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霞 劉成貴
摘要:伴隨社會經濟的增長,農村區域經濟也在逐步發展,并且凸顯出農村審計的重要意義。在日益擴大村級經濟體發展規模的環境下,農村地區對自身的財務審計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標準要求。但當前的農村區域財務審計卻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而阻礙了農村區域經濟的穩健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從優化農村財務管理的意義出發,針對其中的審計問題,分析了對應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優化解決建議。
關鍵詞:財務管理;農村區域;審計問題
作為農業大國之一,中國基層財務管理及審計問題特別關鍵,會從某種程度上影響到縣鄉的經濟發展[1]。所以,各級政府部門需要充分關注縣鄉地方的審計工作,以更有效地推動農村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現階段,在農村財務因素的影響下,立法標準無法適應統一規范的制度。在廣大鄉鎮,基本的審計模式一般都參考經營檢查、收支分析,總的審計條件很差,未規范執行程序。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需要科學展開財務審計管理事宜,強化審計職員綜合能力,及時提出工作中的難題,并積極研討、分析,提出改善審計工作的方法[2]。
1 農村優化財務管理的意義
在廣大農村地區,一直以來財務管理都是農村經濟中主導基礎,其中的問題都是基層干部、農民群眾十分重視的焦點、熱點問題。在農村大力推進改革發展策略下,市場經濟蒸蒸日上,農村地方的財務管理也變得更加重要[3]。在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情況下,農村財務管理應全方位體現農村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情況,為大幅邁進小康社會貢獻更大的力量。但是,縱觀當前的農村發展卻發現,財務監督明顯不力,還存在信息失真問題。在縣鄉基層體系,主要的審計模式還是依靠經營狀況檢查、各項收支依據分析來充當依據,因此實際的審計條件并不好。所以,針對農村經濟基層組織,為了快速適應縣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及時組織研討小組解決好財務審計中遇見的財務管理問題,于農村進一步發展集體經濟意義深遠。其中強化鄉村審計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一直頗受關注。農村應充分發揮出財務審計的重要作用,以免受其他因素的不利影響,進而加快農村經濟增長的速度。
2 農村財務當前的管理問題
2.1 財務管理一片混亂
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在日常的財務管理中,仍然具有會計賬目模糊記載、未規范設置、缺乏齊全手續、不合法使用資金、支出虛列、收入瞞報等情形。以上這些均明顯影響了目前村級財務正常實施審計工作[4]。同時,大量的應收款也無法及時收回,而明顯影響到村組順暢周轉資金。有些村組在收回不了應收款的情況下,而出現資金周轉難的情形時,又只好大額舉債,而帶給村組很沉重的負擔。
2.2 審計人員素質不夠高
在財務管理中,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審計工作人員應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并且熟知有關的會計、法律等知識。但是,當前許多地區卻依舊具有財務審計從業者素質不夠高,有待增強業務、職業素質的現象。盡管部分地區內部的審計人員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但是卻只有有限的專業畢業的優秀大學生。還有部分人員缺少從事有關工作的必要職業資格,僅在之前做過很簡單的有關財會的工作[5]。所以,這樣的人員會從某種程度上并不熟知有關的農村經濟政策、財務管理制度、專業會計技術知識等,甚或有些人員還并不懂,而明顯不能滿足財務審計基本工作要求。而伴隨城鎮化持續加快發展步伐,許多青壯年也大多都進城發展,以至于農村人員明顯只出不進。很多在職人員也均年紀偏大,更加缺少持證上崗工作者。同時,在財務管理中,也沒有規范嚴控費用。而在農村體系財務管理中,外出旅游參觀、使用白頭單支出等情形很普遍。
2.3 不完善的審計機構
現階段,農村區域經濟日常的審計工作都交由農村各級管理機構擔負起來。在縣級審計站內,內設經管科室,只有較低規格,但是日常任務卻很繁重。在工作實踐中,難以協調好工作并將工作落到實處,沒有一定的權威性。同時,在創設鄉鎮級別系列的審計站時,也并未獲得人事部的統一認可,缺少機構文件,未劃分清楚職責,缺少專職審計工作者,僅有一定的審計任務。
2.4 難以調查取證
在大部分農村地方,就財務審計并未設置村級范圍的檔案室,以至于無處放置財務及會計檔案,僅可放在出納或會計家中。在以上不規范存放模式下,則極易丟失檔案、損害檔案等,進而在審計中無從查找部分年代較遠的舊賬而很難取證。甚或為了對審計工作應付了事,則致使人為損壞賬簿情形出現。此外,部分村級財務體系管理人員,還常常為了逃避各方審計,而刻意偽造票據、提供給審計人員失真原材料。
3 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原因
3.1 缺少完善制度
盡管已經頒發了很多種類型的規章制度,但是還是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例如,針對轉讓土地款未根據規定轉入對應土地專戶、未對土地款專款專用等方面的資金問題,缺少對應的條文來明確追究干部的職責。
3.2 機構人員因素
伴隨經濟的增長,在財務人員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財務知識外,還需要在實務中加以靈活運用。針對復雜多樣的經濟業務,財務人員應明辨虛實,從現象探索到本質,以正解處理各種會計實務。同時,財務人員還應保持職業操守,行事守原則,做到嚴格把好關。但有些財務人員在操作實踐中卻因為素質、機構設置等問題,而未能堅守原則、正確處理基本會計實務。
3.3 懲罰不力
盡管有廣泛實施合同管理、重大事項審查、管理土地款、村干部薪酬管控等方面的制度,并且明確規定了股份分紅、項目招投標等,但是卻依舊暴露出明知故犯的問題。這均說明懲罰不力,比如,一些村干部為了滿足村民無理要求以在得到更多選票,而不惜違背章程行事,并且無視扣工資處罰。同時,作為村集體經濟體系的“當家人”,村干部中的一部分人員卻未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并不熟悉財務管理知識,進而引起調查取證等方面的財務管理問題。
4 農村優化財務管理的建議
4.1 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有序化推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就需要不斷規范完善財務制度,防止賬目管理混亂不清、未規范設置、缺少齊全手續、不當使用資金、支出虛列、收入瞞報等出現。此外,還應大力宣傳制度要求,以保障人人均了解、知曉、執行落實制度。同時,農村還應出具相配套的審計報告、取證、檔案管理等方面的模式。同時,各地有關部門也應推行與本地實際情況相適合的審計制度,盡可能地提供給審計部門基本的職權,讓農村審計缺少有證可取、有法可依,利用好審計工作的功用。
4.2 建設專業審計團隊
在審計工作中,專業團隊的建設直接關乎著審計工作的順利展開。在大力建設專業團隊中,還應注意強化團隊成員的專業素質建設,全面促進審計人員提升專業知識水平、綜合業務能力、政治覺悟。在農村審計人應注意定期加入相關培訓活動,除了及時提升專業素質外,還應發揮好帶頭作用,引領四周人員也積極學習。此外,還應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并落實考核制,及時淘汰不合格人員。同時,農村范圍的審計人員還應強化自身修養,以形成一支優秀的農村審計團隊,進而大幅改善農村審計日常工作質量。
4.3 完善審計機構
從有關農村制度出發,積極理順審計日常工作制度,逐步提升農村審計體系的法律地位,嚴肅查處違規行為,真正令行禁止,切實維護好審計機構的權威性、嚴肅性。同時,縣、鄉還應完善審計機構,專門設置審計編制、規范使用工作經費。此外,還應推行領導責任制,秉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基礎原則,逐級緊抓、逐層落實。
4.4 加強問責制
在農村集體經濟體系中,面對審計不能獨立問責的實際情況,農經部門應充分和公、檢、紀委、檢查等專業部門聯系起來。一經發現審計弄虛作假、違紀違法等情況,應注意及時安排以上部門介入,并嚴肅處理問題,對有關責任人采取追責制,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應進一步追究其對應的刑事責任。
4.5 強化村干部培訓
通過積極舉辦專家講座活動、組織專業化的培訓教育,并促進村干部積極開闊眼界、理清思路創新觀念,并基于審計過的個案,進一步編寫成經典案例,用作培訓村干部的教材藍本,使其成長為知政策、曉財務、重管理的“當家人”。此外,還應針對農村委派會計,加強知識、職業道德教育,讓其在“一線”發揮好監督作用,強化事前事中過程監督效果。
5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農村地方的財務審計發現,村里的財務管理形勢非常嚴峻,其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大幅影響著和諧新農村的構建。所以,建議財務審計人員應從財務管理基礎要求出發,積極落實日常工作任務。同時,在縣鄉農村審計中,還應強化干部能力、端正工作作風,全面提升審計執行力、公信力,廣泛實施現代化審計管理并形成新的基層財務管理局面,來真正落實審計工作,以穩步發展建設廣大農村。
參考文獻
[1] 武明遠.強化農村財務審計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的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21(15):146-147.
[2] 顧梁莎.農村地區財務審計的現實瓶頸與紓解路徑[J].審計與理財,2021(8):38-40.
[3] 李明菲.淺析農村財務審計面臨的困難及改進措施[J].山西農經,2021(14):153-154.
[4] 王桂芝.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管理工作的思考[J].財富生活,2021(12):32-33.
[5] 王宏芬.做好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14):135-136.
作者簡介:羅建霞(1978—),女,吉林省樺甸人,漢族,大專,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
劉成貴(1977—),男,吉林省樺甸人,漢族,大專,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