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穎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和技巧,能夠從文章中搜集到有用信息,從而為升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然而縱觀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總體形勢不容樂觀。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方面都與目前新課改的總體要求有較大差距,存在諸多亟待改進的方面。結合教學實踐闡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策略
一、存在問題
(一)教師方面
1.對閱讀教學重視不夠,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平時在教學中按部就班,很少關注學情、教情,對英語考試前沿動態信息研究得少,了解得少,不能有效捕捉考試新動向。
2.對學生閱讀方法缺乏科學的指導
教師對近幾年中考試題挖掘不深,平時訓練得簡單。未對一些新題型加以滲透,導致學生遇到新題型便無所適從,從答題情況來看,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現象十分普遍。
3.閱讀教學過程落得不實
教師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對教材資源合理取舍做得不夠,未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取舍或合理改編,教學缺乏實效性。閱讀教學中未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
4.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
教師對學生閱讀教學未形成有效的監督與評價機制,課堂教學只是提幾個簡單的Wh或How型的問題,對于學生的回答只是以Yes或No來進行評價。
(二)學生方面
1.閱讀面狹窄,閱讀意識不強
興趣不濃。學生的閱讀只是局限于課堂,課外閱讀資源極其匱乏。自覺閱讀、自主作業的習慣尚未形成,表現出對閱讀作業不感興趣,完成質量差。
2.閱讀方法不活,缺乏應有的閱讀技巧
學生對于一些常見的閱讀方法如掃讀、細讀等不會運用,不能正確區分精讀與泛讀,不會將各種閱讀方法靈活穿插使用。
3.訓練量嚴重不足,能力提升緩慢
學生的閱讀訓練嚴重依賴教師去布置,閱讀活動顯得很被動,閱讀語速普遍不達標,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
4.閱讀體裁、題材不廣,缺乏文化視野
不能廣泛涉獵各種文體的閱讀材料,缺乏國際視野。閱讀材料單一、題型訓練單一,未能適應新中考的變化。
二、原因分析
(一)英語教師的素質普遍良莠不齊,對教材的理解與深度挖掘做得不到位,靈活取舍教材、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比較弱,教學目標定位不高,閱讀教學實效性差的現狀在短期內無法改變。
(二)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配合不夠默契
教師的角色轉換不到位,重文本知識講解,忽視學生能力培養的現象十分突出。抓質量的過程缺乏對學困生的關愛,抹煞了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配合不充分,閱讀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多數教師教學目光短淺,教學中過分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很少去主動思考教育前沿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閱讀教學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及學習狀況,研究學生的少,泛泛要求的多。
三、改進策略
(一)加強教育教學業務知識學習,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多參與與自身教學技能提高相關的專題培訓。
(二)作為學生,要積極適應新中考帶來的新挑戰,轉變學習方式,改變以往長期依賴教師的做法,增強閱讀的自主意識,培養自覺閱讀習慣。
(三)做到讀寫結合,以寫促讀
閱讀和寫作是不分家的,教師要學會對教材內容進行改寫,適當布置一些續寫、課文復述等相關語言訓練活動,一方面是熟悉課文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下功夫,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
(四)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多出實招
教師可嘗試實行限時閱讀,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不但要保證效率,還要保證閱讀效果。在閱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英漢互譯技巧和長難句的分析。教會學生如何抓住句子主干,利用句群閱讀,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五)建立多元的評價機制
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學生閱讀速度、閱讀技能的提高也必將是一個逐漸培養、逐步提升的過程。為此,教師應該建立多元的評價機制來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觀,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關注閱讀過程本身。
參考文獻:
[1]王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
[2]繆國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2(5).
[3]王雨青.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