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周雪妮

到古北水鎮,體驗北方水鄉的獨特魅力;在玫瑰情園,感受千畝玫瑰競相綻放的花田盛景;吃上一頓“全魚宴”,品嘗水庫魚的“108種”花式吃法;入駐鄉村酒店,躺在搖椅上看璀璨星空……近年來,密云以旅游為紐帶,全面推動生態產品價值的高質高效轉化,變靜態保護為動態利用,變觀景式旅游為體驗式度假,形成全域推進、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真正實現了密云“一二三”產業的聯合與聯動。
捏面人兒的、耍雜技的、說相聲的、唱京劇的、舞獅子的……走進位于密云區古北口鎮司馬臺村的古北水鎮,多類文化體驗形成了“風景之上的生活”,在這里,人們既能體驗北國風光的雄渾之魂,又能領略江南水鄉的柔情之美。
人們都說,古北水鎮和烏鎮是一對“姊妹”,一個長在京郊,一個生在江南,其緣起皆因一個人——自稱“包工頭”的烏鎮景區和古北水鎮景區總規劃師、總設計師陳向宏。
“真正的旅游應該是人和自然環境、歷史的和諧。”在陳向宏看來,古北水鎮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珍貴的軍事歷史遺存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資源,是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底氣。
立足生態,是繪就文旅融合畫卷的首筆。人們驚嘆古北水鎮項目總投資超過40億元,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基礎設施方面——古北水鎮以近項目總投入的1/3用于生態環保建設。從中,陳向宏團隊的運營理念可見一斑。在建設過程中,公司投資建造了高品質(達到歐盟標準)的自來水廠、污水(中水)處理廠;新增改造了各種高壓、低壓線路;打造應用生物質環保煤的集中供暖中心、液化氣站;增加了大量的綠化面積;景區內河道疏浚拓寬,保障水系流暢。
而這水系,恰恰是古北水鎮的靈魂元素。在北方,水,對于絕大多數的景區來說都是稀缺的旅游資源,古北水鎮卻擁有一道足夠奢侈的水系。其實,水鎮原本只有一條流經此地且流量很小的小溪,在打造過程中,設計者巧妙地利用堤壩等設施,打造了一個個首尾相連的水面,使之貫穿整個小鎮,最終形成嘆為觀止的“北方水鄉小鎮”。
通過山、水、城、鎮的完美結合,水鎮建設將素有京師鎖鑰之稱的“古北口”這一邊關要塞、駐軍關防重地,從軍事政治、歷史事件、民間風俗等方面進行復原,再現長城軍民的邊關生活:在永順染坊,穿梭在古法印染而成的斑斕布練中,仿佛能聞見草木的原始芬芳;走進風箏鋪,跟著“風箏年畫版”創始人石燕方老先生,扎一個代表老北京的沙燕兒;在司馬小燒酒坊,不僅可以買到現釀制的燒酒,還能看到傳統制酒工藝全過程……
古北水鎮的美麗經濟也延伸到夜間。
夜幕降臨,在密云區長城腳下的古北水鎮,特別設計的無人機孔明燈組緩緩升上天幕,變幻出各種圖案,引得游客發出陣陣驚呼;應和著悠揚的樂曲,一場“長城音樂水舞秀”更是帶來音樂與水舞完美結合的視覺盛宴……如果說白天的古北水鎮再現了古老的長城戍邊生活,那么,夜晚的古北水鎮則是迥然不同的童話之境。
“門票只是進入古北水鎮的門檻,游客在景區里的二次消費才是更為重要的收入來源。”陳向宏表示,在古北水鎮的規劃中,未來將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晚上如何實現旅游內容的全面升級。
通過盤活自然人文資源,依托文化休閑和民俗旅游產業,古北水鎮的生意越做越大,絡繹不絕的客流帶火了水鎮周邊的民俗戶,預期中的“溢出效應”逐步顯現。
在有著“中國長城之最”美譽的司馬臺長城腳下,有一個因長城而結緣的小山村——司馬臺村。2010年,司馬臺8個自然村502戶1153口人,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北京市“十二五”時期重點項目、密云縣重大項目“古北水鎮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項目”落戶于此。
“歡迎乘船,小心別碰頭!”船夫老倪站在船頭,熱情地招呼著游客。老倪名叫倪鳳東,是司馬臺村本地人,2013年,古北水鎮還在建設階段時,他就應聘當上了船夫。“在這之前,我都是做一些機器加工的零活兒,一天下來灰頭土臉的,賺得也很少。”多年前的老倪可能很難想象,2009年人均年收入不足萬元的司馬臺村,如今家家戶戶做起了旅游生意,動輒收入三四十萬。
“早些年村民都外出打工,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屬于典型的‘空心村。”司馬臺村黨支部書記王得國回憶,古北水鎮項目建設開發為當地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依托該項目,司馬臺村全村進行了搬遷改造,并在設計之初就確定了“旅游定制”,家家都住上了二層小樓,可自住,也可以搞民俗接待。
新村落成之后,當地再次明確了踐行北京市“一個民俗村就是一個鄉村酒店”的發展理念,由司馬臺民俗旅游合作社對全村232家民俗戶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定價、統一門頭牌匾、統一床上用品配送洗滌。合作社下設民俗旅游接待中心,負責村落內的客源分配和統一結算。司馬臺新村由此變身為一個村民參與的鄉村酒店,主要為古北水鎮到訪游客提供有品質保障的農家食宿接待服務,并與水鎮內的高端食宿設施形成互補,成為古北水鎮的大眾游客配套接待區。
如今,老倪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幫著招呼客人,家里民宿生意一直都不錯,一年收入10多萬元。村里還經常開設旅游接待培訓課,倪嬸的廚藝也因此大有長進,贏得了不少回頭客。說起現在的新生活,村民蔡蘭俠由衷感嘆:“生活水平提高了至少20年!”
不只是司馬臺村,水鎮的溢出效應還為周邊多個村莊提供了發展條件,楊莊子冬棗、龍洋蔬菜、北甸子大桃、北臺御蔥,均已初具規模,“一村一品”產業格局業已形成。而在景區里,除了船夫,游覽車司機、后勤、保潔等基層崗位都有著本地村民的身影,有的還晉升成了管理層負責人。北京古北水鎮旅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開業前大量招聘周邊村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陸續回村了,在家門口工作不僅更舒心,賺得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