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意外險
意外險天生的特點就是高杠桿、低費率,最適合大部分人群投保的形態就是包含意外身故、意外傷殘以及意外醫療的一年期的純消費型綜合意外險。
59大地財險小米綜合意外險
包含100萬元意外傷害保障以及一般綜合意外險不保障的猝死保障,意外醫療報銷條件較優,是適用于大部分成年人的高保障型產品。
60華泰護身福
適合為大部分未成年人配置的綜合意外險產品,意外醫療保障賠付條件較好,可靈活選擇意外住院津貼、疫苗責任、骨折脫臼責任、第三者責任等附加保障。
61小米老人意外(升級版)
職業范圍及可投保年齡限制較小,意外醫療保障不限社保,包含住院津貼,整體性價比較高。
重疾險
隨著醫學技術的革新,不少重大疾病已非“絕癥”,但其治療卻依舊是一場“持久戰”。面對“水漲船高”的大病治療費用,給付型重疾險能為患病者在早期治療中就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有效轉嫁“因病致貧”的重大財務風險。
62福樂保
可選擇保障至70歲、80歲或終身,61歲前重疾額外賠付,輕癥及中癥賠付比例較高,性價比較高,包含被保險人輕癥豁免,同時設有30年繳費期可選,可有效降低繳費壓力。
63健康保多倍max
投保前15年額外賠付50%,70歲前額外賠付50%,重疾不分組可賠付2次,可選投保人豁免,適合想要獲得多次賠付保障的較為年輕的保險消費者。
64消費型保險用足杠桿
預算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在不大幅影響個人和家庭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兼顧保額呢?如果預算實在太緊,可以首選消費型的重疾,充分做高保額,拉高保費和保額的杠桿比。
百萬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最大的價值是進一步填補了社保與重疾險的不足,因為重疾險雖然有效轉嫁常規的大病健康風險,但如果不幸罹患非重大疾病范圍內的冷門大病、怪病,重疾險依舊是無法賠付的。也就是說,在只配置重疾險的情況下,個人和家庭的健康財務依舊可能出現一定的風險漏洞。這時候,不對病種進行分類限制、不限社保的高杠桿百萬醫療報銷型產品就能較為有效地全面“補漏”。
65及早投保
健康險保費一般“隨年齡增長”,投保越晚,就意味著為同樣的保障支出更高的保費。另一方面,部分保險產品還設有投保年齡限制,比如55歲或60歲以上就很可能無法投保自己心儀的重疾險產品。而即使年齡尚在投保范圍內,但身體狀態已經隨年齡上升逐步呈現亞健康、甚至出現了某些慢性疾病,那么此時再申請投保可能就會面臨保險公司加費,或是對某些身體器官方面的保障責任做除外處理的情況,最可惜的甚至可能會被拒保。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規劃健康保障這件事一定是宜早不宜遲的。
66眾安尊享e生2020版
一年期百萬醫療險的“網紅”產品,也是目前市場中迭代升級最快的百萬醫療險產品之一。年度一般住院醫療保額為300萬元,不限社保用藥,罹患惡性腫瘤保額可翻倍至600萬元享0免賠。
67平安e生保長期醫療險
承諾20年保證續保,保證續保周期內保障不受出險、產品停售等因素影響,年度一般住院及特定疾病醫療保額各200萬元,不限社保用藥。
養老險
想要長期維護體面的幸福生活,除了賺取足夠的財富,保證自己擁有較為充足的現金儲備之外,偏好穩健投資的個人和家庭還可以選擇通過養老險提前為自己的未來生活規劃“終身現金流”。
68京福頤年
60歲前保單的現金價值高,每年可領取的養老金在同類產品中處于較高水平。
69如意享(七金版)
前期可領取的養老金比較少,每年可領取金額按7%復利遞增,更適合家族有長壽基因的被保險人。保單現金價值較高,同時支持減保(退一部分現金價值)。
70養多多(保證領取版)
整體設計較為均衡,每年可領取的養老金數額適中,適合于想每年領錢多、同時在急需用錢時也能退保拿回一筆現金價值的被保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