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好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具有獨特性的發展。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終極目標,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背景、興趣愛好、學習品質和學習狀態等,從而確定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同時應避免課堂成為優秀學生的課堂,而忽視了全體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在新教材學習過程中,農村學生由于起點低,不自信,難以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的心理壓力過大,學習能力也比較差,教師需要給予特殊幫助和照顧,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厭其煩地教導他們。
一、增加自信,體驗成功
后進生由于不善于表現自己,往往對自己認識不足,形成自卑心理。因此教師必須注意關心激勵他們,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增加自信心。鼓勵后進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對于后進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即使是答非所問,老師和同學們也要尊重和愛護、理解和寬容,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培養后進生自信心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如后進生楊某,語文學習困難較大,回答問題由于口吃不清楚,使他平時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顯得非常自卑孤獨,郁郁寡歡。于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有意地創設情境讓他主動參與。創造機會讓他表現自己,當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時,盡可能多地給他以肯定和贊揚,使他在不斷地成功中培養自信,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信任。激起他們對成功的追求。
二、研究教材,降低難度
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對后進生如果按照對一般學生的要求進行教學,他們是難以接受的,我們不僅要根據教材特點安排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還應在教學中注意與班級教學融合,在同一教學內容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對普通學生,明確按照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確定教學目的,對后進生則降低要求和難度。
為了讓后進生感覺到老師沒有放棄他,為了激發后進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愿望。哪怕在一節課中,該生能讀會一個詞語,會寫一個生字都是進步,都給予鼓勵。經過老師的努力,后進生產生了積極學習的愿望。如教學《軍神》第二課時,我就根據不同后進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進行教學,專門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這些后進生,并鼓勵他們積極回答,使后進生輕松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比如我問:“你從那些句子可以看到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對于普通的學生,他們會從沃克醫生神態的變化,劉伯承說的話語中,劉伯承在做手術的過程中的一些表現,來分析出劉伯承具有鋼鐵般堅強的意志。對于后進生楊某,我只要求他將別的同學找出來的重點的句子能夠再讀一讀就可以了。因為學習語文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尤其是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只有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才能有所感悟有所體會,才會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使生命在一次次的感悟體驗中更加豐富多彩。然而,對于后進生來說,能夠做到比較流利的朗讀已非易事,情感的體驗從何談起呢!可是如果隨讀孩子的生命中失去了這段體驗,可能以后花費再大的力氣也是無法彌補的。最后的環節是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小組討論中我讓組長分給他一個角色,使他也有機會展示自己。讓后進生在與普通學生的平等交流中獲得新知,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總結
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師不應以分數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我們不能因為學生的分數靠后就讓他們表揚不沾邊,發言輪不上。不能讓他們產生一種認為自己天生就比別人差的自卑心理,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差異是一種資源”,只有在教學中認識這種資源,才能營造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氛圍,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全過程參與教學。創造條件,讓學生全員性參與。特別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長處,盡可能多給予其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時享受到參與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增加學好語文的信心。我們教師必須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充分挖掘優質教育資源,掌握和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積極探索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發展模式,更好地肩負起培育高素質公民的重任。使后進生在普通班級中能均衡發展。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思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