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侃
小到一件商品,大到民族、國家,形象都很重要。但形象代替不了本質,因為形象多元,且有真、假之分。就工程而言,有“需要”和“條件”的限制。如果,某項建筑的設計、實施,離開實際需要,或根本不實用,就算設計超群、質量再好,也是“猴拿虱子——瞎掰”。遺憾的是,我們有些負責人只講所謂“政績”,不惜勞民傷財,只圖個人升遷,結果鬧出許多笑話。現在,“造形象”已如傳染病,到處泛濫。特別是大小“商品”,把工夫都費在造型、作假以及包裝上,危害著市場經濟和民生。這也是一種“楚王好細腰”,望職能部門盡快治理。
(讀2021年8月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