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九年級的物理知識既是對八年級物理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對高中物理知識所奠定的基礎,因此九年級的物理學習對學生整個物理學習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率對物理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就物理教學過程中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物理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問題驅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人們常說“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初三天上地下”,至于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也跟學生學習難度不斷加大有著必然聯系。物理這一學科,由于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強,因此容易成為中考中“拖后腿”的考試科目。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物理教師不得不尋找最新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
一、“問題驅動”教學的概念與意義
物理是在八年級新開設的課程,如果在開始學習的階段沒有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就會導致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較差,給學生增大學習難度。問題驅動是在課程教學開始前對問題進行合理設計,將課程內容用提問的方式呈現,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不僅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初中物理“問題驅動”教學的設計原則
(一)圍繞教學重點,合理設置問題
很多學生由于八年級時對物理知識的概念或者應用掌握不夠牢固,會給九年級的物理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而這對于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考驗,因為中考中的物理知識是對兩個年級所學物理知識的總和,這就要求老師在引入問題的過程中盡量將八年級的相關知識帶入,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提升綜合運用能力。課堂中新知識的導入問題不能過難,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由易及難,當學生適應了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以后再逐步加強問題難度,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對于學生自己推導出來的計算公式或者定義往往要比直接死記硬背的記憶效果更好,在運用知識點時學生也不易混淆。
(二)結合實驗情境,創設實用問題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需要營造合理的教學氛圍,以促進問題驅動更好地進行,對于所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足夠的探究性,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九年級物理電學的學習過程中涉及較多的物理實驗,電路圖的簡單組裝,以及后續學習過程中串聯并聯的電路圖,以及電流、電阻、電壓三者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初中階段物理學習的重要內容,為了后期電學與力學的綜合應用,必須明確前面電路圖的簡單分析,包括歐姆定律等內容。通過實驗教學中提問的內容,讓學生自己推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學生的學習效果顯然會提高。
三、初中物理“問題驅動”教學的具體設計策略
(一)完善物理教學過程
從目前初中物理教學情況可以看出,很多教師一直沿用著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注重物理的理論知識與解題步驟的傳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學過程。雖然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在考試中可能也會獲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學生自身的物理水平卻并沒有得到提高,這種教育是缺乏實際教育意義的,所以教師必須完善教學的過程,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整地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尋找知識,去求解知識。并了解其中概念的意義和建立的整個過程,對于物理的深層次意義也能更好地進行分析。例如,學生在學習“能量守恒定律”一課時,傳統的物理教師直接將能量守恒定律擺上桌面,將定義告訴學生,讓學生進行記憶。這種教學效率非常低,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長時間地沿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就會對物理學習形成抵觸心理。
(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中,創新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創新才能促進事物更好地發展。對于問題驅動教學的設計也應當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在物理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支持將不同的見解提出來,這就是創新的基礎,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例如,在學習“比熱容”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播放在沙灘和海水中玩耍的視頻,再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夏天沙灘的溫度高,走路燙腳?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如果教師沒有提出這一問題直接給出答案,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就更不會自主思考,更談不上創新。
九年級物理知識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也是很多高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標準。為了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熱愛,物理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職責,將問題驅動教學更好地應用在物理課堂中,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愛。
參考文獻:
[1]趙宏.問題驅動式策略在初中物理復習課中的范式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34).
[2]魏學賢.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9(6).
作者簡介:劉虹(1988.12—),女,漢族,吉林通化,大學本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