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霞 廖劉偉


摘 要:近年來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食品安全引發的問題也備受關注,尤其是對鄰苯二甲酸類塑化劑來說,由于在食品接觸用紙中使用較多,因而頻頻發生各類安全問題。只有保證檢測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才能消除消費者擔憂,避免給企業與社會帶來損失?;诖吮疚膶⒔Y合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中的風險,提出了具體的風險管控方法。
關鍵詞:食品接觸用紙;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風險管控
鄰苯二甲酯由鄰苯二甲酸和4~15個碳的醇構成的酯,是一種重要的增塑劑在當前食品接觸用紙中使用較多,可以提高其柔韌度和平滑度,達到耐磨耐用的目的。因為鄰苯二甲酯與基體缺乏共價鍵作用,在廢棄后由基體內遷移和擴散至大氣、水體以及土壤等環節中,并通過生物鏈富集與飲食逐步在人體中大量積累,將形成較強的內分泌干擾效應。尤其是對食品接觸用紙中的鄰苯二甲酸類塑化劑來說,易引起污染與安全事故,需要加強風險管控,做好檢測工作,才能保證人體的安全與健康。
1 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風險分析
隨著鄰苯二甲酸酯使用量的逐步增加,造成的問題也日益增多,在食品接觸用紙中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酯更多,相比于其他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己酯使用量極大,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其存在極強的生殖毒性[1]。此外,越來越多的增塑劑也得到了開發與利用,如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取代了鄰苯二甲酸二己酯在食品接觸用紙中的使用,這導致暴露水平不斷增高。由于鄰苯二甲酸酯的高暴露普遍存在,風險也更大[2]。對污染來源進行分析,發現原料中也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這要求企業采購的原料必須達標,因食品接觸用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會逐步遷移至食品中。
2 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風險管控方法
2.1 不同材料風險等級
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甲酸酯含量與使用條件,與遷移風險密切相關。結合行業正常使用情況、歐盟RASFF通報分析以及實驗室檢測數據經驗,具體風險關注等級如表1所示。對企業來說,應該將注意點放在遷移風險高、中等級的食品接觸用紙,用于接觸高油脂、酒精食品以及高溫、時間較長的情況。同時企業還要重視其他情況列出的特殊情形,加強風險管控,防止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2.2 法規要求
當前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引發的安全問題頻繁發生,為了避免消費者健康受到威脅,很多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法規。由于不同國家與地區在使用品種上不一樣,限值要求也有一定差異,需要結合產品接觸的食品及使用條件,將相關實驗條件確定下來。[3]在我國其測試條件比較固定,為了有效管控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價酸酯類塑化劑的風險,需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 9685—2016)[4]。結合對各大企業調研掌握的數據信息,在新標準中不再有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和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的許可使用,只有在限定材質中方可使用上述類型的鄰苯二甲酸酯。如表2所示,上述4種類型的具體適用范圍、最大使用量、特定遷移總量以及接觸食品型要求等信息。
2.3 常用檢測方法
現階段食品接觸用紙中鄰苯二甲酸檢測方法較多,技術上也很成熟。在樣品前處理過程中,常用方法有索氏提取法、溶出法和液液萃取法等。從儀器檢測領域來看,常見的包括氣相色譜-質譜法、液相色譜-質譜法以及其他先進的快速分析法,可以獲得鄰苯二甲酸含量,并進行遷移量測試以及各種類型食品中鄰苯二甲酸含量測試[5]。由我國現行添加劑標準可知,必須選擇許可范圍內的鄰苯二甲酯種類,若其他種類被檢出,應結合毒性、暴露等因素,在安全風險方面作出準確評估,對非有意添加來源進行追溯,防止發生安全問題。
3 結語
綜上所述,鄰苯二甲酯類型很多,需要重點關注其毒性,由于暴露水平高,必須嚴格控制最大的暴露源,如高油脂高醇食品內鄰苯二甲酯的污染物含量。對生產企業與監管部門來說,需要在食品接觸用紙中采取分級排查的措施,讓鄰苯二甲酯污染風險降低最低?,F階段我國塑化劑產品主要為鄰苯二甲酯,非鄰苯二甲酯的使用與關注上很少,隨著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強,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逐步升級,國內市場份額將逐步增加,相關部門與企業應盡早加強防范,防止各種非鄰苯二甲酯的濫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也讓食品接觸用紙更加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國民,溫素素.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食品中17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含量[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20,56(1):46-54.
[2]肖亮,薛芳,宋業萍,等.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紡織品中21種塑化劑[J].分析科學學報,2019,35(5):670-674.
[3]白羽,楊丹,惠菊.食用植物油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分析[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9,26(1):1-4.
[4]范莉梅,岳琳,袁輝.氣相色譜–質譜法快速測定食品塑料包裝材料中的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J].化學分析計量,2019,28(1):64-67.
[5]陳滿英,鄒旭鳳,劉杏宜,等.食品及食品包裝材料中塑化劑的檢測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4):1305-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