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 巴蕾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民族民間舞教學創新性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在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受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也得到了很多關注。在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中,學生的創造力可以得到同步培養,但培養學生創造力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教學改革的推進,還是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都具有很大難度。當前,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大部分教師在這一進程中也十分茫然。為此,探尋出更為有效的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很多教師紛紛在教學中進行相應嘗試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能夠較好驅動教學形式創新,為教學內容的豐富提供很大幫助。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民族民間舞教學質量也能更好提升。另一方面,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可以為學生創造力培養創設更為良好的環境,大啊生字成為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基本前提。而學生的創造力得到較好培養后,其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美也能形成更為系統的認識。這表明,無論是從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的角度,還是學生更好學習、成長的角度看,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都應當得到更為有效的培養。對于民族民間舞教師而言,其也應當對教學中的改革事宜,以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事宜進行更為充分的思考。
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中,學生的民族民間舞興趣培養狀況相對較差,相應興趣培養狀況不理想也從側面上加大了教學改革,以及學生創造力培養上的實際難度。一直以來,民族民間舞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事宜并未得到足夠關注,與具體興趣的培養相比,大部分教師更為關注學生民族民間舞能力的培養。因此,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民族民間舞教學興趣培養往往處于被忽視的狀態之中。即便是教學改革環境越發良較好,很多教師都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嘗試,但教學中學生民族民間舞興趣培養的優先級依然較低。由于一部分學生的民族民間舞興趣響度較低,其在具體舞蹈知識、動作學習上的積極性便處于較低水平。即便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了驅動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相關教學嘗試,但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感相對不足,這也導致教師很難進一步驅動教學改革,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力予以較好培養。
在很多學校的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教學層面的互動明顯不足,這也成為了一個明顯的教學問題。特別是站在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的視角下,教學中的互動頻率與互動質量較低也對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產生了很大的制約性影響。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更多關注于教學方式方法選用上的創新,很多教師并沒有從多個角度促進教學互動性的提升,因此,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教學頻率相對較低,教學互動頻率、質量相對較低時,教師很難對學生的民族民間舞知識掌握狀況予以較好掌握。不僅如此,缺乏有效的教學互動時,教師在學生的大創造力培養中也無法進行直接的引導。這表明,在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模式相對固化,且明顯缺乏有效互動時,教師在學生創造力培養中會十分被動,這也是現階段很多教師無法將教學改革同學生創造力培養聯系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由于教學方式方法相對單一,民族民間舞教學的針對性明顯不足,這也成為了一個具體的教學問題表現,且對現階段的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產生了很大制約性影響。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民族民間舞蹈基礎并不相同,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中理應結合實際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教學調整。但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在教學中改革中能夠系統進行相應的教學觀察與分析,也沒有對學生的創造力水平予以較好掌握。因此,即便在教學改革中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培養,但學生的創造力培養狀況依然較差。部分后進生的舞蹈基礎相對薄弱,其創造力培養中顯然帶有更大的難度。而教學中并未對這一教學狀況予以充分考量,反而機械性進行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嘗試時,教學改革進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培養狀況自然較差,教師進行的相應努力也無法充分轉化為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成效。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進程中,雖然教學創新的大環境較為良好,但具體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專項教學活動相對較少,站在學生創造力培養的角度看,這也成為了一個具體的教學問題。與學生的舞蹈能力相比,教學中學生的舞蹈創造力培養明顯帶有更大難度。教學改革的進程中,諸如講解一些舞蹈創編知識,以及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融入知識都可以為學生的舞蹈創造力培養提供有效幫助。但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舞蹈創造力的培養效果,過度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可取。很多教師并未給予教學改革背景下學生創造力培養事宜足夠關注,因此,實際教學中也缺乏高質量的學生創造力培養教學活動。專項的教學活動明顯不足時,教學改革下學生創造力培養中的針對性自然會處于較低水平,想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創造力培養成效也帶有更大難度。
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培養中,學生的民族民間舞蹈興趣培養需要成為一個基礎,特別是涉及到教學改革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時,較高的舞蹈興趣支撐能夠大為降低學生創造力培養的難度。具體來說,教師應當充分聯系民族民間舞的教學內容與特點,針對性創設相應情境,在情境教學中對學生的具體興趣予以培養。例如,在蒙古族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蒙古族文化相關的教學情境,基于更為富有民族文化氣息的情境進行教學。在一些具體舞蹈表現力培養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則可以模擬舞蹈比賽的教學情境,亦或是“斗舞”情境,讓學生更優的代入感的學習相關舞蹈知識。多樣化的舞蹈教學情境被較好創設后,舞蹈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也能逐步提升,伴隨著學生舞蹈興趣的不斷培養,舞蹈教學改革中學生創造力也能得到較好培養。
固化的舞蹈教學模式不僅嚴重制約了舞蹈教學改革,同時也對具體的舞蹈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產生了很大的制約性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在生本理念下構建多維互動的舞蹈教學模式,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予以較好尊重。例如,在傣族孔雀舞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創設一些傣族孔雀舞文化解讀,起源與發展相關問題,讓學生聯系教材,借助互聯網進行自我探究。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結合部分舞蹈動作的改編,與學生一同進行舞蹈創編上的互動、交流。這一進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除了觀察學生的舞蹈表現,以及舞蹈動作改編表現外,也要提供一些舞蹈專業上的指導。這一狀態下,舞蹈教學中的生生互動可以同師生互動更好聯系在一起。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中進行具體的觀察、指導后,相應的互動過程也能成為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引導性過程。
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不同學生的民族民間舞舞蹈興趣,舞蹈能力,以及相應創造力都存在很大差異。在教學改革以及學生舞蹈創造力的培養中,這些差異需要被較好監督。為此,教師可以對分層教學法予以應用,通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提升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針對性。例如,教師可以基于教學觀察,根據學生舞蹈創造力的高低與否,將學生劃分為創造力較差、創造力一般和創造力較高這三個“層級”。在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中,教師應當重點關注于創造力一般這一學生群體的創造力培養。通過精細化講解舞蹈創編,以及舞蹈表現中的創造性思維等方式,加深學生對舞蹈創造力的認識。對于舞蹈創造力一般,以及舞蹈創造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借助一些舞蹈學習與表演任務,結合相應任務的創設,進行舞蹈創造力與表現力培養上的引導,從而對這部分學生的舞蹈創造力予以針對性培養。
為了提升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進程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實際效果,除了要對情境教學法、分層教學法予以較好應用外,教師也要注重專項的創造力培養教學活動開展。具體來說,定期開展專項的創造力培養教學活動也十分可取,在針對性更強的專項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能更為系統的觀察學生舞蹈創造力水平,對學生真實的舞蹈表現予以較好感知。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主題式的舞蹈創編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舞蹈創造力予以具體培養。結合新疆舞蹈、朝鮮族舞蹈等民族民間舞形式,創設具體的舞蹈創編專項教學活動,在專項的教學活動中,創設一些具體的舞蹈創編任務,給予舞蹈創編中的引導、啟發、評價與反饋等都能加深學生對舞蹈創編的認識。伴隨著學生舞蹈長創編意識的不斷增強,教學改革進程中學生的舞蹈創造力自然能夠得到更為有效的培養。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積極推動教學改革,給予學生創造力培養事宜足夠關注,同時也要積極在教學中進行相應的教學嘗試。由于相應難點性因素的影響勢必會導致一些教學問題的產生,想要達成預期的教學改革目標,以及學生創造力培養的目標也帶有很大難度。為此,教師務必要做好相應的教學規劃,將教學改革同學生創造力培養系統聯系在一起,特別是要將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堅持下去,并在教學中動態的進行教學調整與優化。