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蕾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近些年來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化的教學模式,對促進教學成效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在強化學生獨立思維的同時,促進其合作探究精神的發(fā)展?;诖耍诟咧袛祵W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小組合作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學科。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科不僅內容繁多,還存在著極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此種特性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諸多困難,進而也就無法提高學習效率。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在對數學課程知識進行掌握后,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模式,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來展開課堂教學。事實上,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既能夠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又改良教學組成結構,在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發(fā)展的情況下,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對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解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重視小組合作學習
高中需要同時學習多門課程的知識,再加上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導致他們平時課業(yè)繁重且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心態(tài)進行調節(jié),要盡可能地將一個輕松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出來,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要積極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應用該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時,所選擇的課題不僅要具備研究意義,并且還要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將需要討論的問題通過視頻演示等形式引入到課堂中,展現在學生們面前。之后根據全班學生實際的數學學習水平科學、合理的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并引導和監(jiān)督各個學習小組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之后還要鼓勵小組之間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從而有效促進全班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與監(jiān)督非常重要,比如教師在教學三角函數內容時可以布置以下題目:在△ABC中,sinA+cosA=1/2,求cos2A的值。讓學生們以小組討論,這時一部分學生可能想不到有效的方法進行解答,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無法對角的范圍進行有效的把握而得出了多個答案。針對這些情況,教師不要急于幫助學生進行解答,可以通過設置一些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加以引導:一、讓學生對該題目進行獨立思考并嘗試解答;二、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交流;三、對于錯誤解法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四、小組對解答三角函數的要點進行總結歸納,對學生挖掘隱含條件的能力進行鍛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加以充分的認識,進而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二、合理劃分合作小組,實現不同層次學生良性發(fā)展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此模式,要注重現將班內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劃分。對合作學習小組人數集中控制,高效化數學學習活動并不能片面依賴于記憶以及模仿,還要注重動手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在各個合作小組劃分中,如果小組人數較少,將難以構建有效討論的狀態(tài)。小組人數較多將導致學習時間難以分配,不利于兼顧所有學生學習發(fā)展。從教學實踐中能得出,目前各個合作學習小組人數劃分要注重參照班級內部總人數。主要是以4至7人為一小組,這樣便于教師實現分類指導、有效管理目標,也能適應各類層次學生全面學習發(fā)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注重規(guī)范化應用優(yōu)差搭配方式。在小組劃分中要以學生學習水平能力相近的學生為一組最為合適,這樣能實現每位學生有效的責任分工。促使學生群體之間能有效的獨立思考,便于學生發(fā)言討論,建立學習共識。這樣當各個小組成果出來以后,教師能分類指導,統籌兼顧,促使課堂教學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高的教學成效。
三、通過小組合作,突破教學重難點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展開實際教學時,應該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掌握。教師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在解析教材內容后,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結合相應的學習活動,解決教材中呈現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加強對問題的探究和理解。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作業(yè)題目,并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解答相關問題。而后再讓學生利用小組之間的合作討論,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答案。通過此種方式加強學生的問題思考和探究能力,從而強化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作為數學教師,不僅需要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給予指導,還需要以學生問題的實際討論情況或者任務完成情況為依據,及時給予點撥并反饋具體學習情況。如在“函數與方程”的教學中,當二次函數圖像和 x 軸的交點是方程的根時,教師要注重對其分布情況的講解。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總結,讓學生以“兩根”和“0”的大小比較,也就是以“根”的正負情況、“根”的分布、“兩根”與“k”的大小比較情況為前提,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出分布情況、大致圖像和最終結論。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將小組之間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和匯報。而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匯報,對學生展開相應的點撥,并以教學內容為指引,利用板書和幻燈片展示正確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效果,才能在學生探究能力的不斷增強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價值未能有效發(fā)揮,限制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發(fā)展步伐不斷加快,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在深入研究此種教學方式后,對其進行合理運用,以此在提升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有序地學習,提高教學質量,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發(fā)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錢琳.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65.
[2]姜莉莉.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194.
河南省西峽縣第一高級中學 4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