每名村干部包10 名黨員,每名黨員分別包10戶村民,保證黨員能夠及時掌握村民的思想動態,及時化解矛盾。
“互聯網+ 服務”,服務群眾便捷化。黑牛莊村建起160 平方米的便民服務大廳,村“兩委”班子成員和大學生村官采取“三級聯網”式服務,通過智慧黨建平臺攝像頭與群眾對話交流,讓百姓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問題。在遼陽縣發展“互聯網+黨建”思路的啟發下,黑牛莊村將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大數據上,利用“互聯網+”,建立起了“新農村綜合事務信息平臺+分類管理微平臺”,有效提升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智慧化、科學化水平。
為進一步拓展平臺服務功能,黑牛莊村黨支部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平臺信息分析研判,利用黨員網格化管理及時將矛盾隱患化解在基層。通過配備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查詢機、照相機、掃描儀等系列硬件設施,實行村干部坐班、輪崗制度等舉措,確保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事事有人辦”。
“互聯網+ 發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作為全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示范試點的黑牛莊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 企業”發展模式,利用物聯網技術,點燃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讓廣大村民盡享智能經濟發展的紅利。
黑牛莊村黨支部鼓勵引導廣大村民圍繞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大力扶持黨員創業,建立自己的網上產業平臺,從項目確定、信息收集到產品展示與銷售全部實現了網絡化,促進了特色產業發展。截至目前,黑牛莊村已有駐村企業32 家,多家企業的工業和農業產品實現網上銷售,訂單逐年增加。已建成的遼寧郡牛現代農業觀光采摘園成為村里大力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的成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