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姚民


測量密度的原理是[ρ=mV],即測量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再利用[ρ=mV]計算密度,本文以測量固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為例,歸納幾種測量密度的方法。
一、測量固體密度
測量固體密度時,質量m可以利用天平直接測量,而體積V是最難測量的,這里主要講解以下四類物質測量體積的方法。
1.“排水法”常規測量體積:用天平測量固體質量m,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讀出體積V1,將固體輕輕放入量筒中,使其被水浸沒,讀出體積V2,則固體的體積[V=V2-V1];
2.“等效替代法(溢水法)”測量不規則大固體體積:將固體輕輕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同時用另一容器承接溢出的水,測量出溢出的水的體積V,即為固體體積;
3.“針壓法”或“墜物法”測量漂浮固體體積:用細針將漂浮物體全部壓入水中,水前后的體積差即為固體體積;或將較重的物體與待測物體拴在一起,再利用“排水法”測固體體積;
4.“互不相溶”法測量易吸水固體體積:將易吸水固體與互不相溶物質充分混合,水前后的體積差即為固體體積,如測量砂糖體積時可以與面粉充分混合。
例1(2020·貴州·黔南)小強同學在家中自主學習,他利用家庭實驗室的器材欲測一小石塊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盤天平(含砝碼)、燒杯、細線、水和小石塊。
(1)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用細線拴住小石塊,將小石塊浸沒于水中,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總質量m1;
(2)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用天平測出剩余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3)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再用天平測出此時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3;
(4)上述實驗過程可簡化為圖1所示,小石塊的質量m石 = ;
(5)設水的密度為ρ水,則小石塊體積的表達式:V石 = (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ρ石 = (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6)如步驟(2)中取出小石塊時帶走了一些水,小強所測的小石塊質量 (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小石塊的真實質量。
答案:(4)[m石=m1-m2] (5)[m3-m2ρ水] [m1-m2m3-m2?ρ水] (6)大于
二、測量液體密度
測量液體密度時體積V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測量,質量m是最難測量的,測量方法如下:先用天平測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再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最后用天平測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則液體密度為[ρ=m1-m2V]。
測量液體密度往往會遇到缺少量筒的問題,當有水可以借助時,可以利用“等體積法”來測量液體體積,即液體體積等于水的體積,如圖2所示,液體質量[m液=m3-m1],水的體積即為瓶的容積[V液=V水=m2-m1ρ水],液體密度表達式為[ρ液=m3-m1m2-m1?ρ水]。
例2(2020·北京)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如圖3甲所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g;
(2)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3乙所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 cm3;
(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杯內剩余液體的總質量為74 g;
(4)計算出液體的密度為 g/cm3。
答案:(1)122? ?(2)60? ?(4)0.8
其實液體密度的測量方法遠不止上面幾種,還有利用浮力知識測量密度、借助杠桿測量密度等,還有待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進而完善對測量液體密度知識的理解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