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頌
李鴻章是晚清最受爭議的大人物。有的贊他為“中興之臣”,有的稱他為“東方俾斯麥”,有的罵他是賣國賊,有的說他是替罪羊,有的譏他是裱糊匠。李鴻章有一個顯著的缺點:對其下屬,往往傲慢無禮,令人反感。梁啟超曾評價他:“接人常帶傲慢輕侮之色,俯視一切,揶揄弄之。”可謂準確到位。
李鴻章擔任兩廣總督時,有一天正在批閱文件,秘書遞上一張名片:某縣長求見。李鴻章從窗口往外望去,果見一位身著官服的人進得大院,緩緩而來。心里想:此人來干嘛呢,匯報工作?得夾個公文包啊;跑官送禮?沒背銀袋子啊;惹出麻煩來謝罪?那也得捎點土特產吧。可是這位官員,卻是兩手攥空拳,啥也沒拿啊。
人還未見,李鴻章便有些不快。
“進謁,行半跪禮。文忠仰天拈髭,若未之見者。”李鴻章冷眼相待。縣長呢,無事不登三寶殿,盡管省長大人趾高氣揚,但既然來了,總不能扭頭就走。匯報工作,要防止省長雞蛋里面挑骨頭,本來有功勞也可能徒勞無功,本來是政績也可能成了錯誤問題;報告事故情況,那更可能吃不了還得兜著走。所以該行的半跪禮要行到,該堆的笑臉要堆出。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這是威震朝野的李鴻章!
落坐。李鴻章拉下臉來問:什么事兒啊?縣長回答:聽說中堂大人貴體欠佳,我特地趕來看望。李鴻章一聽,哈哈一笑,哪里有的事!我吃嘛嘛香,身體倍棒,可能是外面有人故意造我的謠言吧?縣長又道:哪里是有人造謠,在下官看來,中堂是眼睛有毛病。李鴻章有點火了:這更胡扯了。我兩眼炯炯有神,連眼鏡都不需要戴,恐怕是你眼瞎吧?(“是益謬妄,予雙瞳炯炯,何嘗有疾耶?恐爾目盲耳!”)縣長辯解道:才不是呢。您老人家的眼睛確確實實出了大毛病,您自己還毫無察覺。要不然,為何我這么一個大活人,剛才給中堂下跪請安,您都看不見呢,恐怕中堂的眼疾很厲害了。(“中堂茍非目疾,卑職頃向中堂請安,中堂何未見?恐目疾深,中堂反不自覺耳。”)

直到這時,李鴻章才醒悟,原來縣長是拐著彎教訓自己來了(《綺情樓雜記》)。
【原載《諷刺與幽默》】
插圖 / 官架子 / 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